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选择题 1.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解析】 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采用逆推法,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余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就本题而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在1971年,而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 【答案】 A 2.(2012·南通期末)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多极化格局出现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解析】 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从美国来看,正是由于其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所以不得不调整和中国的关系,牵制苏联,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3.(2012·广州学业水平检测)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该事件标志着(  ) A.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放弃霸权主义 【解析】 本题考查基本史实。根据所学知识,A项发生于1979年,C项发生于1971年,在时间上均与题目不符;事实上,美国也并未在国际事务中放弃霸权主义,故选B项。 【答案】 B 4.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对中国的首次访问(如右图)代号为“波罗行动”,意即像700年前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那样冒险。他在出发前,对外声称要在亚洲做一次公开的“了解情况的长途旅行”。他这次“长途旅行”的意义是(  )  A.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创造了条件 B.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成功访华铺平了道路 C.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标志着中美两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据材料信息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可见,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总统访华铺平了道路,故选B项。 【答案】 B 5.(2012·连云港高一检测)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中美关系的时代性比较明显,其中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美关系比较紧张,所以出现了“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的调查结果。而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出现了“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的状况。 【答案】 B 6.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掀起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D.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后,西方国家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答案】 A 7.(2012·南京期末)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利于改善两国关系,中美需要互相支持对付苏联,中美关系改善也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故A、C、D三项说法正确;日本战后一直追随美国反对新中国,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故B项的说法错误。 【答案】 B 8.(2012·德州检测)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称:“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D.中美关系的缓和 【解析】 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是在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之后。 【答案】 B 9.(2012·嘉兴期末)下表为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导致建交国家数据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年份 1969 1971 1973 1974 1976 1978  建交国家数 49 69 88 95 107 112  A. 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广泛建交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国将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 D.中国与美、日等国关系改善 【解析】 从表格的横向来看,从1973年开始至1978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逐渐增多,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一时期中美、中日关系缓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随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10.(2012·中山学业水平检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进行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  ) A.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D.联合美国对抗苏联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经济上,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破坏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1.(2012·南京期末)中国政府派遣维和警察赴海地执行任务,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  )  A.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任何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解析】 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组织的,这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故答案为C项。 【答案】 C 12.为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1世纪初中国倡导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  ) 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经济互助委员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的能力。2001年在中国的倡导下,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宣告成立,中国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含义的单词。  材料二  2005年6月,《时代》周刊以“中国的新革命”为题,用20多个版面做了一组有关中国崛起的特别报道,导语则为“中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谅解才是出路”。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中“导语”的认识。 【解析】 本题借助美国《时代》周刊对中国问题的关注这一主题命制,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和当时世界和中国的社会状况相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时代》周刊的设计意图。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尼克松访华及其原因;第(2)问属于开放性题目,注意紧扣中美关系这个主题回答。 【答案】 (1)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缓和。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2)中美两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14.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2年9月29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声明》宣布:“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材料二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2007年12月底来华进行“迎春之旅”。28日,他在北大演讲时提出:日中关系除了和平友好之外,别无其他选择。……日中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获得了作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地位,两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力量能够为亚洲及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作出贡献。我们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把眼光放在两国之间所存在的共同利益上,并且努力使其扩大。30日,他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用饱蘸墨汁的中国毛笔写了四个大字——温故创新。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日关系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中日两国“所存在的共同利益”是什么。从中日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来看,你认为“温故创新”有何寓意? 【答案】 (1)变化:结束敌对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美关系改善的促进;民心所向;经济发展的需要。 (2)共同利益: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国力的需要。 寓意:以史为鉴,建立新型合作关系。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