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选择题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  ) 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井冈山具备开创根据地的良好条件 D.基本国情和当时的形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建立在国情和社会形势基础上的。B、C两项是D项的具体表现。大革命的教训是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与革命道路无关。 2.“……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 ……这个潮流,快要到中国来了。”在中国,最早迎接“这个潮流”的是(  ) A.康有为 B.陈独秀 C.鲁迅 D.李大钊 【答案】D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在中国,最早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 3.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城西北郊的杨家岭村沟口中央大礼堂举行,主席台前的石拱上书写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大幅标语。这说明(  ) ①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中共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 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排除①,另一方面③所指史实应在1949年至1956年间,与题干时间不符。 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通过比较分析这两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共同之处。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5.李大钊在其1918年发表的《庶民的胜利》中指出:“……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在这里,“潮流”指的是(  ) A.向西方学习 B.社会主义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反马克思主义运动 【答案】B 【解析】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者,结合题干的时间限制“1918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1930年初,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古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满怀激情地指出“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当时的中国革命正处于(  ) A.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B.全民族抗战时期 C.即将取得最后胜利时期 D.探索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 【答案】D 【解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于1930年,这一年属于探索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土地革命时期。 7.有一首山歌唱到:“朱毛红军到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应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朱毛红军”,“分到田”,“古田”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  【答案】C 【解析】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这一年毛泽东生活在延安。 9.有学生研究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答案】B 【解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的是洋务运动;“救亡图存,君主立宪”指的是维新运动;维新运动之后的探索应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主要主张是“民主共和,三民立宪”;“欲变社会,先变思想”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柳暗花明,以俄为师”指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 10. 2012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我们回顾并重新学习“南巡讲话”的精神应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继续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D.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B 【解析】A项是毛泽东在“文革”中的错误理论观点;C项是今天经济建设的方针;D项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而符合题干“本质”之意的应是B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获取信息辨析问题的能力。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1992年,而A、B、C三项的内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已经做出决策。 12.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解放军官兵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奋力抗震救灾,温家宝总理亲临一线视察指挥。这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哪个方面的内容(  )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 【答案】(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任务:反帝反封建。性质:民主革命。 (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问题: (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 (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短期内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经济规律;超越国情。 (3)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本题以建国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进行命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把握,题目难度不大,但对教材的熟练程度是解答的关键。第(1)问“道路”的归纳应把当时新中国的探索与建设结合起来分析,明确其是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与中国国情结合的产物,而“建设成就”主要应该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概括;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也是依据教材进行概括。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