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二轮通史模拟训练(三)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共同纲领》的制定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 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出现了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 A.传统戏曲失去群众基础 B.样板戏适应百姓需求 C.“左”倾错误持续发展 D.落实“双百”方针的要求 4. 以下是在2011年春,山东某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宣传标语:“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督!……“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 ②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 ③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④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 A.所有制问题 B.国家统一 C.民族关系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6. 右图为新中国1952—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在时期Ⅱ的后期经济上升的原因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大跃进”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方针的提出 7. 下表能够反映的史实是(编自杨继绳《中国改革开放20年记实》)( ) 年代 1978 1980 1985 1990 1992 1994 1996  国有工业比重(%) 77.6 76.0 64.9 54.6 51.5 37.3 28.5  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② 第一、第三产业不断发展 ③ 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 ④ 国有企业面临困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8.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9. 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南巡讲话与十四大召开 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10. 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这表明(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帝国主义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开始松动 C.日内瓦会议对中国对外关系改善影响深远 D.中国日益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11.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 A.“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政策 D.多边外边交政策 12.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13. 下图是一幅反映中美关系的漫画,最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A.互依共存 B.互相对抗 C.争夺霸权 D.互相利用 14. 观察下图,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毛泽东将《楚辞集注》赠送田中角荣 A.时间定格在1971年 B.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C.外交上“一边倒” D.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 15. 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张德广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在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广袤而多元的地区实现了区域合作的历史性突破……,是欧亚地缘政治一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迁”。下列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正确的是 A.以经济先行、全面合作为特征 B.是以中俄两国为主导的区域同盟 C.成员之间是结伴而不结盟的关系 D.是一个封闭性的军事合作组织 16.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丁:中国外交的重要目的是为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 17.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8. 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这主要表明( ) A.尊孔复古思想开始盛行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 19.(2012·汕头质测)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20. 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 ) A.《申报》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 B.《申报》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 C.《申报》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 D.《申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21. 中共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历史性会议。下列各项属于中共十五大内容的是( ) A.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D.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22. 下图是2012年3月在全国上映的电影《钱学森》的海报。影片再现了钱学森冲破重重困难最终回国报效祖国,成为“两弹一星”之父的传奇经历。下列有关钱学森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仿制的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文革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新时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各项新中国科技成就符合 “世界之最”的是( )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南优2号”杂交水稻 D. “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 24.1956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活动和文化科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已经确定的。但是,在学术问题上,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有人不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或达到了和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结论,他仍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评论围绕的主题是 A.“双百”方针的实施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5. 1954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文,对汉字进行简化,并要求所有报刊杂志立即遵循这一要求。其中规定“群”字写法从上君下羊转变到左君右羊(下图)。这反映出( )  ①汉字书法艺术的方向 ②平等思想的大力传播 ③文化教育的平民倾向 ④贯彻双百方针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7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年来,我们的党乘着革命的高潮,有突飞的发展,这自然是一件可喜的现象。但同时投机腐败分子之混入,也恐是一件难免的事,……此种分子近来各地均有发现,大会为此决议特别训令各级党部,迅速审查所属同志,如有此类行为者,务须不容情的洗刷出党,不可令留存党中,使党腐化,且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摘自1926年8月4日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 材料二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他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材料三 1956年9月召开中共八大上刘少奇指出:“……在今后,我们还必须经常从思想上和组织上进行反对腐化坠落现象的斗争,经常把不可救药的腐化坠落分子清除出党。”会后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材料四 武汉大学法学院马克昌教授今天在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反腐败的国际合作”专题研讨会上表示,为严厉打击腐败现象,中国从立法、司法、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不但修改、完善了有关腐败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在中国检察机关专门设立了负责立案侦查、起诉涉嫌腐败犯罪案件的反贪污贿赂局,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专门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已取得明显成效。 ——节选自襄阳党建网(2005年9月)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共颁布《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通告的背景。(4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党的地位变化说明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4分) (3)依据材料四分析新时期廉政建设有什么新的特点?(5分)结合四则材料概括党在反腐倡廉方面的主要经验。(4分) 27. 不同时期的商业和商人组织反映了我国商业、经济、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牙行是我国古代从事贸易中介的商业组织。明朝规定“选有资产的人户充任,官府颁发‘牙帖’”。领帖者需交“帖费”和税银,统称牙税。明《长沙府志》记载“湘潭牙行获利逾千金”。明末清初,长沙城外的市镇成为商品集中收购的市场,牙人开始充当收购的中介人,牙行数量剧增,如粮食行、盐行、铁行等。牙行兴盛又带动了店铺的增加,1772年,城外各市镇共有门摊189家。 材料二中国近代“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迫使国人“开眼见世界”。绅商们提出‘‘决 胜于商战”的口号,指出“握四民之纲者,商也”,应“以商立国”。……1904年元月,商部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商会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商人以激奋昂扬之势担当起历史赋予的新使命。 ——《徽州旅沪同乡会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11年03期) 材料三 枣庄市工商业联合会又称枣庄商会。(右图为工商业联合会图标)它作为政府管理非公有刺经济的助手,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枣庄市各类商会多达70家,如06年成立的枣庄市浙江商会包含法人企业一百多家,有市政工程、房地产开发、高科技、餐饮娱乐等行业。商会始终坚持“桥梁、纽带、助手、服务”的宗旨,积极协助枣庄市政府部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慈善捐助,取得了显著成绩。 (1)材料一中牙行的兴盛反映了什么现象? (2分)牙行的兴盛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怎样的推动作用?(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决胜于商战”提出的时代背景。(3分)“历史赋予的新使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枣庄市浙江商会的成立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分) 如果以“我国商业组织的变迁”为题目进行研究,你准备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搜集哪些史料? (4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留美幼童返国后职业(职务)分配统计表(部分)  注: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均于光绪七年(1881年)撤回。 一一摘编自高宗鲁《中国幼童留美史》 材料二 1898—1905年中国留日学生人数统计表  一一摘编自李协京《近代中国的赴日留学生》 现查各学校共有中国学生一千三百余人,其中学文科者一千一百余人。学武科者二百余人,其数不为不多。 一一摘自驻日公使杨枢《具陈兼管学务情形折》(1904年1月) 本校为中国女子留学生特设速成师范学堂,教授普通学科,要使此等卒业生,担任祖国女子教育,以资其开进辅导。 一一摘自《日本东亚女子学校附属中国女子留学生速成师范学堂章程》 材料三 中国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l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 一一摘自张久春等《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回答:(1)材料一中,留美幼童返国后的职业主要集中于哪几类? (2分)由此推断清政府选派留美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分) (2)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生赴日留学的状况。(3分)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促成当时留日的时代背景。(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派遣学生赴苏留学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分) (4)简评上述三个时段留学生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解析】A 据香港记者报道的信息:“(大)都在共产党的手中”“拥有近5亿人民”的中国“政府”,说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项符合题意。 2. 【解析】A 从题干看,毛泽东主要叙述了我国的政党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故答案为A项。 3.【解析】C 本题考查对“双百”方针的理解。“样板戏”是文革时期的一种产物,是“左”倾错误发展的恶果。 4. 【解析】D。本题考查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村委会的选举实行的是直接选举,排除带②的选项。题干材料说明了①③④。故选D。 5. 【解析】B 据题干“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及80年代初的时间,说明邓小平所说的“某些问题”是指国家统一;所有制问题、中共与民主党派问题、民族关系问题都已经解决好了,故答案为B项。 6. 【解析】D。本题考查中国建设的发展与曲折中的相关知识。据图表所示的时间“1959-1965年”和曲线的走势,联系教材知识,可知是由于“八字方针”的实施。正确选项为D。 7. 【解析】C 表格中国有工业比重不断下降,反映出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工业属于第二产业,与②无关,④违背史实。答案为C。 8. 【解析】B 本题考查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异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者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性质,二者社会制度不同。C项是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特点。答案为B。 9. 【解析】A 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四大召开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推动了改革的深入发展,材料体现的是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正逐步深入。B项应在21世纪初,C、D与材料无关。答案为A。 10. 【解析】C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选择C项。A项与日内瓦会议相距甚远,B项的标志为《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D项中多极化格局尚未出现。 11. 【解析】B 据题干信息“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体现的是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 【解析】A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说明这是联合国内的活动,B、C、D都不符合这一要求。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否决了美国、日本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案”,同时通过了亚非“反西方国家”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 13. 【解析】A。本题考查新中国建立后的中美关系发展。图中八卦阴阳图案表示相互运动和补充,因此寓意中美两国关系是相互依托。故选A。 14. 【解析】D。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图片反映了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该事件标志着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故选D。 15. 【解析】C。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是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毒品走私、非法贩运武器和其它跨国犯罪;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A、B两项说法绝对,D项错误。 16. 【解析】D 此题考查的是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甲与题意不符;乙错在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17. 【解析】B。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从材料所述的时间“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表明并非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的事情,排除C、D两项;而材料所述的并非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而是生活习俗的变迁,A项也错误。正确选项为B。 18. 【解析】D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风俗变化。据材料关键词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可知答案选D。 19. 【解析】C。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从材料信息“素未经见”“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可推断A、B、D错误;从“喜色”“喝彩”可推断出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故C项正确。 20. 【解析】C 表中数据和比例体现不出“政论性”,A错误;B项错,因为从表中得不出“开始”;全国和国外的比例占67%,说明《申报》乡土意识淡化,C项正确;D项中的“发行量最大”表中体现不出来,故本题选C。 21. 【解析】C A项内容是中共十四大上提出,B项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D项是十六大内容之一,故选C。 22. 【解析】B。本题考查新中国科技成就。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1970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据此可排除A、C、D三项,B项正确。 23. 【解析】C 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时,当时世界上美苏等国已经拥有,排除A、B;新时期的“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的航天事业,排除D项;袁隆平研制成功杂交水稻,是世界成功利用杂交水稻优势的第一人,故C选项为世界之最的科技成就。 24. 【解析】A。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文艺方针。由时间“1956年”排除B、C、D三项;由“在学术问题上,在科学研究中……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判断出与“双百”方针的实施有关。故答案选A。 25. 【解析】B 从图和题干看,简化字体,方便群众,体现了平民化的方向,同时将君上方移为左右结构,体现了平等的思想,故②③符合题意。简化字不是书法艺术的方向,跟贯彻双百方针无关,答案为B项。 26. 【解析】第(1)问,注意时间1926年,结合当时的国内局势分析背景。第(2)问,注意“党的地位变化”的时间:一个是1949年,一个是1956年。第(3)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取有关信息,如“国际合作”“ 修改、完善”“设立”等。第二小问从思想教育和法制建设两个方面概括。 【答案】(1)国共合作,北伐胜利进军,随着党员队伍扩大,为纯洁党的队伍树立党的威信,发此通告。 (2)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党即将成为执政党;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 (3)特点: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法制建设;加强机构建设。 经验:始终坚持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不断完善法规和制度。 27.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从牙行兴盛的原因、性质、职能和影响等方面作答。第(2)问要答好“决胜于商战”提出的时代背景、“历史赋予的新使命”的具体表现,需要首先明确相应历史现象出现的时间断限进行判断。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商会成立的宗旨和取得的成就作答。第二小问需要知道常见的搜集资料的一些途径,也可根据个人或当地实际情况作答。 【答案】(1)反映了商品贸易的兴盛,商人群体的壮大。 作用:推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税收;带动了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2)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 具体表现: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涌现出一批实业家,民族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3)影响:促进了枣浙两地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有助于两地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管理;有利于政府的招商引资。途径:通过查阅档案记录、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其他实物、网络资料等途径。内容:关于我国商业发展的资料,关于商业组织、商人会馆、商部等有关资料。 28. 【解析】第(1)问据材料分析留学归国后的职业类别;目的从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及清朝官员的态度角度归纳。第(2)问据材料信息,从人数、所去国家、学习目的、留学生性别等角度归纳概况;从19世纪中国的社会环境角度说明其成因。第(3)问据材料说明赴苏留学的特点;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内环境及外交政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第(4)问据时代背景及特征分析三个不同时期留学的各自影响。 【答案】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