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外国语学校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历史试卷 出题人:王微 审题人: 沈小雯 郑海坤 一、单选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探索计划经济发展道路,其实施的历史条件是: A.轻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 C.农耕技术领先于世界各国 D.经济已得到恢复和发展 2.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果,“七分人祸”包含: ①决策者的失误 ②连年自然灾害 ③1958年的所谓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恶劣的国际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3. 阅读一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对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A.我国已经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4. 下列运动中,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力发展水平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A.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 D.文化大革命 5.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 A.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开展反右倾斗争 D.在全国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6.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 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比例关系 7.农村的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为我国的农民致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C.发展乡镇企业 D.进城打工 8.1975年的全面整顿和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二者的共同点是: A.破除“两个凡是” B.“批林批孔” C.批判“四人帮” D.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9.甲:“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乙:“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就是好地方,报春鼓点先敲响。三年买进三大步,梧桐引来金凤凰。”甲乙比较,乙所描述的景象出现于: A.三大改造完成后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进程中 10.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新在: A.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企业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演变。天津老字号“盛锡福”建于1911年,始叫“盛锡福帽庄”,20世纪50年代中期改为盛锡福制帽厂,60年代又改为红帽厂和前进帽店,而80年代它已经成为盛锡福帽业有限公司了。请完成11-13题。 11.20世纪50年代中期易名的主要原因是: A.为适应新中国建立的政治形势 B.为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而对企业进行公私合营 C.在中共八大指导下对企业进行改革 D.害怕割资本主义尾巴而改名 12.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名称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下列名字中与其有相同背景的是: A.放卫星 B.牛鬼蛇神 C.三面红旗 D.分田单干 13.20世纪80年代后名称的变化体现了: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B.对外开放的发展     C.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D.计划经济的需求 14.长期以来深圳市都实行“一市两制”。目前深圳市正酝酿着将其实行范围由目前的四区扩大到包括宝安、龙岗在内的六区。届时,宝安、龙岗两区将享受: A.高度的自治权 B.特殊的社会制度 C.部分政治主权 D.特殊的经济政策 15.十一届山中全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 ①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 ②作为侨乡,更利于吸引外资 ③工业基础比内地更雄厚 ④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17.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近代工商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商埠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要数: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天津 18.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标准  1900-1919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①西方文化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变化 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⑤妇女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 19.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①由通商口岸逐渐向内地扩展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不平衡③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密切相关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小刘今年考入铁路系统高等院校,他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就向你介绍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史,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兰新、宝成铁路 B.20世纪90年代,国家大大减少了铁路的资金投入 C.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世界第一 D.2003年在上海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投入运营 21.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创办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中国共产当创办的报刊不包括: A.《共产党》 B.《红色中华》 C.《新华日报》 D.《红旗》 2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②《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 ③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④第一步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诞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23.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了空前的破坏,这一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 B.垄断组织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 C.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形成尖锐矛盾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丧失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24.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大危机最深远的影响是: A.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B.有些国家军国主义抬头 C.统治者进行政策调整 D.证券市场异常活跃 25.以下那种矛盾直接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B.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C.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D.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26.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下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27.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 B.强化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28.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传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实行放任自由政策 B.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29.罗斯福新政被称为“3r”改革:即“recovery、relief、reform”,其中反映“recovery”方面内容是: A.推出多项社会保障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C.大力调整农业政策 D.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 30.同学们观看有关美国20世纪30年代历史的电影,发现30年代的美国商店里,消费者踊跃购买贴有右图标识的商品,而没有贴该标识的商品则受到冷落,美国消费者这样做是为了: A.抵制国内极右势力 B.为社会捐资,为解决危机做一份贡献 C.支持政府推行的公平竞争法则 D.购买降价处理的商品,缓解生活的困难 二、非选择题(共4题) 31.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日:“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摘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成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3)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各处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民智的意义。 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分别是清朝(左下图)和民国时期(右下图)的妇女绣花鞋 材料三 20多年前,“毛氏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见图一)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见图二、图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哪些运动为中国近代民俗的演变开辟了道路? (3)结合材料三分析“由毛氏中山装”到多姿多彩服饰的变化原因。 (4)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认识。 33.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二美国人被迫出售私人汽车 图三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 (1)图二和图三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34.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30周年。30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这次会议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 (2)30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中心有什么不同?推动中心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建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等 ①  ② 青岛、大连等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③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30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完成下表 长春外国语学校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考试高一年级历史答题卡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非选择题(共40分,31题12分,32题12分,33题16分) 31、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成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3)分析材料三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 32、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哪些运动为中国近代民俗的演变开辟了道路? (3)结合材料三分析“由毛氏中山装”到多姿多彩服饰的变化原因。 (4)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认识。 33、请回答: (1)图二和图三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罗斯福政府具体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34、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这次会议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 (2)30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中心有什么不同?推动中心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30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完成下表 长春外国语学校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考试高一年级历史答题卡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C B B D C D D B B B C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B D D D C C C C C B C B C  非选择题(共40分,31题12分,32题12分,33题16分) 31、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 市舶司 十三行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成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原因:西方侵略 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分析材料三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 原因:改革开放 新:持续增长,有主动性 近:半殖民地半封建,被动型 古:官府控制,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 32、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 断发易服放足 目的:革除陋习,开启民智,变法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哪些运动为中国近代民俗的演变开辟了道路?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3)结合材料三分析“由毛氏中山装”到多姿多彩服饰的变化原因。 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解放,审美水平提高 (4)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认识。 习俗变化和经济发展分不开,同时代要求一直,社会革命 33、请回答: (1)图二和图三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 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 与销售的矛盾 具体:贫富分化,信贷膨胀,股票投机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罗斯福政府具体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 金融 工业 农业 保障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及国家干预额经济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国家宏观调控 34、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这次会议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 党和国家的供桌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话建设上来 (2)30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中心有什么不同?推动中心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前: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环节 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南巡讲话 (3)30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完成下表 1、试验田 ,窗口 2、14个沿海城市 3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