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二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 选择题 1. (2011·上海卷)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看法的是() A. 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 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 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 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2. (2010·江苏卷)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 秦朝 B. 西汉 C. 南北朝 D. 唐朝 3. (2011·无锡期末)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 察举制的沿革B. 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 察举制的弊端D. 出身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4. (2011·广东文综)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 宗法制的终结B. 察举制的完善 C.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 科举制的推行 5. (2011·南京二模)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 A. 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 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 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 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6. (2011·山东文综)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B. 察举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 7. (2012·南通中学检测)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 “于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B.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C.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 8 下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2011·徐州检测)明太祖朱元璋说:“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吸取这一教训,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 消除地方割据 B 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C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D 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10 (2011·苏北质检)“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申子·大体篇》)。这实质上反映了() A 君主专制集权 B 君臣共理国政 C 君权兼并相权 D 君臣分工明确 11. (原创)右图是《万历首辅张居正》的图书封面。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升任首辅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 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 张居正擅权专政,加重了明朝的政治腐败 C. 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 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12. (原创)中国封建时代主要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哪种制度最有可能被认为是中国“皇权下的民主”() A. 分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三公九卿制 D. 内阁制 二、 非选择题 13 (2010·丹阳期中)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 (2) 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 14. (2011·上海卷)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请回答: (1) 按示例填写表格。  (2) 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第二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 A 2 B 3 C 4 D 5 B 6 C 7 D 8 D 9 B 10 A 11 D 12 B 13 (1) 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实行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选贤任能”)。意义: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2) 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3) 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4) 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14 (1) ① 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察举制);③ 考试成绩。 (2) 论据 答案1:能全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 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答案2:单方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或弊。 组织 答案1:叙述连贯成结构。 答案2:叙述较连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