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 必修一《第1-2单元》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晋 姬姓贵族 山西  卫 姬姓贵族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鲁 姬姓贵族 山东南部  齐 功臣 山东北部一带  燕 姬姓贵族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 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3. 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皇权和相权之争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之中 B.反映了秦朝、唐朝、元朝、明朝四朝的中央机构的设置情况 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D. 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4.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 A.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5. 下图反映的时期,我国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6.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B. 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7.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道理,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术,选人以书判殿,最不尊人物 ③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乘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 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8.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9.马克思指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马克思反对皇权主义 B.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C.小农人数众多却互不来往 D.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10.《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C.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D.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11.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位学者所指的是 A.汉代的尚书令   B.唐代的门下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首辅  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 12.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机构哪个不属于“三足”( ) A.军机处 B.南书房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内阁 13、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组织和官制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下列选项中符合明朝的中央政权机构构成特点的是 皇帝 A B C D 14. 国际法制史学者将《唐律疏议》(唐高宗时颁行)与欧洲“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国(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它颁行前的审核需要通过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③ 15、孟德斯鸠说:“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科举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这段言论揭示了 A.世袭制维护了特权等级的利益 B.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参政机会 C.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的界限 D.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各类人才 16.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名著《传记集》中指出,“……全希腊人的公款,竟被从提洛岛弄了出来,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了……希腊真是受了奇耻大辱,她显然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她眼见自己迫不得已献出的军费,竟被用来把我们的城市粉饰的金碧辉煌,活像一个摆阔气的女人似的,浑身载满贵重的宝石、雕像和价值累万的庙宇。” 这说明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 A.民主只限于公民范围内 B.公职人员侵吞公款盛行 C.用贡金装点自己的城市 D.对内实行民主,对外谋求霸权 17.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 定的是 A. 五百人议事会 B. 元老院 C. 公民大会 D.民众法庭 18.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制度,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利克里所说的公民,主要是指 A.雅典城邦成年男性公民 B.希腊城邦所有成年贵族 C.住在雅典城内成年男性 D.希腊城邦成年男性公民 19.左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 ①奴隶 ②妇女 ③外邦人 ④儿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伯利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C. 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21.《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其所有权并不转移。”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22.罗马法博大而缜密,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深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②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的有关内容为蓝本起草的 ③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法律制度和诉讼原则等源于罗马法 ④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3.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④ 24.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 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收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某中学进行 “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人身伤害 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 案由:追讨欠款 C.场景一: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 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二、非选择题 (26题10分,27题20分,28题20分,共50分) 26、材料解析题?(10分) 材料一 ?? ? 材料二 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七《官制总序》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结合图1及所学的知识,概括秦朝中央行政系统中皇帝和丞相的关系,(2分) ②概述图2所示唐朝中枢权力机构的基本运做程序及主要作用(5分) 答:基本运做程序 主要作用 ③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时期宰相职权发生的具体变化。(3分) 答: 27、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王者之制爵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 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台湾亲民党领袖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期间集体拜祭黄帝陵。 亲民党宋楚瑜祭拜黄帝陵 材料三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  材料五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信息与西周的哪些制度有关?(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3分)并指出对西周统治分别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 答:西周的 、 制度(2分) 二者之间的关系(3分): 分别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 (2)依据材料三,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4分) 答:本质区别(2分): 重要意义(2分): (3)材料四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2分) 答:行政制度(1分): 弊端(1分): (4)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3分) 答: 特点(1分): 影响(2分): (5)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2分) 答 主要特点: 28.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制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民主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 材料三  下图是关于罗马法的图示:   材料四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五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2分) 材料一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2分) 答:特点(2分): 区别(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积极作用。(6分) 答: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罗马法从形式和适用范围上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2分) 答: 罗马法从形式上经历的发展变化(1分): 罗马法从适用范围上经历的发展变化(1分): (4)根据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8分) 答: 历史 参考答案  28、(1)特点:三省分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2分) 区别:材料一所述制度实质是君主专制;雅典属于民主政治。(2分) (2) ①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数人参政,减少决策失误;群众监督,防止以权谋私)(2分) ②雅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分) ③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分) (3)形式上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1分),适用范围上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1分) (4) ①它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稳固了帝国的统治。(2分) ②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2分)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2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