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选择题 1.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后见报纸上登载消息“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他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3.毛泽东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上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敌,并不为迟。”这是为了 (  ) A.贯彻“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 B.统一部署百团大战 C.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组织实施战略反攻 4.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右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 (  )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5.《建国大业》中,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调侃由立平饰演的林彪,“林彪啊,你吃了蒋介石一百多万的军队,怎么还这么瘦啊!”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是称赞林彪参加了三大战役中的所有战役,并消灭敌人一百多万 B.是称赞林彪自参加革命以来一共歼灭敌人一百多万 C.是称赞林彪在辽沈、平津战役中指挥有方,歼敌很多 D.是警告林彪不要叛国投敌 6.1948年秋,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心地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下图)。据其行程路线判断,他支援了 (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7.右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 它的寓意是 (  )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D.南京光复,抗日战争胜利 8.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  )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已在辽沈地区率先打响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二、非选择题 9.某课题研究小组在对民族复兴问题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地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戴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励,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出了新生中国的雏形。”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毛泽东当时引起美国《生活》杂志高度重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列举两个具体史实)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概括出毛泽东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提到的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 答案 1.B 2.A 3.C 4.B 5.C 6.C 7.B 8.D  9.(1)红军长征胜利完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理论: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实践: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3)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第(1)问从“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可以分析出答案。第(2)问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毛泽东的贡献来回答。第(3)问要求回答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