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美术的辉煌与影视艺术
1.( 2010·镇江市一调改编)下列各选项与下图同属于一个艺术流派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向日葵》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格尔尼卡》
2.(2011·镇江市期末调研改编)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要理解法国米勒的《拾穗者》,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
2.D【解析】法国米勒属于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绘画家,与此相关联的历史事件为工业革命;A是14-16世纪;B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C是16-17世纪。故选D。
3.(2011·扬州中学期末)19世纪中期欧洲有个出版社想出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为吸引读者,出版社想为小说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能与小说的风格一致。以下哪幅作品的画家最符合出版社的心仪?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格尔尼卡 D.向日葵
3.B【解析】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与其风格相一致的美术作品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A为浪漫主义;C为现代主义;D为印象主义。
4.(2011·安宜高中期末)“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这里描述的作品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4.C【解析】材料所反映的历史情境为印象主义美术作品特点,与其相关联的是C选项美术作品。
5.(2011·南京市测试)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幻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5.C【解析】材料所表述的是印象主义绘画作品的特点。
6.(2010·栟茶高级中学模拟)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下列美术作品与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相似的是:
A.《日出?印象》 B.《干草堆》 C.《鲁昂大教堂》D.《毕加索自画像》
6.D【解析】材料中“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与之相似的时代特征的绘画作品为现代主义。
7. (2012·无锡检测)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
A. 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 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 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 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8.(2011·浙江高考文综)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下图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①《向日葵》 ②《有藤椅的静物》 ③《星月夜》 ④《弹曼陀玲的少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9.(2011·淮州高级中学模拟) 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下列作品属于现代派的是
A B C D
10. (原创)右图是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创作的名画《浴》,画面上裸女和两个穿衣绅士坐在林中草地上;左前有一只翻倒的篮子,食物滚出篮外,后景的湖池边,一个穿衬衣的女人俯身站在水里。画家在画法上对传统绘画进行大胆的革新,摆脱了传统绘画中精细的笔触和大量的棕褐色调,代之以鲜艳明亮、对比强烈的色块。这幅画应属于( )
A. 印象画派作品 B. 浪漫主义画派作品
C. 现实主义画派作品 D. 现代主义画派作品
11.(2011·东台中学测试)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介优势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它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12.(2010·通州市高考模拟)以下是美国拍摄的曾经风靡中国的两部动画片的剧照。这一文化现象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最恰当的是
《花木兰》 《功夫熊猫》
A.二战后电影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B.电影艺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广泛的影响
C.好莱坞电影特别喜欢中国元素
D.要依靠现代科技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二、非选择题
13.(改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二战期间,德国占领巴黎,德军将领参观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毕加索发给每人一幅上图的复制品。一德军官问他:这是您的作品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作品。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作品的名称是什么?属于哪一美术流派?
(2)材料一所示作品形成的时代背景如何?其表现手法怎样?
(2)材料二中毕加索所说“你们的作品”指什么?反映他怎样的情感?
14.(2010·如皋中学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图一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 图二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 电影《巴黎圣母院》剧照 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ks5u
(2)据材料二,近代理性精神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试举例说明理性主义思潮对欧洲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在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材料四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恩格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第二讲美术的辉煌与影视艺术
1. A
2. D
3. B
4. C
5. C
6. D
7. D
8. C
9. B
10. A
11. B
12. D
13. (1)《格尼尔卡》;属于现代主义流派。
(2) 时代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表现手法: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手法,大胆使用各式各样的新材料。
(3) 指的是西班牙内战期间,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尼尔卡的罪行;这反映出毕加索热爱和平,反对侵略和暴力,对法西斯极端厌恶和愤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现代主义绘画作品,由此生成的一些问题。第(1)问属于基本的历史史料;第(2)问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创新对艺术创新所产生的影响等;第(3)问要从“二战”期间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加以分析。
14. (1) 方法:观察;实验。
(2) 条件: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举例: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3) 理想化的王国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并没有真正消除社会的不平等。
能够。这是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美术作品。
(4) 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成就,并通过一些基本史实分析得出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三者关系。第(1)问其方法为观察、实验。第(2)问思想与科技的关系及其思想指导社会政治变革。第(3)问理想化
王国为资产阶级统治,但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文艺作品。第(4)问通过相关史料的分析得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