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练习 一、基础训练 1.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半殖民地的体现是( ) A.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2.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中法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清政府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于哪一年设立了新疆行省?( ) A.1881   B.1882   C.1883    D.1884 4.1894年北洋舰队丧失黄海海域制海权,以及后来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海海战使主力被歼 B.实力对比敌强我弱 C.战备不足,指挥失当 D.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方针 5.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 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 C.山东所受宗教侵略严重 D.山东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空前严重 6.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国民政府的上述宣言发表于哪一事件发生不久?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是下列哪个战役( )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下列与统一战线形成密切相关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八一宣言”发表 ②西安事变 ③瓦窑堡会议 ④八一三事变 ⑤红军改编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④⑤②③ 10.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实行全民族抗战 B.战争的正义性 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 D.正确的战略战术 11.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当时英国侵略特点的是( ) ① 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 赔款 ③五口通商 ④ 协定关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态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定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对此举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①纪念66前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遇难同胞②痛斥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③警示世人铭记历史.深思历史④抗议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掩盖暴行的行径( )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1902年的一天,北京的一个戏院里有一伙人在侃大山,赵仁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钱仪说:“我还参加过义和团运动呢。”孙礼说:“我当时就住在东交民巷里。”李信说:“那儿离我们的学校不远,我在京师大学堂里读的书。”根据说学知识,他们当中谁的话最有可能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 A.赵仁  B.钱仪 C.孙礼  D.李信 15.1899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 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设厂;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6.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有( ) ①邓世昌       ②曾纪泽      ③林永升      ④刘永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19世纪八九十年代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相比,内容上最显著的变化是( ) A、列强获取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B.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更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更多 D.外国获取的赔款数额更大 18.义和团运动兴起前其口号是“反青复明”;兴起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运动被镇压后,其余部又提出“扫清灭洋”的口号。这表明( ) A.农民阶级的运动也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B.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C.义和团不断变换斗争的口号,斗争目标不明确 D.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 19.抗战时期,国共两党能够合作抗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形式决定 B.阶级利益趋于一致 C.国内形式决定 D.社会主要矛盾决定 20.《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主要是指( ) A.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政治主权完全丧失 C.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的工具 D.中国的领土完全为列强所瓜分 二、能力提升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采取军事行动时需要哪些兵力,与关东军协商后参谋部本部作战提出计划. -----1931年7月 《日本陆军省解决满州问题方案大纲》 材料二 当时,守卫南满铁路沿线的日军兵力,总计不过一万零四百人,而在其周围有二十二万中国军队。情况突然紧急起来,同时,居住该地的一百万帝国居民也陷于严重的恐慌和不幸之中,我军关心这种情况,认为有必要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为这个目的,迅速开始行动,排除抵抗,解除抵抗,解除驻在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武装。 ----1931年9月24日《日本政府关于满洲事变的第一次声明》 材料三 九月十八日事件之发生,我方不外毅然出于正当防卫之行动。 ----1932年8月25日《日本外相田康哉关于满洲问题的演说》 请回答: 你认为这三则材料的内容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为什么?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哪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驳斥材料三中的日本“出于正当防卫之行动”的观点。 22.列举近代以来列强主要的侵华战争(举4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 专题练习 一、基础训练 1.A 2.A 3.D 4.D 5.D 6.A 7.D 8.B 9.B 10.A 11.C 12.D 13.D 14.C 15.B 16.C 17.A 18.D 19.D 20.C 二、能力提升 21. (1)材料一是真实的,因为它是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政府制定的“方案大纲”。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是虚假的,它们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站在侵略者立场上为自己的侵略罪行进行辩护的材料。(2)材料二说日本“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材料三说日本“出于正当防卫”。(3)材料一说明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政府制定好了发动“军事行动”侵略的“方案”和“计划”;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军队并未先进攻日军,是日军“先发制人”,“解除驻在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武装”。所以材料三中说的九一八事变发生是日本“出于正当防卫之行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22. 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原因:甲午战争——清政府腐败落后。抗日战争---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