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选择题 1.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见右图),描述了20世纪 20年代初,一位瘦骨嶙峋的农民,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的剥夺,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B.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 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D.人们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不满 2.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3. 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就当时的具体国情而言,这一举措有利于(  ) A.彻底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B.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C.确保政府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D.为国家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4. 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5.一个苏联工人说:“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这段话突出地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严重的弊端 B.新经济政策不再适应当时的国情 C.斯大林模式伤害了群众积极性 D.苏联群众的觉悟和素质普遍偏低 6. 一位俄罗斯人说:“我们不否认自己的生活比从前苦,但是国家并不比过去穷。我们现在并不是没有面包、鱼肉、牛油,而是将这许多食品运到外国去换工厂机件了。”这应该是在描述(  ) A.19世纪60年代的农奴制改革 B.20世纪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 C.20世纪30年代的“斯大林模式” D.20世纪60年代的赫鲁晓夫改革 7.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 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 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 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 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8.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生产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9.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 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11.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的改革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 A.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D.没有彻底改变“斯大林模式” 12. “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  ) ①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 ②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③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图片材料分析1928年以后苏联的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从农、轻、重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3)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4)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影响?我国为改变这种体制作了哪些努力? (5)结合上面四幅图片,从中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表是苏联 1961~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 1961~1965年 1966~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1981~1985年  6.5 7.8 5.7 4.3 3.6  ——根据 1985年的《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材料二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材料三 1987年,戈尔巴乔夫发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强调“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最充分地展现出我们制度的人道主义性 质”,并说“新思维的核心就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观的优先地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及造成的影响。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对赫鲁晓夫的评价? (3)你如何评价材料三中戈尔巴乔夫的理论? 1.A 解析:“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表明农民没有余粮,生活困苦。结合材料中时间,可知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C、D三项明显与材料信息不吻合,都排除。 2.A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利用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向社会主义过渡,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经济,不符合题意;C、D两项是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措施,不符合题干的历史时期。 3.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史实,A、C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1928年斯大林取消了新经济政策,采用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主要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工农联盟,故D项正确。 4.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史实,民国十七年应该是1928年,农场经理要求共同耕种土地说明当时苏俄已经废除新经济政策,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力图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选C项。 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弊端,农、轻、重比例失调、人们工作积极性不高,材料形象描述了这些内容。故选 C 项。 6.C 解析:20世纪30年代,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片面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导致人民生活困苦,故选C项。 7.C 解析: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较低,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因此,C项不符合调查结果。 8.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产重失调,故选B项。 9.B 解析:1958年,中国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苏联的赫鲁晓夫正在提倡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而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在1953年,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于1929年开始,二者均早于题目要求的时间。 10.D 解析:注意材料的意思是把苏联像剥卷心菜一样给剥光,即指使苏联解体了。 11.D 解析:A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之一; B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之一;C项是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D项是三者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 12.B 解析:由材料可知,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尽管社会主义制度被宣传得无比优越,但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中没有政治经济地位,生活困苦,没有机会改变命运。故②③④三项符合题意。尽管①项与当时苏联的社会现实符合,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故选B项。 13.(1)变化:实行农业集体化。原因: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 (2)评价:短期内苏联的重工业得以飞速发展,但农业和轻工业落后,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3)变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开创“斯大林模式”。成就: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到1937年,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4)影响:照搬苏联模式,计划经济居绝对支配地位,国民经济受“左”倾路线影响,出现严重困难。努力:经济上改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加大农业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政治上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5)启示: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应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要注意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14.(1)20世纪 60年代后期开始至8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发展速度缓慢。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和社会的动荡。 (2)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因此说“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但他的改革又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所以说“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时代和个人品质的缺陷使他只能“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 (3)材料三的理论完全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轨道,最终造成了苏联的解体。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