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历史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考试时间:45分钟; 第I卷(选择题)(30分) 1.学习了解儒家思想后,有位爱思考的同学问老师:“为什么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假如你是老师应该告诉学生主要从哪一角度分析其原因 ( ) A.思想内容的变化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2.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4.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 有( ) ?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6.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做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7.下列关于儒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儒家之“儒”原来是指殷、周时期的官僚贵族 B.春秋时期儒家的地位依然十分优越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汉朝初期的焚书坑儒严厉打击的儒家思想 D.儒家思想在塑造中国人的精神、性格和心理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8.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9.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10.下列各组文献中,产生于古代并对西方政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理想国》 《法律篇》 《政府论》 B.《法律篇》 《政治学》 《社会契约论》 C.《理想国》 《政治学》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十二铜表法》 《法律篇》 《论法的精神》 11.以下有关古代儒家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B.董仲舒吸收了道家的“大一统”思想 C.陆九渊反对传统伦理道德 D.李贽强调以孔孟权威抨击理学 12.“秩序井然…‘清新”“丰满华丽…‘理性美”分别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服饰的特征。 它所折射出的历史时期分别是 A.明清、南北朝、唐朝、宋朝 B.西周、战国、唐朝、宋朝 C.西周、南北朝、汉朝、明朝 D.西周、战国、汉朝、唐朝 13.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A.统治者个人喜好 B.当时的经济状况 C.文人学者的喜好 D.现实政治的需要 1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15.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第II卷(非选择题)(30分) 16.(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后来孟子和荀子初步发展了儒家思想,在人性论方面,他们是一致的。西汉时期,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材料一中共有3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指出错误并予以改正。(3分)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引起的改革在历史上有何影响?(4分)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3)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4分) 17.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①“君子和而不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近者悦,远者来.”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的2008名乐手击缶而歌“有朋至远方来不亦悦乎”和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论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最合适的载体来强调中国早已提出的“和谐社会”新理念、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与希望通过体育来实现世界和平、人类团结友爱的奥林匹克精神相一致。   (1)材料一中思想家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试结合材料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 (2)在17—18世纪的欧洲,一些思想家为构建公平和法治的社会,提出了各自的政治构想。请简要归纳其主要思想主张。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思考,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强调“和谐社会”有何重大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的经验? 试卷答案 1.B2.A3.A4.D5.C6.C7.D8.A9.C10.C11.A12.B13.D14.B15.D 16.  17.(1)观点:代表儒家学派 内涵: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之间,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与自然的和平共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于国之间,应该友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2)天赋人权学说,人民主权学说,社会契约学说,三权分立学说等。 (3)意义:向世界表明中国向来是一贯追求和平、和谐的国度;也通过奥运会展示改革开放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形象;增进了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有利于推进我国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4分,不拘泥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4)经验:坚持以民为本、保护人民利益;注意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除注意人与人的和谐外,还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4分,不拘泥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