训练12 二战前现代化建设模式的调整与创新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南京一模)图片是历史事件的鲜活体现,对下图《1921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A.农民向列宁汇报前线战况 B.农民向列宁倾诉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严重不满 C.列宁倾听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建议 D.列宁听取农民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看法 答案 B [1921年国内战争已结束,排除A项;C、D两项中的农业集体化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排除C、D两项;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正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 2.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作者将1921~1927年称为“退却年代”的主要依据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的剥夺 B.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 C.恢复资本主义时代的生产资料私有制 D.工业化过程中推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 答案 B [本题考查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政策的理解认识。据题干分期,可以判断1921~1927年恰是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迁移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允许自由贸易,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相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作者称该时期为“退却年代”的主要依据,B项符合题意。A项1921年已经取消;C项不符合史实;D项开始于1928年,排除。] 3.(2012·黄山质检)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 B.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C.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生产积极性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答案 C [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后,国家通过种种办法从农民手中拿走粮食,同时粮食收购的价格又远低于成本,征购的数量逐年增加,这种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生产积极性,造成题干所说的现象,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材料未体现。] 4.(2012·九江一模)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究其原因是 (  )。 A.斯大林模式比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为先进 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 C.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D.政府干预下的西方国家的工业复苏进程缓慢 答案 B [解答本题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B项正确。斯大林模式与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都属于经济模式,不存在哪一个更先进,只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就是好的,A项错误;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过早地终止了,C项错误;D项说法与事实相反,排除。] 5.(2012·郑州质检)右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某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该画讽刺 (  )。 A.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美国国民经济遭受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冲击 C.中国内战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大危机之下的世界经济状况 答案 A [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正确答案为A项。] 6.(2012· 淄博十校模拟)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 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 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C [理解材料,罗斯福在新政改革中,准备实行一些有利于社会底层、普通民众的措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秩序。如: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③④两项符合题意。①、②项“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反映,与材料不符。] 7.(2012·乌鲁木齐一模)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指的是 (  )。 A.重商主义政策 B.自由放任政策 C.国家干预政策 D.计划经济政策 答案 C [材料中的“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是指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改变传统的“古典”发展模式—“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加强干预经济的新方式。C项正确。] 8.(2012·开封一模)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70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材料中英美等国做法的共同目的是 (  )。 A.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B.促进世界市场的扩大 C.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 D.倡导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答案 A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意。] 9.(2012·黄桥模拟)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社会危机。但是,有一项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一度加深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这项措施是 (  )。 A.恢复银行信用 B.实行美元贬值 C.限制价格水平 D.推行福利制度 答案 B [罗斯福新政为了刺激出口,实行美元贬值,向国外转嫁危机,导致国际金融环境混乱,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故B项符合题意。] 10.(2012·泉州质检)剑桥大学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 (  )。 A.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B.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C.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 D.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答案 D [据题干情境,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说明强化了美国总统领导的政府的职能,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和史实不符。] 11.(2012·信阳调研)《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2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2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  )。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答案 D [解读题干材料,电影《2012》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及票价收入很高,说明了电影内容引起了全球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答案为D项。] 12.(2012·三明联考)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  )。 A.夸张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B.反传统和追求正义的精神 C.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D.对人文主义和理性的追求 答案 B [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名作,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是反传统;《格尔尼卡》控诉的是法西斯德国的罪行,代表了正义的精神,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无论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的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勇于冒险的邻邦。(见下图)  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时间段中苏两国经济分别出现什么问题?(4分)并分析共同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时间段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不同趋势的原因。(8分) 解析 第(1)问观察图中数字变化的信息,结合中国及苏联各自的时代背景,指出问题并分析原因。第(2)问从图中B处数字的变化,说明各自变化的趋势,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分析不同趋势的原因。 答案 (1)问题:中国——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或出现三年困难时期); 苏联——1963年出现农业危机。 原因:农村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调动;国家领导人急于求成、盲目冒进,违背客观规律。 (2)变化趋势:中国——迅速增加;苏联——总趋势是下降,与中国差距拉大。 原因:中国:农村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根深蒂固,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农户自愿与政府签订市场协议,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当时实行《农业调整法》时,也引起了美国民众的强烈抗议,那些正在债务中挣扎的农场主们也不明白为何要控制种植,他们对农业调整议案也抱有戒心。1936年1月6日,联邦最高法院在一起案件中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反了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终止实施该法。 材料二 1936年2月29日在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以保护土壤的名义,即通过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同时,已经受到侵蚀的土地则停止耕种,并转租给国家,由政府拔专款支付租金。 材料三 1938年罗斯福签署了新的《农业调整法》。新的法案除了继续实施耕地面积削减计划、控制农业产量外,还建立了农产品常平仓,该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户可将剩余产品交商品信贷公司,由公司负担差价。如果市场价高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国政府制定的农业调整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析其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和三,指出美国制定《农业调整法》的主要目的。(2分)为什么说1938年制定的《农业调整法》更加成熟?(6分)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美国新政时期调整农业政策的特点。(6分)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农业政策是“限额耕种”,材料三则增加了“以保护土壤的名义”等信息,可看出其变化,组织语言进行作答。第(2)问从信息“补贴”“ 差价”可以看出其目的是对价格的控制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原因从材料可知跟当时解决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有关。从这个角度作答即可。第(3)问特点从其政策、手段的变化角度来思考归纳。 答案 (1)变化:从单纯限制生产转向限制生产和保护环境相结合。 原因: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 (2)目的: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 原因:①限制生产,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过剩农产品产量; ②干预农产品流通市场,建立常平仓,稳定农产品价格。 (3)特点:从自由放任转向全面干预;通过国家立法干预;从干预农业生产领域扩展到农产品流通市场领域:政府加强对农业的补贴。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