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最可能考的50道题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1.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 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 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 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开始,是中国主权丧失的开端,但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这说明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B、C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属于现象。故选A。 2.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该类护照最早出现的时问最可能开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材料的信息“请照赴十八省游历”,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又开放了11个通商口岸,选择时注意题干中的最早出现。 3.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变迁。“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抹掉)。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这种现象集中发生在什么时期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考查义和团运动和扶清灭洋。 材料信息表明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排斥,属于义和团的行为和举动,故选C。 4.在清政府决定利用义和团反帝之后,清廷主管外交的大臣许景澄、袁昶联名上书道:“今朝廷方与各国讲信修睦,忽创灭洋之说,是为横挑边衅,以天下为戏。……团民非义民,不可恃以御敌,无故不可轻与各国开衅”。对这份上书最准确的理解是 A.义和团运动凸显了民族矛盾的加剧 B.两人反对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 C.清政府内部关于是否开展反侵略斗争矛盾尖锐 D.两人反对清政府支持义和团运动“灭洋”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是否利用义和团进行反帝,清政府决定利用,而这两人反对。 5.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根据题干“1901年”“外国人……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分析,说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获得最大的许多特权,由此分析应是《辛丑条约》的内容。B项属于A项的内容,C项与题干现象无关,D项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史实。 6.鸦片战争后,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右图7中属于19世纪90年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考查图片信息获取能力,知识点:《马关条约》。图中分别是上海、广州、苏州和重庆。 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题意表明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后,社会并未出现繁荣有序的状态。但不能因此就推断革命比建设更重要,也不能否定辛亥革命的成就,故排除ACD。本题重在强调建设的艰巨性。故选B。 8.下图基本呈现了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整体变化趋势,透过这一变化趋势不能窥见  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变化趋势图 A. 洋务运动的足迹        B. 外商企业的创办 C. 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 五四运动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表格展示了工人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到其呈上升趋势,这与洋务运动、外商企业的创办、民国初年实业发展有关,正是由于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工人人数的急剧上升。五四运动是一场政治运动,不能带来工人人数的增加,故选D。 9.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C. “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D.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和相关所学,在马克思看来,清政府与太平天国不过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他原认为是“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这种局面是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马克思的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因为到后期,太平天国的所作所为,已经清楚显示跟清帝国是没有什么差别了。A项较容易排除,太平天国即反封又反侵略;BC项不符合根本原因说法,本题选D项。 10.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中共一大会址 井冈山会师 中共七大会场 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A.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C 11.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此可见,当时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答案】D 12.图5是一枚名为“同盟胜利”的纪念章。对其所含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A.“同盟”指的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中、美、英、苏四国为“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C.“胜利”时代表中国的是南京国民政府 D.“34.9.2”指的是1934年9月2日 【答案】D 13.右图为19世纪中叶英国报纸上刊登的一幅有关中英战争的漫画。该漫画揭示了 A.妥协投降的恶果 B.农业文明的弱势 C.势均力敌的较量 D.东方帝国的崛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可知该战争是鸦片战争。从图片看,拥有洋枪洋炮的英国把使用大刀长矛的大清帝国打倒在地,这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强大优势,故选B。A项漫画信息无法体现,C、D与鸦片战争不符。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答案】A 【解析】B项说法与本题无关,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结果;C项说法错误,由沿海向内地扩展;D项错误,是甲午战争后的列强侵略特点,据此三次战争共同之处应是A项。 15.“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甲午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甲午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说明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的狂潮,引起了戊戌变法,使中国人从向西方学习器物层面到学习政治层面。C项中开启了东方学习的近代化不是在甲午战争后,而是在之前的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留学日本的高潮,但清末留日学生运动的发展在全国各省之间极不平衡。以下是清朝留学生会馆于1903年对留日学生人数的统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表3 江苏 浙江 广东 直隶 山西 陕西 河南 广西 贵州 云南  175 154 108 77 3 4 6 3 1 2  ①沿海省份经济文化相对发达 ②地理上的方便 ③近代沿海一带开放较早,人们的观念相对先进 ④近代南方学子较北方学子有更强烈的救国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利用材料提供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末留日学生运动的发展在全国各省之间极不平衡”结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 17.清同光年间人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记述:“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倘居奇不卖,欲昂其值以俟,则逾七日减十之一,再逾七日减十之二,又逾七日减十之三;俟愈久,价愈减……”这主要表明 A.外国人高价购买中国茶叶 B.外国人操纵中国茶叶价格 C.中国茶叶深受外国人喜爱 D.中国茶叶商人内部不团结 【答案】B 18.福建华侨邱忠坡早年赴南洋经商,1875年回厦门创办万兴轮船公司,后参与厦门太 古码头的投资,兼营进出口贸易,成为太古洋行的买办。邱氏家族还涉足厦门的房地产、商铺等行业。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万兴轮船公司是洋务企业 ②邱氏创办企业得益于清朝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邱氏企业具有买办性质 ④邱氏企业家族性产业特点突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19.下表反映了1918—1920年中国进口日本纱和印度纱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日本纱 印度纱  1918.5—1919.4 70891 39251  1919.5—1920.4 34177 138906  增 减 -36714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B.印度纱物美价廉 C.群众性反帝斗争开展 D.一战后日本经济萧条 【答案】C 20.有人说:“中国如无一九三五年之币制改革,决不能有一九三七年之抗战。”以下与法币政策制定的背景相关的是 ①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②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需要 ③日本侵略中国的威胁 ④实行金融银本位制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21.造成表2银行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2 1925—1934年中国银行分布简表(单位:家)  时间 北京(北平) 天津 上海 全国  1925 23 14 33 84  1934年 2 10 59 93  ——摘编自:朱荫贵《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   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答案】B 22.下图是陕甘宁边区1941—1943年安置难民情况统计。这一时期难民大量迁往边区的原因是  图5 ①日本侵华,加紧掠夺沦陷区资源 ②国比党的腐败统治 ③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政策感召 ④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战的总后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点拨】难民迁入主要与日本侵华、国统区的统治和边区的建设有关。 23.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在华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对其解读正确是 时间 1840-1895 1895-1911 1911-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国家 英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美国  险额 (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  占列强对华投资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在华势力的消长 B.列强对华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 C.列强投资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资金短缺问题 D.美国对华投资始终占重要地位 【答案】A 24.魏源著《海国图志》印刷近千册不久被列入禁书;《瀛环志略》一书在作者徐继畲被罢官后也被查禁。造成其相同归宿的原因是 A.清朝沉醉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 B.书中作者的观点触怒清帝 C.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 D.作者的罢官经历决定其归宿 【答案】A 25.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臣交祸之据,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 ……绵祸八十年……臣窃观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由来,迹其乱祸虽无道已甚,而时势所趋,民风所动,大波翻澜,回易大地,深可畏也。”下列各项,符合康有为本意的是 ① 认为万国行立宪之政是世界潮流 ② 认为用革命暴力来改变政治制度会引发祸端 ③ 认为法国革命推动了各国的政治改革 ④ 认为君主专制的官僚体制导致君臣交祸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 【答案】A 26.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箅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兰大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D.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答案】D 27.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章太炎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梁启超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D.启蒙与救亡并重 【答案】A 28.“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在近代中国最早认识到这种现状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 C.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D.马克思主义者 【答案】C 29.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 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答案】D 30.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A.人性本善 B.舍生取义 C.民贵君轻 D.得道者多助 【答案】C 31.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相比。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特点是 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C.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D.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 【答案】D 32.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答案】D 33.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以下史实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①领导了国民大革命②抗日战争的胜利③人民解放战争④社会主义改造⑤改革开放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A 【点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关注题干中的时间,引出背景知识:民族独立运动。结合中国的史实——国民大革命,就可以分析出来。 34.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A.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 B.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 D.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答案】D 35.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上材料体现的思想,其共同本质是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 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C.执政党的首要任务是走群众路线 D.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D 36.1980年,意大利记者提出“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时,邓小平明快、干脆地回答:“永远保留下去。”这体现了 ①毛泽东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之一 ②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毛泽东功过的客观评价 ③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为邓小平理论奠定基础 ④邓小平的政治智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37.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答案】A 38.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 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 B.民国符号: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 C.文革符号:大字报、绿军装、洋布、红色、语录、买办 D.80年代符号:自行车、QQ、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 【答案】B 39.1903年4月17日《大公报》注:“他们(当时的上海居民)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材料表明当时上海居民 A.生活方式和日常消费西方化 B.注重传统习俗与西方习俗的融合 C.盲目崇洋和讲求虚荣 D.从不接受西方的习俗 【答案】C 40.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①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②北魏时期魏孝文帝“更姓易服”;③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④民国时期“中山装”的流行之风。这些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的趋向及特点,下列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服饰变化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薄 B.服饰变化受时代、观念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C.服饰变化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41.(12分)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赴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据此梁启超认为“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以上关于甲午战争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及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41.(12分)赞成:梁启超认为甲战胜负是双方实力对比的必然结果。 ①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②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③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④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⑤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12分) 反对:认为甲战胜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双方实力对比:甲战前中日双方实力相差不大,国际社会公认的亚洲强国是中国;战略战术:战前:甲战中方失败主要原因是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中方仓促应战,战前清政府战和不定,避战自保,寄希望于国际调停。战争期间:李鸿章战略战术失误,指挥不当,主动放弃制海权,避战保船。部分将领贪生怕死。(12分) (第一层次,0—4分,观点不明确,没有结合史实论述,逻辑关系不清楚。第二层次,5—8分,观点较清楚,只结合部分史实论证。第三层次,9—12分,观点明确,能结合史实多角度论证,史论结合,逻辑关系严谨,层次分明。) 42.(12分)史学界对辛亥革命发生的价值和共和政体的选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时至二十世纪初年,大清帝国害了癌症,气数已尽,非垮不可了。“墙倒众人推”!众人推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方法也完全相同。只是你推你的、我推我的罢了——这便是满清末年,中国革命运动的形式和性质。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观点二:“君主立完比民主共和更符合国情”,“搞君主立宪会更好些,政治局面会更稳定持久”、“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革命”在中国不一定就是好事情,辛亥革命是造成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请对上述某个观点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42.(12分)(1)政治环境: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社会环境:避免了过度革命,保持了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4分) 形成条件:英国悠久的限制王权的的传统;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前期革命斗争对封建势力的打击;斗争双方的妥协态度。(8分) (2)北美地区没有经历君主制,有着良好的民主传统;英国失败的影响;启蒙思想深入发展;华盛顿个人良好的民主意识。(12分) (3)评分提示:(12分)第一层次(9-12分):观点明确,能从多个角度论述,且史实充分、准确,有助于证明观点;语言流畅,论证有力。 第二层次(5-8分):观点明确,有史实支撑论点,无史实错误;但不够充分,史料单一;语言通顺。 第三层次(3-4分):观点明确,无史实支撑论点;语言空洞,没有说服力; 第四层次(0—2分):观点不明,论证不清;逻辑混乱,语言不通。 4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争论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笔者读到了不少关于辛亥革命性质问题上的一些新观点,这些新观点启迪人们思维,有利于推动辛亥革命研究的深入。 针对有的学者提出的“把辛亥革命定性为资本主义革命是不正确的”这一认识,吕明灼认为,不能因为当时孙中山主张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主张由分权制向集权制、多党制向一党制、地方自治向中央集权转变,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否定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把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点也没有贬低其伟大意义的意思,相反,这是很崇高、伟大、光彩的。因为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前,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思想是当时最进步、革命的思想,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动力。而杨天石则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辛亥革命的性质应是民主共和革命,领导力量是“共和知识分子”或“平民知识分子”。彭剑认为,各方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讨论,基本都是从领导者性质入手,但从政体转型角度来看,辛亥革命的一个基本面是共和制和君主制的较量。 评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一个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一等(9-12分)①列出其支持的观点(2分),②能举出多方面相关的史实论证自己观点(7-10分), 二等(4-8分)①列出其支持的观点(2分),②仅能从一两方面列举史实并论证观点(2-6分)。 三等(1-3分) 仅能作一般性论述,缺乏史实和清晰思路,酌情给1-3分。 44.(11分)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在经济与文明方面的变化成为近年来历史研究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一一赵德攀《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结合两次鸦片战争有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简要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原因。 (4分) (3)据两次鸦片战争及影响分析,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农业文明之间是怎样“相互关联和渗透”的。(4分) 【答案】 (1)变化:棉纱和棉布进口增加;土特产品 (茶叶)出口减少: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3分) (2)原因:列强获得协定关税等特权,开放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允许外国人到内地通商;便利了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4分) (3)文明关联和渗透: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使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西方列强的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4分)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一问,从材料信息“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 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 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归纳答案要点。第二问,回顾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进行回答。第三问,列强的渗透从其侵略的方式和对中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作答,中国农业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关联主要从为西方工业文明提供原料和市场进行作答。 45.(13分)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带着民族屈辱的印记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从建校伊始,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 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学生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1909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游美学务处”,专司选考留美学生,并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 由“退款办学”建立的清华学堂,曾被称作“赔款学校”。早年,清华学生也称清华为“国耻纪念碑”,“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 ——《清华生于国耻:清华大学建校与美国庚子退款》 材料二 清华大学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形成了“行胜于言”的纯朴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学校创建的背景、校风形成的原因和“国耻纪念碑”对留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谈谈你对清华学堂创办的认识。(13分) 【答案】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签订屈辱的《辛丑条约》,民族危机加深;(2分)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创办清华学堂,试图通过中国向美国派留学生来获取最大的收获。清华学堂是带着民族耻辱诞生的。(3分) 由于大多数留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理工科、经济,容易形成“行胜于言”的淳朴校风。(3分)(答校训和学风不给分) 清华学子被称为“国耻纪念碑”,使留学生形成强烈的救国精神和责任意识,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铸就学生爱国的光荣传统。(3分)清华虽身负国耻的印记,但最终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爱国革命传统、为国家兴盛和科技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学校。(2分) 【解析】 第一小问 要结合当时的国内国际背景及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归纳;第二小问要结合材料中清华创办时学生的特点分析;第三小问要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分析,要从“国耻纪念碑”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方面分析其积极意义,言之有理即可。 46.(26分)20世纪30年代,我国学界发生了一场经济发展模式之争。这场争论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政府的政策选择,也对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借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应采什么方式呢?……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斯密亚当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中国今日之现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进行,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何况民穷财尽,私人资本寥寥无几呢?……我们若采个人主义的方式,我们必收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之一切恶果;我们又何苦重走别人已经走错过的道路呢?……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 ——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申报月刊》(民国二十二年七月) 材料二 我国今日……财富之增加,非实行个人主义,殆无由达其目的也。……获得(Gain)为人类本性,现代化之障碍,既已除去,人民必乐于经营企业,获利愈多,则人民皆自动的投资,不患资本之无着。如果实行……(统制经济)则人民之获利之希望小,甚而竟致灭绝,则资本之本源,更形缺少,所谓新生产方法新企业等,皆将成为泡影,国人将永远陷于穷困而莫能自拔矣。或曰,在欧美各国因生产过剩而生恐慌,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发达后,货物将缺乏市场,奈何?……生产发达后,购买力提高,以我国人口之众,地域之大,岂尚不能容纳各种货物乎! ——唐庆增《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申报月刊》(民国二十二年七月) (1)根据材料一、一,指出张、唐两位学者主张的不同之处,并根据材料概括他们各自主张的理由。(8分)结合史实简析这场争论兴起的时代背景。(4分) 材料三 四联总处(即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核办贴放业务的重点是工矿业贷款。……以(大后方)工矿生产能力而论,如以1938年总生产指数为100,1943年已增至375,……民营企业……大多设备简陋、资本薄弱……有人估计,1944年国统区工厂倒闭率是82%,或被官僚资本鲸吞。 一一杨菁《四联总处与战时金融》,《中华民国史新论》 在政府里任职的许多官吏,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有依赖政府,靠政府直接经营的工业矿业以及其他的企业。……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他们)把持了中国的矿业,对于私有企业(大多是民国初年所创办的私有企业)蚕食鲸吞,或则被其窒息而死。……现在想起应该有个公开忏悔。 ——胡适《从<到奴役之路>说起》(1954年) (2)结合材料三,概述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工矿业方面实施的经济措施及其效果。(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市场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角度,指出这场经济发展模式之争的实质。(1分)概括这场争论及其影响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3分) 【答案】(1)张的主张:实行统制经济发展模式;(1分) 理由:中国追赶西方现代化的任务急切且艰巨;本国私人资本力量薄弱;避免西方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或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已经过时,两者任选一)(3分) 唐的主张:实行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或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1分) 理由:“获得”(或追求利益)是人类的本性;人民获利多才能提高生产积极性(或实行统制经济会削弱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中国市场广阔可以避免生产过剩的弊端。(3分) 时代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遭遇重挫;美国罗斯福新政,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或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并完成“一五计划”,国力大增;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对日战争日益迫近(或民族工业虽然总体尚弱,但发展较快)。(4分) (2)措施:政府直接经营(或重点支持)工矿企业。(4分) 效果: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为抗日战争提供经济和物资保障;民营企业遭到官僚资本挤压,陷于困境。(6分) (3)实质:现代经济发展中市场自由与政府干预之争。(1分) 启示: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合理运用政府干预,培育正义、公平的市场经济体制。(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7.(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主义之阶段者,不得谓之为国。譬诸人然,民族主义者,自胚胎以至成童所必不可缺少之材料也;由民族主义而变为帝国主义,则成人以后谋生建业所当事也。……吾尤恐乎他日之所谓政治学者,耳食新说,不审地位,贸然以十九世纪末之思想为措治之极则,谓欧洲各国既行之而效矣,而遂欲以政府万能之说,移植于中国,则吾国将永无成国之日矣。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 “合群云者,合多数之独而成群也。以物竞天择之公理衡之,则其合群之力愈坚而大者,愈能占优胜权于世界上,此稍学哲理者所能知也。吾中国谓之为无群乎?彼固庞然四百兆人,经数千年聚族而居者也。” ——《梁启超选集》 材料二 梁启超反对提倡“排满复仇论”,主张合满汉各民族为一大中华民族,以相对于世界其他现代民族国家。他提出了“大民族主义”和“小民族主义”这样一对概念。“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 ——《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 材料三 在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后,孙中山于1919年提出了融合国内各族而成一中华民族的思想:“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五族云乎哉。夫以世界最古、最大、最富于同化力之民族,加以世界之新主义,而为积极之行动,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吾决不久必能驾美欧而为世界之冠。”……如果以1919年为分界线,那么孙中山的民族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一大转化,即由五族的平等、共和向一个强大、繁盛的中华民族的积极目标转化。 孙中山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奋斗的目标是“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但统一国家内民族融合与相互认同又是其存在的前提,其思想基础就是一种新的中华民族的共和精神。这种民族的共和精神应当抛弃过去华夏民族狭隘的家族、宗法团体与小血缘思想,以国家和大民族精神为重。他说:“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所以,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来振兴国家,并强化对民族、国家认同性的认识,是解除亡国灭种之忧的最佳途径,也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法宝。 (1)依据材料一、二、三,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异同点。(10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在1919年发生“转化”的原因,这种“转化”对孙中山以后的政治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3)从梁启超、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5分) 【答案】 (1)相同点:都主张以民族主义来组建国家;都反对“大汉族主义”观,主张民族平等,各民族统一为中华民族;都提倡以民族主义和民族精神抵制列强侵略,挽救民族危机。(6分) 不同点:梁启超以物竞天择的进化论观点解释民族主义;孙中山主张民族间的融合与认同,强调中华民族的共和精神。(4分) (2)原因: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6分) 影响: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改组国民党,推动国共合作。(4分) (3)认识:思想要与时俱进;思想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思想的变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分) 48.(35分)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也必将越来越频繁,这对于各国本土文化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内地简表(部分) 时 间 发 展 概 况  1860年 中国第一家西餐厅“太平馆”在广州开设  1891年 我国境内最早的卷烟厂在天津创办  1900年 中国第一部城市市内电话在南京开通  1903年 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由上海“红帮裁缝” 王睿谟手工缝制  1905年 广州是中国最早开展排球运动的城市  1908年 上海第一条公交有轨电车线路自静安寺至外滩上海总汇通车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文化现象传入中国并首先在广州、上海等城市落脚的原因。(5分) 材料二 西方科技文化的传入使我们认识到了自身文化的弊端,并希望以新的文化形态完善和改变自身的传统。自鸦片战争以来,代表西方工业文明的声、光、电、化、数等物质文明成果和文艺复兴以来的人道主义、人性解放论、民主主义、进化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精神文明成果先后涌入中国,促成了中西方文化交汇撞击。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以新的文化形态完善和改变自身的传统”的?(6分) 【答案】 (1)19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发生变化;这些城市属于沿海沿江通商口岸,较早接受西方先进文明。(5分) (2)在西方民主思想的指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西方先进科技促进了近代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西方文化的传入,促使人们开眼看世界,放弃闭关锁国的陈腐观念;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动摇了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先进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也逐渐被近代生活方式所代替。(任意三点,言之成理即可,6分) 49.(25分)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疲了惫了,想一想家,那是你力量的源泉;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惧了怕了,想一想家,那是你自信的来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三: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材料四: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目的。(4分) (2)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材料二所述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6分) (3)你认为材料三中家庭改革后的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3分) (4)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答案】 (1)特征: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2分)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2分)家庭关系和睦。(2分)目的:维护社会稳定,(2分)巩固封建统治。(2分) (2)政治上,传统的封建家长制不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2分)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家庭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思想上,传统的封建家庭伦理观念阻碍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不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2分) (3)新变化:婚姻自主;(1分)男女平等;(1分)家庭民主。(1分) (4)基本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国家的政治变革;(2分)思想观念的转变。(2分) 50.(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宝山县筑路时,因一寡妇担心破坏坟墓风水而阻止开路,只能拖延多日,并“议定纡绕兜开”。……还有苏姓乡民认为筑铁路破坏风水,使其长眠的祖先不得安宁,联合乡民阻挠筑路,打伤铁路督工和外国雇员。 ——孙昌富 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 材料二 苏省绅商恐路权之失……于是迅速招股,创成苏省铁路公司,筑路二:曰苏嘉,曰沪嘉,冀以挽回利权,用心亦良苦矣。然此二者已属支路,究不若宁沪铁路之握其总机关也。 吾省之人,急宜筹集巨款,以赎回路权,勿谓苏省已办铁路,而遂可以抵制也。 ——孙昌富 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 (1)材料二所持铁路观与材料一有何不同?分析其不同的原因。(4分) 材料三 1880年刘铭传上《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商务、矿物、厘梢、行旅者,不可肆述。而于用兵尤不可缓。中国幅员辽阔,北边绵亘万里,毗连俄界,通商各海口有与各国共之,划疆而守则防不胜防……若铁路告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裁兵节饷,并成劲旅。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十八省舍为一气,一兵可抵十数兵之用。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 ——摘编自《清史稿·交通志》 内阁学士张家骧(光绪帝的师傅)上奏反对修建铁路,他列举三大弊端:一是若铁路造成,商旅辐辏,洋人觊觎,何以应之?二是铁路沿线遇到田亩、屋庐等,必至贻害民间;三是建设铁路会影响招商局(注:清廷官营企业)海运收入。 ——摘编自姜鸣《起草修建铁路的幕后人物》 (2)材料三中刘铭传主张兴建铁路的理由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于铁路兴建争论的实质。(6分) 材料四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全面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营业里程跃居世界第二,并昂首跨入高速时代,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2003年以来,铁路建设项目批复投资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已完成投资1.5万亿元。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6日)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并概括中国近代、现代交通事业发展的不同特征。(6分) 【答案】 (1)材料一认为外国人筑路破坏风水;材料二认为筑路破坏国家主权。(2分) 原因:阶级属性及立场不同。(2分,如答“百姓愚昧;绅商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维护国家主权”也可) (2)理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防;有利于减少军费的开支;有利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分) 实质:近(现)代化问题上的观念冲突。(2 分,若回答新旧观念冲突给l 分) (3)原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重视铁路建设,制定《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分) 特征:近代呈现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发展困难。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