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历史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专题五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I卷(选择题) 1.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1997年我国网民人口总数达到62万,截至2007年6月30日达到了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同时还显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占82.9%、电视占64.5%、报纸占57.9%、杂志占18.8%、书籍占18.7%、广播占14.4%。上述现象表明 A.在各种传媒中,互联网发展速度最快 B.新兴的网络媒介取代了传统媒介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和条件通过不同传媒获取信息 D.传统媒介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2.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的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 3.2010年12月21日光明网发表《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B. 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C. 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D. 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4.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挖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5.现在,人们把发邮件叫作“伊妹儿”,歌迷自称为“粉丝”,上网留言叫作“灌水”,这反映了 A.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 B.人们的流行语言发生变化 C.西方文化成为时尚潮流 D.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6.衣冠服饰在中国古代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不仅被用来御寒护肤、美化生活,而且是表示身份、区分等级的手段。民国时期官方的统一制服采用了民间广泛流行的中山装,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生活受到西方影响 B.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C.消费观念凸显奢靡之风 D.平等自由观念较为普及 7.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8.“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宝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B.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C.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9.假如你生活在1910年的福州,要到厦门观光,为了方便和实惠,你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A.火车 B.飞机 C.轮船 D.自行车 10.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之纪念焉。”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11.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 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了 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 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 12.《盛世危言》指出:“……置之,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不敢恣意横行,自有……,(士君子)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郑观应在此盛赞的是 A.修筑铁路 B.创办报刊 C.放映电影 D.开通电话 13.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14.人们通过中央电视台及时快捷地知道了胡主席访日、汶川地震、2008北京残奥会等资讯,这 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功能 A.娱乐性 B.艺术鉴赏性 C.普及科学知识 D.新闻性 15.“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该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面貌 D.太平天国时期的新变化 16.晚清刑部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和主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了中国纪年,大量引用儒家语录,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宣传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一现象表明 A、清政府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开明政策 B、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可自由传教 C、西人办刊注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郭士立推动中国报刊本土化发展 17.1872年《申报》报道:“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喧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 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传统道德礼教受到冲击  ②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③女子逐渐融入都市新生活  ④辛亥革命推动社会生活变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一位西方人记录他在中国旅行的见闻,指出:“这个城中,男女比例为1:2,很多人新近才从外地迁来,与我先前看到的中国城市不同。此地的妇女徒步或骑马公开地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一点也不害怕外国人。”这应当是何时何地的情况? A.1750年的北京 B.1810年的上海 C.1860年的南京 D.1900年的广州 19.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是在 (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时 C.辛亥革命前夕   D.一五计划期间 20.1920年,章太炎在《顺天时报》登启事觅偶:“女方是鄂籍(湖北人);大家闺秀,性情开放;要通文墨,精诗赋;双方平等,互相尊重;夫死可嫁,亦可离婚。”但直到1933年,经友人介绍,章太炎才结识了均合条件的汤国梨女士,结为伉俪。这反映了当时: A. 民主平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B. 男女平等仍是一种前卫思想 C. 近代媒体转向关注社会民生 D. 新的社会风俗不合国情 21.许珂《清稗类钞》:“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有新郎、新妇、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即媒妁)、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从材料可得出的信息不包括(  ) A.上述现象的出现与新文化运动有关 B.新式婚姻的仪式文明简约 C.近代以来新式婚姻日渐增多 D.作者对新婚姻形式扩展的叙述有夸大之嫌 22.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 D.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3.清《漱华随笔》中记载我国某民族婚俗如下:男家宗族亲友及新婿,共往女家问名。由年长者致辞,谓:“某家男某虽不肖,今已及冠,应聘妇以为继续计。闻尊室女,颇贤淑著令名,愿聘主中馈,以光敝族。”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文明影响下的中国婚俗已发生质变 B.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已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C.中国婚俗仍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 D.政治运动对婚姻习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4.将历史照片编印出版给普通人欣赏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右图《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中汇聚了莫理循拍摄的500张清晰的照片(莫理循1897~1912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1912~1920任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在这本老照片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0”号机车投入唐胥铁路运行 B.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的报道 C.《定军山》首映的广告 D.中国人在教堂举行的婚礼 25.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西式礼仪广为接受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II卷(非选择题) 26.(15分)社会习俗的变化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见证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因此上书皇帝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材料二 材料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毛式的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来。 (1)概括材料一中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5分) (2)材料二反映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简要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6分) (3)分析材料三中服饰由“毛式中山装”一统天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原因。(4分) 27.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主动学习西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全面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 材料一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李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间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据材料一指出,上海人们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大量带“洋”字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4分)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机器之利”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4分) 材料二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入总额为766.4亿元,相当于7亿两黄金。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据材料概括指出“一五”计划的重点任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么做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  图一 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图二 今日深圳 请分别指出每幅图片反映的中共采取的重大举措,并概述它们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8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孟子》 材料二 孙中山在主持南京临时政府期间,颁布政令,禁止买卖奴婢,提倡文明婚姻。鲁迅、胡适等人本该反对并拒绝传统婚姻的方面更坚决些,事实上妥协了寡母包办婚姻并长时间品尝着婚姻的不幸,而毛泽东等人也有家庭包办婚姻在身,但他们追求新式婚姻方面义无反顾。一些觉醒的女性也站在历史前沿,勇敢的拒绝传统婚姻。如秋瑾、赵五贞、郭隆真等。——《中国婚姻史》 材料三 第一章 原则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婚姻观。(2分) ⑵概括材料二中婚姻观的变化。(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⑶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的意义。(4分) 试卷答案 1.A2.A3.A4.B5.B6.A7.B8.A9.C10.C11.B12.B13.D14.D15.C16.C 17.A 考察近代生活的变迁,注意申报的时间1872年,当时辛亥葛民尚未发生。 18.C19.C20.B21.A22.B23.C24.A25.B 26.(1)主张:放足、断发、易服。目的是学习西方文明,推行新政(变法)。(5分) (2)妇女废止缠足、男性革除结辫陋习(若回答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社会习俗逐步近代化等内容也可得分)。(2分) 西方文化的传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思想解放(4分) (3)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提高;思想解放,审美水平提高(文化水平提高)(答出其中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4分 27.(1) 出现原因: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大量西方新事物涌入上海,故出现了带“洋”字的词。(2分)消失原因: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2分。政治原因何经济原因任答一方面即可) (2) 历程:东南沿海领先到内地;部分开化人士领先到普及的漫长历程。(4分) (3) “一五”计划的重点任务是基础建设尤其是工业。(2分)原因:我国基础建设尤其是重工业十分落后,难以适应经济(工业化)发展需要;难以保障国防安全等。(2分) (4) 图一反映的举措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为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4分) 图二反映的举措是对外开放。意义是引进了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迅速发展。(4分) 28.(1)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分) ⑵变化:反对包办婚姻,追求婚姻自由、自主。(4分) 原因:中华民国政府的倡导;先进青年知识分子积极响应;西方观念的传入等。(6分) ⑶以国家立法形式确认婚姻自由、自主,有利于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妇女的解放和移风易俗等。(4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