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4单元检测题 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将第Ⅰ卷的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从西周时代起,就确立了同姓不婚制度,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此后历朝历代也都禁止通行婚嫁。西周确立的同姓不婚制度主要是以下哪一制度在文化上的反应(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奴隶制 D. 井田制 2.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 “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C.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3.已故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 A.中央集权制 B.君主专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4.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C.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D. 都打破了世袭特权 5.宋朝大臣文彦博劝说当朝皇帝:“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这一观点可以反映出古代中国政治的实质是 A.独裁政治 B.贵族政治 C.分权政治 D.官僚政治 6.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 ) 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 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 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 A. 秦、唐、元 B. 汉、宋、明 C. 秦、元、清 D. 秦、唐、明 8.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A.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B. 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C.君主与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9.伯里克利在著名《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征是( ) A.民主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主权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民主为国内人共享 10. 英国史学家约翰在谈到古希腊政治文明时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以下关于古希腊政治文明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古希腊雅典民主选举原则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 B.近代英国的制度创新借鉴了古希腊的政体形式 C.主权在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基本特征 D.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11.“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12.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13. 1701年英国制定《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这一法律( ) A.实质是英国近代第一部宪法 B. 实质上反映了议会至上的规则 C. 规定了英国王位继承必须世袭 D.是英国国王必须遵循法律的开始 14. 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 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美国国王的态度 C.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D.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15.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曾这样评价一场革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这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是近代世界上第一个( )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B.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C.实践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国家 D.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 16.《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斯·弗里德曼说:“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和硅谷,不在于空军和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和自由市场,美国成功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的“制度”是( )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君主专制 D.两党制 17.美国1787宪法签署后,富兰克林激动地说:“现在我终于高兴地明白了,这是一轮喷薄东升的旭日,而不是一轮沉沉西下的落日。”富兰克林认为1787宪法是“旭日”,对美国的前途充满信心的原因,不可能是由于( ) A.这是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B.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宪法给予妇女选举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D.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18.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他的意图是( ) A.美国不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利不受任何力量控制 C.美国应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D.采取措施防止独裁政权出现 1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修正案的第一条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条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A.堵塞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B.在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 C.第三共和国建立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B.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 C.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D.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1.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将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力 2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卖国条约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23、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新陈代谢》)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24、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5、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C、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D、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或方案。 26.“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到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这一义和团揭帖主张的是( ) A.反清灭洋 B.扶清灭洋 C.以清灭洋 D.反清扶洋 27、1900年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28、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29、2010年9月29日,“辛亥首义、武汉文化周”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开幕式,为庆祝明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拉开序幕。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致词时,建议台湾同胞届时前去见证“民国肇建开第一枪的地方”。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指出,1911年爆发的武昌革命,结束了2000年帝制,开启民主共和的新纪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是两岸人民共享的文化遗产。以上涉及的史学观是( ) ①整体史观 ②近代化史观 ③文明史观 ④民族史观 A . 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0、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幼。”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认真阅读材料,根据题干要求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 时期 代表人物 拥有的权力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  材料二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不是合法的宰相,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三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什么?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为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矛盾,概述秦朝以后各朝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6 分)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 图一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请回答: (1)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根据材料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表现。(4分) (2)根据图一指出,负责政令执行的是哪个职能部门?(2分)图二机构的设置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 (3)图一和图二两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有何不同?(4分)导致不同的原因是什么?(1分) 3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材料二 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的全部陆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率;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材料四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 康熙皇帝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文件?(1分)英国颁布此文件的目的是什么?(1分) (2)材料二出自德国的什么文件?(1分)它体现出什么特征?(1分) (3)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政体有什么异同?(5分) (4)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三分析英美两国元首与各自议会(或国会)之间关系的差异。(4分) (5)与材料二中的“皇帝”比较,材料四中“朕”的权力有何不同?(1分) 必修一 1—4单元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