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大同模拟)有论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你认为“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的武器是(  ) A.坚船利炮        B.洋纱洋布 C.自由平等的观念 D.欧洲风俗习惯 解析:选B。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商品逐渐输入中国,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中国的棉纺织业,家庭手工业破产,妇女从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 2.(2013·莆田模拟)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纷纷在华投资办洋行。1854年,上海黄浦江畔已经洋行林立,共有120余家。1867年,天津也有17家。随着洋行的产生,直接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了(  ) A.机户 B.洋务派 C.买办 D.银行家 解析:选C。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的商业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服务于外国洋行的中国人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这就是买办。 3.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  ) A.“欲自强,必须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B.“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C.“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解析:选A。本题考查洋务派的经济思想。A项强调振兴商务,体现了要兴办民用工业;B项中的“制洋器为自强之道”,体现了要发展军事工业,排除;C项表示要依靠儒家思想抵抗外来侵略,是顽固派的思想,排除;D项的意思也是要发展军事工业,排除。 4.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 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 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 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 解析:选C。广东南海知县代表的是封建势力,查封民族企业说明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5.(2013·广州调研)1895年之后,许多中上层文人虽未完全放弃追求学问,但也开始参与现代经济活动。陈璧、沈云沛、陆润庠和张謇等都是进士出身,又都办工厂。曾任帝师的孙家鼐和翁同龢,分别安排一子和一侄孙经商。这反映了(  ) A.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B.政府废止科举取士制度 C.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解析:选D。根据题干“1895年”分析,此时处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浪潮,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有关。 6.下图反映了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下列对下图所示情况产生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②抵制日货运动的推动 ③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④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①②③④均为正确答案。 7.(2013·武汉联考)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 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解析:选C。“料用本国纺织品”是保护本国民族工业国内市场的表现,实质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 8.(2013·黄冈模拟)《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  ) A.鸦片战争之后 B.洋务运动之后 C.戊戌变法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不缠足运动,关键信息是“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说明不缠足运动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曾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故选D项。 9.下列对右图的释读,正确的是(  ) ①近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②广告的营销方式被运用 ③近代革命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巨变 ④刷牙习惯已被城乡百姓普遍接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①②对图片中的信息表述是吻合的;③在题干和图片中无法看出;④中的乡村百姓还没有刷牙的习惯。 10.(2013·开封模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法国《费加罗报》曾发表文章称,“电视台本周向我们介绍了各种穿着的中国人,一些夫妻竟敢手挽手散步……更有意义的是知识分子的信心”。你认为该文章最有可能发表于(  ) A.国庆一周年 B.国庆十周年 C.国庆二十周年 D.国庆三十周年 解析:选D。知识分子得到重视是在“文化大革命”后,而“文革”结束是在1976年,故国庆周年应该是1979年,为国庆三十周年。 11.(2013·杭州质检)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可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 A.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 解析:选A。从材料中的信息“入手而能用,着耳能得声”可以判断是电话。 12.(2013·信阳调研)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业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解析:选D。从1953年开始,中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广告业消失,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广告业再次出现。故广告业消失的主要原因是D。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曾享誉世界,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龙袍的制作费工费时:据清宫档案记载,皇帝的龙袍由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制作匹料……由宫内造办处缝制为成衣,这期间共用绣工近500人,绣金工40余人,画样者10余人,用时接近两年之久;所耗费的银两也是非皇家不可承受,以缂丝工艺或是刺绣工艺制作龙袍需要用去白银1 000多两。 ——《宗凤英:一件龙袍千两白银》 苏勇·《鉴宝》2013年第4期 材料二   上图为1890年前后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它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规模仅次于德国费尔克林根钢铁厂,居世界第二位,故被当时的舆论称之为“东方雄厂”。 ——《汉阳铁厂——湮没的 钢铁巨龙》许晓斌、段锐 材料三  1872年,南洋归侨陈启源在广州南海创建继昌隆缫丝厂,上图是该厂蒸汽锅炉和缫丝机的图纸。 (1)依据材料一,指出承担龙袍制作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宫内造办处有哪些特点?龙袍的昂贵说明了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汉阳铁厂的兴建是出于什么目的?如何看待“东方雄厂”这一赞誉?(6分) (3)继昌隆缫丝厂和材料一中的江宁织造相比,区别是什么?和材料二中的汉阳铁厂相比,又有什么不同?继昌隆缫丝厂这类企业的出现会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10分) 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特点及其说明的问题;第(2)问考查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目的和对其进行评价,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第(3)问首先考查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与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区别,其次考查的是民族工业与洋务企业的不同,最后考查的是民族工业产生的影响。 答案:(1)规模大,产品供应宫廷,生产不计成本。皇权至上,统治者的贪欲。 (2)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规模大;单纯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不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这条道路最终失败。 (3)手工劳作和机器生产;官营和民营;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为民主革命培养新的阶级力量,开化民气、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 [备选题] 14.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自我解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七十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公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同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 “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丧服·子夏传》 材料三 1921年《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一文的主要内容:“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育”“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他一切政治活动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等。” ——刘斌《中国近代妇女伦理思想演变与建构》 材料四 1955年,国务院颁布了《婚姻登记办法》,这意味着男女双方只需到政府登记即可办理结、离婚事宜,同时也意味着从制度上进一步保护了中国人的婚姻自由。更多的“父母之命”于此后宣告作废……很多中国人正是在此时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女人是有权“休夫”的。 材料五 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2013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曾表示,人大代表中妇女代表的比例应当高于上届。部分代表还重点提出应进一步提高妇女的参政水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种传统观念反映了什么严重的社会弊端?(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中国女权运动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国女权运动不断发展的历史原因。(8分) (4)根据材料四,归纳中国家庭伦理观的新变化。(2分) (5)根据材料五,从政治文明角度分析妇女地位变化的现实意义。(4分) 解析:第(1)问的基本特征扣住材料归纳即可,主要目的则要从统治者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的角度分析;第(2)问的社会弊端即封建纲常的弊端,围绕女性的地位来分析;第(3)问的主要内容在材料中显而易见,历史原因的分析则要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三方面进行归纳;第(4)问注意分析材料,结合材料五中自主、平等的含义作答;第(5)问需发挥史鉴能力,扣住题干的政治文明角度作答。 答案:(1)基本特征: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答出两点即可) 主要目的: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2)社会弊端:男尊女卑,女子社会地位低下。 (3)主要内容:受教育权、参政权、同工同酬等。 历史原因:近代工业的发展,促使自然经济解体,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中华民国的建立,推翻封建君主专制,采取移风易俗的措施。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4)新变化:婚姻自主,男女平等。 (5)现实意义:推动民主法治的进一步完善;调动了妇女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促进妇女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更加公正公平。(答出两点即可)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