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原创作品】2014届高三历史“单元重难点突破卷”(名师解析+知识延伸)一、政治文明 2 1.(原创题)如图是19世纪末一次战争的真实记载,此次战争对中国产生的 影响是 (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拓展了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途径 D.中国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解析 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世纪末”和图片中的“北洋舰队”,判断出是甲午中日战争,由此结合教材内容判断出C项是正确答案。A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B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排除;D项是抗日战争的影响,排除。 答案 C 2.(改编题)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 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  )。 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解析 根据材料中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关键信息,说明该条约是《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D项。而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是指《辛丑条约》,列强开始在华资本输出早在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义和团运动主要与反洋教斗争有关,与《马关条约》没有直接关系,故可排除A、B、C三项。 答案 D 3.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的形象。 解析下图,该新闻事件应该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 B.巴黎和会 C.抗日战争 D.明治维新 解析 从漫画中人物的穿着等可判断,当时的中国人应是“清官员”,联系所学,该事件应该是1894~1895年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对华进行侵略。 答案 A 4.(2013·江苏扬州中学质检)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 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条约规定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5.(2013·延边质检)在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的1954年6月17日,中英双方 同时发表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联合王国政府协议,中央人民政府派遣代办驻在伦敦,其地位和任务与英国驻北京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这表明 (  )。 A.中英两国正式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B.资本主义对华敌对体系已经崩溃 C.英国与中国结成同盟,共反苏美 D.英国正式承认了新中国合法地位 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54年”“政府协议”“代办”等,由此判断中国与英国之间仅是互派代办,但由此可以看出英国已承认新中国合法地位,故选D项。A项错在“正式”,B项错在“已经崩溃”,C项错在“结成同盟,共反苏美”,皆排除。 答案 D 6.(2013·杭州师大附中模拟)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 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这样的举动 (  )。 A.是卖国的,美国是中国的头号敌人 B.是可笑的,置民族尊严大义于不顾 C.是得体的,民间交流有利于两国关系改善 D.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亲密无间 解析 对特定的历史事件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加以理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以体育交流为契机的,所以周恩来后来说“小球转动了大球”。 答案 C 7.(2013·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来源:高考资源网] 材料一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 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材料二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看圆明园和故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掠到海外的国宝不知有多少。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也正是由于中国的被侵略,让中国理所当然站在正义的一方,在两次大战中不至于沦为世界所不齿的邪恶轴心国。 (1)材料一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如何理解?(10分)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7分) (3)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历史研究中的什么观点?(3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探究和认识问题的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内容回答,作者的观点主要是指出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对这种转型的理解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三方面阐释。第(2)问,归纳材料内容,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回答。第(3)问,结合三大史观回答。“清代中国”向近代文明转型,说的就是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惊醒了中国,中国人开始向世界看齐,就是全球史观。 答案 (1)观点:鸦片战争是使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的转折点。 理解: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开始面对世界;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惊醒了部分中国人,使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面对世界。 (2)直接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间接影响: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观点: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8..(2013·宣城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清国大皇帝陛下暨大俄国大皇帝陛下,因欲保守东方现在和局,不使日后别国再有侵占亚洲大地之事,决计订立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日本入侵俄国远东或中国、朝鲜土地,中俄两国应以陆海军及军火、粮食互相援助;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中国允许华俄道胜银行接造一条由黑龙江、吉林至海参崴的铁路,无论战时平时,俄国均有权使用该铁路运送兵员、粮食和军械。[来源:高考资源网] ——摘自1896年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材料二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摘自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三 缔约双方满意地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决心并积极致力于将两国边界建设成为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缔约双方将根据各自承担的国际义务及本国法律在促进实现人权和基本自由方面进行合作……本条约不影响缔约双方作为其他国际条约参加国的权利和义务,也不针对任何第三国。…… ——摘自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俄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的背景,分析该条约所带来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原因。(6分)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并结合中俄(苏)关系的变化,谈谈对我们今天处理国家关系的启示。(8分) 解析 本题考查中俄关系。第(1)问,结合《马关条约》签订后辽东半岛的归属情况回答;第(2)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1950年,结合当时的国内、国际背景回答;第(3)问,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应包括清政府“以夷制夷”政策,新中国初期“一边倒”政策,改革开放新时期“睦邻友好合作”政策。[来源:高考资源网] 答案 (1)背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希望“联俄制日”,而俄国也希望在东北扩张势力。 影响:中国东北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日俄矛盾激化;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 (2)战后美苏冷战对峙;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包围和封锁;苏联支持新中国;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争取苏联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援。 (3)外交政策:清政府实行“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新时期摒弃了冷战思维,实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或睦邻友好合作政策)。[来源:高考资源网] 启示:外交政策要适合国情,维护国家利益;要加强经济建设,增强国力,弱国无外交等。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