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十一高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 历 史 试 题(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二十四节气一直流传至今,主要原因在于它有利于农事的安排。由此可以推断,影响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地质特点 B.气候条件 C.地理环境 D.生产经验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 火耕    B. 刀耕 C. 石器锄耕   D. 铁犁牛耕 3.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反映春秋时期牛耕的文物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4.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 B.陆羽推崇越州青瓷 C.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D.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5.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最早出现上述现象的应该是 A.西汉的长安 B.唐朝前期的洛阳 C.北宋的开封 D.南宋的临安 6.明朝万历年间,孙春阳在苏州开一小铺,后规模日大。“其店选制之精,合郡无有”。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卷,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材料说明孙春阳的店铺兴旺发达的原因是 ① 注重商品质量 ② 制作精细 ③ 信誉极好 ④ 采用手工工场的经营模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7.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8. 越王勾践曾规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秦国则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中国古代政府推行早婚、分户的人口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繁殖人口 B.发展生产 C.增加赋税 D.巩固统治 9.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粤商 10.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11.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书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 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12.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① 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 ② 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③ 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④ 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 A. 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 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 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 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14.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与雍正帝的这句话观点不一致的是 A.“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15.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份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16.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所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17.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①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 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19. 下列明清时期的经济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   B.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均有很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 20. 从西周时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 封建王权的加强 B. 西周政权被推翻 C. 上层建筑发生变化 D. 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21. 哥伦布与麦哲伦航海活动的共同点是   ① 他们都得到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② 他们都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③ 他们都相信地圆学说向西航行 ④ 他们都横渡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2. 《马可.波罗行记》中对日本的描述是:“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下列对这一段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表明了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社会根源 B.表明了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 C.表明马可·波罗在日本掠夺了大量黄金 D.可知当时日本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23.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美洲450周年而发行了一枚邮票,该邮票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主要在于 A. 发现了美洲 B. 促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联系的整体 C. 为西班牙王室带来巨大财富 D. 是殖民扩张的开始 24.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A.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B.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C.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D.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 25.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上升为2:3.你认为这种变化最主要原因是 A. 大量吸引外来移民   B. 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   C. 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D. 工业文明改变了人口布局 26. 以生产方式的种类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处应是 所示阶段:采猎文明——农业文明——?——信息文明——……                                                     A. 铁器文明.w.w.k.s.B. 电气文明 C.?工业文明 D. 游牧文明 27.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A. 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 B. 电灯泡、电动机 C. 汽车、汽轮 D. 电话机、内燃机 28. 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 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B.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D.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29.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30.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不是偶然,技术革新的动力是因为其 A.16世纪末,已经是海上霸主 B.18世纪中期,成为“日不落帝国” C.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D.在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 31.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 英国与欧洲各国没有经济联系   B. 各国经济都依赖于对英国的贸易 C.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2. “在1763—1871年的一个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指 A.将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33.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 英国最早停止奴隶贸易 B. 非洲需要大量劳动力以开展工业革命 C. 非洲成为新的市场 D. 奴隶贸易的废止是由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决定的 34.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 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 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 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 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5.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 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 以蒸汽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③ 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 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6.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进程由一国到多国 B.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保进了重工业部门的重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了主导作用 37.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B.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38.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7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 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 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 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 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9.19、20世纪之交,“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 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40.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此处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 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 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2分,第42题14分,第43题14分共40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二: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籍吾名?欲籍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学,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完成: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4分) ⑶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论证的依据(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4分) 4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民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货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材料四: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商,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1分) ⑵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⑶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举一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结果。(3分) ⑷材料四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高度发展。试分析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2分) 43.从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步骤(4分) ⑵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什么?(2分) 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非正义基础上的历史进步,请同学们具体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影响(8分) 长春市十一高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 历 史 试 题(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D D C C B D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C C C A A C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B D D C A C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B D B D A C D D B   二、非选择题: 41. (12分) ⑴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转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推崇(2分) ⑵)勤俭致富、乐善好施、注重诚信(4分,任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⑶依据: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或用于下一代的科举入仕,使得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2分)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4分,任答出其中两点即可)⑷ 42.(14分) ⑴井田制(1分) ⑵变化: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私确立(2分)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2分) 影响: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适应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社会动荡不安。(4分,只要学生思维全面、客观即可给2分) ⑶均田制(1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2分)。 ⑷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2分) 43.(14分) ⑴新航路的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后的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4分) ⑵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两次工业革命(2分) 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了,进一步密切了世界间的联系,促进了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2分)为欧洲积累了资本、提供了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场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给亚非拉地区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亚非拉地区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阶级关系等方面的变化。(4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