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开辟新航路 一、选择题 1.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题干信息“为上帝服务”结合所学可知,传播天主教是开辟新航路的动力之一。 2.在某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晚会上表演的一场历史剧中,有四位同学分别扮演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下列台词中有误的是(  ) A.我是迪亚士,我开辟了从欧洲到非洲最南端的一条航线 B.我是达·伽马,我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线继续前进,到达印度 C.我是哥伦布,我总共三次航行,开辟了到达印度的航线 D.我是麦哲伦,我的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 解析:C 哥伦布开辟的是通往美洲而非印度的新航路,故C项符合题意。 3.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 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探索新航路 D.占据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解析:C 根据“大海,在这里才开头”分析,令诗人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率先探索新航路。 4.15世纪末16世纪初所谓的“地理大发现”的真正含义是(  ) A.世界从此连成一体 B.发现了美洲大陆 C.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 D.人类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解析:C 本题意在考查对“地理大发现”这一历史概念的本质含义的理解。从选项看,A、B、D三项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和影响,而“地理大发现”是伴随新航路开辟,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的过程。 5.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认识。下列用词正确反映了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侵犯;发现;文明相遇 B.文明相遇;发现;侵犯 C.发现;侵犯;文明相遇 D.发现;文明相遇;侵犯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视新航路开辟为发现;美洲人以美洲为中心,视新航路开辟为侵犯;从全球史观看,这是两种文明的相遇。 6.(2012年宁波十校联考)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大西近海一国”指西班牙 ②“大西近海一国”指葡萄牙 ③当时的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 ④这种现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美洲白银”可知该国指西班牙,故①正确,②错误。“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反映的是价格革命,故③错误。金银大量涌入欧洲,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故④正确。 二、非选择题 7.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新史观,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第(1)问是开放性命题,答案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最佳的应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偶然”指他最初的目的是向西航行到达亚洲(印度),而且到他死,他都不认为自己发现的是一块未知的新大陆。“必然”主要指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第(2)问“发现美洲”主要体现的就是以欧洲为世界的中心;而“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则是考查了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第(3)问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全球史观、中国史和世界史相联系。 答案:(1)答案一: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二: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 答案三: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3)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