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南京条约》,故D正确。《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共增开十一处通商口岸,此时上海已开放,故A、B不正确;《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没有开设通商口岸的内容,故C不正确。 答案:D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难度较低,注意关键词“鸦片战争后”“开放上海”。教学中应重视渗透和讲授乡土历史。 2. 下图所示的两个事件(  )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A.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影响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C.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带来灭顶之灾 D.促使中国开始实践西方的政治制度 解析:两个条约关于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的规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签订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南京条约》签订时,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但学习的是西方的先进技术而非政治制度,更谈不上实践。 答案:B 3. 史学家评论说:“欧洲某些强国对在中国出现一个新的租界竞争对手极为不满。因此,俄国、法国和德国联合提出将战略要地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的要求,日本勉强接受了这一要求。”下列关于这一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 ②三国的目的是维护其在中国的利益 ③体现了三国的仗义执言 ④体现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三国干涉还辽的目的材料说得非常清楚,它们不是出于仗义执言,而是在华利益使然,故③的说法错误,排除即可。 答案:C 4. “每逢民主运动失败一次,反动潮流便高涨一次,同时孔子便被人抬高一次,之后必有更进一步的斗争。”下列历史进程中,最符合陈独秀这一说法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戊戌政变—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新文化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结合史实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了维护封建制度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故D项正确。 答案:D 5. 孙中山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是如何“唤起民众”的(  ) ①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同意改组国民党 ②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三大政策 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应冯玉祥之邀北上,发表北上宣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孙中山转变的理解。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创建黄埔军校、应邀北上都是孙中山转变的具体体现,故选C。 答案:C 6.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主阶级抵抗派曾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 B.在黄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百日维新开启了中国国防近代化历程 D.中国军队的近代化是从国民革命军开始的 解析:A项指的是林则徐的主张,正确;B项表述错误,应为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C项表述错误,应为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国防近代化历程;D项表述错误。故选A项。 答案:A 7. 近代中国在追求经济近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政治近代化的过程,政治近代化的尝试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没有涉及中国政治近代化问题,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两者都涉及政治近代化问题,戊戌变法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故C正确。 答案:C 8. 1904年,《江苏》杂志有署名“荆鸵”者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屠戮胡人数十万的汉族人冉闵立传,颂其为“震古烁今,扭转乾坤”的“中国民族主义大豪杰”。这篇文章表明了当时(  ) ①民族主义以“排满兴汉”为主要内容 ②革命成为当时的主要潮流 ③三民主义深入人心 ④革命以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认识,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考查要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在1905年提出的,排除③;题干只是强调反对异族统治,并未涉及国体问题,排除④。故选A。 答案:A 9. )美国学者芮恩斯在《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一书中写道:“(五四运动时期)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位美国外交官对五四运动的态度是(  ) A.公开反对 B.公开支持 C.中立同情 D.毫不关心 解析:本题考查《考试大纲》中“五四运动”这一重要考点。由材料信息“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可知,这位美国外交官对五四运动持中立态度;由“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可知,这位美国外交官同情中国人民的斗争。故选C。 答案:C 10. “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权……政府对东(地主)佃(雇农)关系及债务关系加以合理的调整。”这里的“政府”是指(  ) A.苏维埃政府 B.抗日民主政府 C.人民民主专政政府 D.解放区政府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权”“政府对东佃关系……调整”可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故选B。 答案:B 11.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标志着(  ) A.中国革命开始“以俄为师”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C.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遵义会议的意义。遵义会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答案:C 12.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本题考查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特征的理解认识。解答此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可以判断出符合此时代的只有抗日战争的爆发,C项符合题意。甲午战争爆发时,并未出现老百姓和整个民族觉醒的局面;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谈不上“亡国灭种的危机”。由此排除A、B、D项。答案为C。 答案:C 评析:本题为文字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判断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题目较简单,读懂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判断即可。 13 1945年4月27日,毛泽东在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中曾说:“一九四二和一九四三两年先后开始的带普遍性的……曾经分别地在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起了和正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两个环子,如果不在适当的时机抓住它们,我们就无法抓住整个的革命链条,而我们的斗争也就不能继续前进。”这里的“两个环子”指的是(  ) A.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 B.“三三制”原则和精兵简政 C.“三三制”原则和土地改革 D.反扫荡斗争和整风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措施。依据材料中“一九四二和一九四三两年”“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等信息可知,答案为A项。B、C、D三项均不完全符合材料内容。 答案:A 14.《重庆晨报》2009年2月21日发表的题为“‘重庆谈判’三巨头合影照首次披露”的文章,刊载了1945年9月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美国大使赫尔利、蒋介石三人的合影(右图)。对右图透露的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A.国共两党在美国斡旋下实现联合 B.美国介入国共两党关于中国前途命运的谈判 C.国共两党都对美国的斡旋寄予厚望 D.《双十协定》是在美国的导演下按照美国的意愿签订的 解析:二战后中国成为美苏争夺的势力范围,美国的既定方针是“扶蒋反共”,企图使中国成为美国反苏的前沿阵地。A、C、D均与史实不符,故选B。 答案:B 15. 下图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  东北解放军入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本题属材料型选择题。东北解放军入关,即入“山海关”,山海关是东北进入华北的重要关口。明确了这一地域限定条件,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解放军入关之前,故A项错误。淮海战役与渡江战役均与山海关无关,故排除B、D项。 答案:C 评析:本题意在考查特殊的地域判断。试题难度适中。侧重识记能力考查。能将史实与地理空间有机对应是得分关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8分,第17题22分,共40分) 16. 中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不能背离这一国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的乡村政权,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红色苏维埃政权。中国的苏维埃政权虽然始终在农村,来源却很洋气,是直接从苏俄引进的。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张鸣《苏维埃乡村追求》 (1)材料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材料二: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神情隐秘而带悲壮地签订了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6分) (3)聆听历史,是一种智慧。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案:(1)“中国化命运”: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原因: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武装斗争的失败教训。 (2)原因:“左”倾思想的影响;人民公社体制的阻碍;农民生活困难。影响: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3)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要符合中国的实际;农民在民主革命和改革开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全社会都要关注“三农”。 17. 某课题研究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僵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843年) 材料二: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曾国藩《讨粤匪檄》(1852年) 材料三:1862年,“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材料四: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的居民生活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材料五:1853年11月,地主文人汪土铎在其日记中记载了他与陈墟桥蔡村一村民的一段对话: 汪问:“为何仇恨官长?是贪赃枉法吗?”村民答:“因为收钱粮。” 汪又问:“长毛(太平军)难道不收钱粮,为何不恨?”村民答:“长毛钱粮少,且不再交地主粮租。” 汪再问:“你耕种地主之田,为何不交钱粮?”村民答:“再交地主之钱粮,我如何能养活一家老小!” 汪曰:“种人之田,交人之粮,古之理也,管你足与不足,不足可另谋生路。” 材料六:“洪秀全揭橥拜上帝教大旗后,就开始毁灭道观、寺庙、龙王庙、孔庙等等,就连孔孟圣贤书,也是‘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1853年定都南京礼仪繁盛之地后,洪秀全禁儒毁佛灭道查俗的态度越发激烈,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撰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其他所有书都在查禁之列。” ——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 (1)在使用上述材料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形成了下面两种观点: 观点一是“(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清)赵尔巽《清史稿》 观点二是“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 如果依据上面两种观点将上述材料分为两组的话,则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6分) (2)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原因有哪些?(6分,开放性问题) (3)结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一下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作用和历史局限性。(10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题目运用丰富的材料创设情境,而且具有开放性,利于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第(1)问展示了两个对立的观点,其一洪秀全造成中国危亡,其二洪秀全领导反封建斗争,归纳材料大意后即可分类。第(2)问实际上是史学理论,形成不同历史观点的原因主要有阶级立场、方法和角度、掌握的史料及对史料的分析结果,不同时代的区别等。第(3)问要求全面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既要看到进步性,又要看到局限性,除了根据所学知识以外,材料也要适当分析。 答案:(1)支持观点一的材料: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六;支持观点二的材料:材料一、材料四、材料五。 (2)研究者的立场不同;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时代的局限性等。(答对3个要点即可得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3)进步性: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和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局限性: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的指导;天京变乱反映出农民阶级的狭隘性;不加区分的毁灭道观、寺庙、龙王庙、孔庙和焚烧书籍,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客观上也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和社会财富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