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历史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专题八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I卷(选择题)(30分) 1.晚清刑部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和主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了中国纪年,大量引用儒家语录,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宣传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一现象表明 A、清政府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开明政策 B、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可自由传教 C、西人办刊注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郭士立推动中国报刊本土化发展 2.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1997年我国网民人口总数达到62万,截至2007年6月30日达到了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同时还显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占82.9%、电视占64.5%、报纸占57.9%、杂志占18.8%、书籍占18.7%、广播占14.4%。上述现象表明 A.在各种传媒中,互联网发展速度最快 B.新兴的网络媒介取代了传统媒介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和条件通过不同传媒获取信息 D.传统媒介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3.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挖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4.近代,上海《申报》曾发表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 C.中西文明在碰撞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5.1872年《申报》报道:“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喧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 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传统道德礼教受到冲击  ②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③女子逐渐融入都市新生活  ④辛亥革命推动社会生活变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衣冠服饰在中国古代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不仅被用来御寒护肤、美化生活,而且是表示身份、区分等级的手段。民国时期官方的统一制服采用了民间广泛流行的中山装,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生活受到西方影响 B.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C.消费观念凸显奢靡之风 D.平等自由观念较为普及 7.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①所示的经济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 ②所示的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8.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 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了 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 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 9.现在,人们把发邮件叫作“伊妹儿”,歌迷自称为“粉丝”,上网留言叫作“灌水”,这反映了 A.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 B.人们的流行语言发生变化 C.西方文化成为时尚潮流 D.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10.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反映的是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餐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11.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12.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是在 (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时 C.辛亥革命前夕   D.一五计划期间 13.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的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 14.一度销路不畅的《国粹学报》改名《共和杂志》后,重新变得抢手。时人不禁感叹:“今日惟“共和”二字稍可卖几钱耳!”“今日”指的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5.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第II卷(非选择题)(30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 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下图为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是什么?(2分)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6分) (2)材料二反映的我国面粉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16.妇女与教育(12分)  材料二: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民国以来, 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 问题: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 试卷答案 1.C2.A3.B4.D5.A 考察近代生活的变迁,注意申报的时间1872年,当时辛亥葛民尚未发生。 6.A7.A8.B9.B10.A11.B12.C13.A14.C 15.C 【解析】:鸦片战争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上海新报》是否为国人办报不得而知;百姓衣食住行西化的说法过于绝对。报纸内容反映出外国的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引发国人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16.(1)道路:先军事工业,后民用工业;或先重工业,后轻工业。(2分)影响: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6分) (2)原因: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6分) 17.水平l: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并能从中看到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因素。 ·民国初年处于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妇女权利的变化正是这一时期社会变迁的缩影。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倡导男女平等。妇女得以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公民权利的社会成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纷纷兴办了女子学校,不但教授她们适应社会的各类知识、技能,而且还以培养妇女参政为宗旨。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社会上对新式女子教育出现了异议,尤其是在袁世凯执政时期,教育总长汤化龙的言论即为一例。这体现了当时新旧观念的冲突。 水平2: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但仅能描述历史现象。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政令,促成了社会习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倡导女权就是重要的一方面。北京、上海等地女子学校的兴办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这些学校致力于提高妇女的知识水平和参政意识,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对于这一新事物,也出现了异议,教育总长汤化龙的言论即为一例。这体现了当时新旧教育理念的冲突。 水平3:只能就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展开讨论 水平4:没有基于材料回答问题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