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12·南京模拟)秦能够统一六国的条件有(  ) ①秦国实力的强大②人民渴望统一③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④各民族的初步融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2012·启东高一检测)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以及阿房宫。秦朝能够完成这一工程是基于(  ) A.小农经济的兴盛 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工匠水平的高超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3.(2012·大同模拟)“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 4.(2012·常州学业水平检测)“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这反映了(  ) A.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B.秦律严苛细密 C.皇权至高无上 D.丞相独揽大权 5.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6.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7.(2012·济宁调研)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刺察等形式掌握全国的军政信息,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时期能够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  ) A.丞相 B.太尉 C.九卿 D.郡守 8.(2012·潍坊高一检测)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  ) 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 9.(2012·广东六校模拟)前不久,中国多个省份进行了“省直管县”试点。现在的县制最早应追溯到古代的郡县制。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郡县制最早是秦朝统一全国后开始实施的 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③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 ④是一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10.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11.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爵位世袭制 ③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 ④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2012·广州调研)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制度时说:“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材料二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后,“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数次移民实边,动辄数万家;颁布“挟书律”、焚书坑儒等。 (1)据材料一,当时天下士民百姓对秦统一天下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2)根据材料及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请简要阐述一下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来说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  当小燕子满天飞的时候,人们表面上陶醉在赵薇的大眼睛里,实际上是沉浸在大清皇帝的龙恩里,多好的皇帝,嬉笑怪嗔富有人情,体恤下情联系群众。真该怪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让我们不再有这般的福气。于是伪造了些虚拟皇帝,虚拟的幸福。古代的臣民臣妾们真如人们眼前的影视剧那么美好吗?没有。难怪鲁迅要说,翻开整部中国历史,看到的只有“吃人”和“被吃”几个字。杜甫有诗:“被驱不异犬与鸡。”可惜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些古已有之的不平而鸣,对皇权罪恶的批判,反而被越来越多对清官和好皇帝的称赞取代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列举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 (2)材料二对君主专制制度作了怎样的深刻批判? (3)材料三反映了当前文艺领域的什么现象?对这一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 详解答案 1【解析】 本题考查秦统一的主客观条件。①②④是秦统一的客观条件,而③是秦统一的主观条件,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2【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答案】 D 3【解析】 皇帝制度的特点是皇帝地位独尊、权力至高无上和皇位世袭,而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制度中的皇帝地位独尊,并未体现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家天下的特点。 【答案】 B 4【解析】 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上”是指皇帝,由此判断皇帝控制了全国大权,至高无上。 【答案】 C 5【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答案】 B 6【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秦朝太尉的虚设实际上表明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可以保证统治的稳定,A项和题干要求不符,C、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 【答案】 B 7【解析】 朝议的参与人员是中央官员,郡守属于地方官员,不能够参加朝议。 【答案】 D 8【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首先明确这些官员是由中央任命并对中央负责的地方官员,可以排除B、D两项;A项属于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 【答案】 C 9【解析】 本题考查郡县制的有关知识。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据此②④说法正确。 【答案】 C 10【解析】 分封制产生了很多诸侯,造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因此A项说法正确。秦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郡县制建立的目的是削弱地方的独立性,C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11【解析】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行政机构(郡县)三方面的内容。郡守和县令由皇帝一人任免,故②错误,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 C 12【解析】 材料信息是指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因此,分封制的废除,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答案】 D 13【解析】  第(1)问以《过秦论》的史料来判断秦的统一的意义;第(2)问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回答,要求辩证地看待其影响。 【答案】 (1)支持态度;秦的统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前提,符合人民向往和平的愿望。 (2)积极方面: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②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消极方面:①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②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加强思想控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14【答案】 (1)政治上:确立皇帝制度;采用法家学说;废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制;将各国的贵族迁到都城。军事上:解除六国武装,将秦军派驻各地。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2)忽视人的价值和权利,扼杀人性。(3)现象:对封建帝王歌功颂德,缺乏对皇帝制度的深刻认识。看法:反映了文艺创作题材的贫乏,不利于塑造国民民主精神,不利于政治民主化进程。(言之有理即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