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广东广州一模文综)1879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该科技成果是(  ) A.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B.本茨研制的汽车 C.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 D.贝尔发明的电话 2.(2011年广东四校联考)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3.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来居上 C.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各国和日本的普遍确立 4.飞机,自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在当时采用的先进科技成果有(  ) ①蒸汽机的改进 ②内燃机的发明 ③炼钢技术的突破 ④石油的广泛运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5.右图所示的通讯器材,是现代人普遍使用的通讯工具。从科技的角度而言,这一通讯工具的科学基础主要源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D.世界现代通讯技术的进步 6.“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都(  )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②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③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7.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统计表格中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 000人,到1906~1907年更达到107 000人。这一现象说明(  ) A.人口调查的渐趋细化和准确 B.电力能源逐渐取代蒸汽动力 C.电力工业发展成为新兴产业 D.电业工人就业比例不断增长 8.下列关于下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该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利用 ②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③电话、电报等新的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东方国家的闭关锁国政策 C.东方各国经济、政治制度的落后 D.两次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的征服能力 10.1889年,一个高大而粗陋的钢铁架子耸立在巴黎市中心,它就是埃菲尔铁塔,虽然一度引起时人非议,但很快成为巴黎的象征和时代的象征。埃菲尔铁塔之所以成为“时代的象征”,与世界上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 A.法国大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巴黎世博会 D.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非选择题 11.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下列提示,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1)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贡献。(至少写出三位历史人物及其主要贡献,人物与贡献必须相符) (2)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至少写出三个) 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3)科技改善生活。步入近代,工业文明迅速改变着中国城市的面貌,也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请简要说明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两个) 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4)从历次科技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请回答: (1)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和新工业部门的变化。 (2)概括说明科学技术在上图A、B两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3)A、B两点对应的两个时期的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C 解析:注意关键信息“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这是因为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的缘故。电灯的明亮和清洁,导致煤气灯的销售大受影响,故出现了股票价格下降的现象。 2.D 解析:“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是第一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的,D项正确。 3.D 解析:工业革命的最基本前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19世纪中后期,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使得第二次工业革命得以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4.A 5.B 6.C 7.C 解析:19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德开始了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因此1882年中没有电力工人一栏,此后电力工人人数增加。 8.D 解析:b段所示为1900~2000年,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中后期,故②项是错误的。 9.D 解析:抓住时间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积极要求对外扩张,寻找原料产地和市场。 10.D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889年”,这一时期法国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可知答案选D项。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埃菲尔铁塔是巴黎世博会标志性建筑,巴黎世博会不是“时代的象征”,故C项也排除。 11.(1)瓦特:改良蒸汽机;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富尔顿:汽船。(人物与贡献必须相符) (2)汽车工业、石油化工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等。(其他只要是兴起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且是新兴工业都正确) (3)电灯、电话、电报、汽车等。(凡是采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且现在仍在使用的都正确) (4)答案略。(可以从科技、创新、教育等方面来回答,其他角度只要与工业革命有关,言之有理即可) 12.(1)A点对应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机器大生产(或工业资本主义发展)。B点对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能与石油的利用、新机器的创制、通讯技术的提高,重工业、石化工业、电力工业。 (2)①生产力方面: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社会关系方面: 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国际格局方面: 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第二次工业革命:东西方的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3)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被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