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七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5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0·唐山模拟)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的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  )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要求全世界采取美国的制度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解析 二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异常强大,美国领导集团试图凭借其强大的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杜鲁门的话反映了这一点。 答案 D 2.(2009·镇江调研)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到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 A.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在国会上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 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解析 材料中指出,二战结束后初期这个“演讲”,会导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据此可判断该演讲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C两项都是在A项的影响下发生的,朝鲜战争则直接导致了中美之间关系的紧张。 答案 A 3.(2009·南京模拟)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中说:“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这个问题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 (  ) A.英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乔治·凯南的电报体现了“冷战”政策,文中的“政治力量”自然是指苏联。 答案 B 4.(2010·沈阳模拟)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  )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  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组织的地位。 答案 B 5.在美苏的“冷战”中,可喻之为苏联的马歇尔计划的行动是 (  ) 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组织“华约” D.杜鲁门主义 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从经济上加强对西欧的援助以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所以与马歇尔计划相类似的应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答案 B 6.(2010·济宁模拟)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无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的这个政策通常被称为 (  )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罗斯福新政 D.尼克松宣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从材料中“杜鲁门”及其讲话含义可知,这是“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向世人表明了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充当世界警察,这与材料所述是吻合的。 答案 B 7.中国漫画家黄远林曾创作了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 (如右图),请问漫画指的历史事件是 (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登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图片中美国对西欧经济援助的信息及二者的身份比喻可知,是借援助西欧达到控制西欧目的的马歇尔计划。 答案 C 8.(2009·广州模拟)二战后,首先成为“冷战”焦点的地区是 (  ) A.拉丁美洲 B.东欧 C.亚洲 D.西欧 答案 B 9.(2009·枣庄模拟)人民日报载:北约日前宣布,部分成员国及其伙伴关系国将于2009年5月6日到6月1日在格鲁吉亚举行两个系列的军事演习。消息传出,立刻引起俄罗斯方面强烈反应。请问,北约成立于哪一年 (  ) A.1955年 B.1945年 C.1949年 D.1991年 答案 C 10.(2008·全国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 (  ) A.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 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在 D.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 解析 朝鲜半岛在内战后一直处于分裂状态,韩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在20世纪90年代。 答案 D 11.二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编者注: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核武器的产生利于世界和平 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打破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D.美苏核竞赛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答案 C 12.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对抗并未真正爆发大战,其主要原因是 (  ) A.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B.双方合作多于对抗 C.各国反战运动高涨 D.霸权主义受到遏制 解析 本题考查“冷战”对峙未爆发世界性战争的原因和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分析问题的能力。之所以未发生大战主要是两国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且不愿看到二战的历史重演。C项不是主要原因。B、D两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词 材料二 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希特勒干他发动战争的勾当,是从散布种 族理论开始的,说什么只有讲德语的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民族。丘吉尔先生干他发动战争的勾当,也是从散布种族理论开始。他硬说只有讲英语的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民族,负有决定世界命运的使命……英国的种族理论使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得出这样的结论:讲英语的民族是唯一的优秀的民族,应当统治世界上的其他民族。 ——斯大林《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和 〈真理报〉记者的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丘吉尔的主要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对富尔顿演说的主要反应。(4分) (3)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与史实不符的现象。(6分) (4)由材料一、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6分) 答案 (1)中欧和东欧各国均被苏联的高压所控制。 (2)认为丘吉尔等同于希特勒,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 (3)材料一过分夸大苏联对中欧和东欧各国的控制,忽视它们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材料二过分夸大丘吉尔演说的危害,因为丘吉尔的演说没有直接引发侵略战争。 (4)每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都服从于各国自身利益;过分夸大一些国际言论会引起国际动荡和国际关系恶化。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柏林墙的倒塌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 图中反映的是20世纪末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1)结合所学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12分) (2)“柏林墙的倒塌”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8分) 解析 第(1)题注意从欧洲的“冷战”和亚洲的“热战”两个角度回答;第(2)题先提取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然后回答问题即可。 答案 (1)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西德与东德;杜鲁门主义与苏联争霸策略。 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2)德国趋于统一;东欧发生剧变;东西方对峙(或“冷战”、两极格局等)趋于瓦解。 第16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0·天水模拟)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  ) A.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 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 解析 “一笑泯恩仇”指的是法德两国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答案 C 2.(2009·长沙模拟)2009年3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降下了“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主要指 (  ) A.谋求政治上独立和欧洲联合 B.拒绝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C.赞同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D.谋求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戴高乐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因此选A。 答案 A 3.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次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境联系起来的是(  )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20世纪60年代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以英、法等国为代表的西欧恰恰是其中一极,而其中信息也表明法国国力的增强,所以选B项。 答案 B 4.(2010·济南模拟)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 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最准确的表述的是(  ) A.西欧、日本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B.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加剧 C.日本、西欧、美国开始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D.日本、西欧、美国经济三足鼎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材料体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国之间的经济斗争,说明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 答案 D 5.(2009·安徽文综,20)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  )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解析 根据“1961”可知当时的军事集团主要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两者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因此其相互关系是对峙的,阵营鲜明。 答案 D 6.(2010·哈尔滨模拟)《联合国的发展与改革》指出:“一大批过去被人瞧不起的中小国家现在终于在联合国内团结起来,向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起了挑战,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这一局面能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第三世界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中的力量对比 C.苏联解体及美国的衰落 D.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 “一大批过去被人瞧不起的中小国家现在终于在联合国内团结起来”,这说明正是第三世界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中的力量对比。 答案 B 7.(2010·九江模拟)关于下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个) 40年代末 50年代末 60年代末 70年代末 80年代末  亚洲 15 23 29 36 37  非洲 4 10 42 50 51  拉美 20 20 24 29 33  A.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迅速增加 B.第三世界的力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遏制政策 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日益增多 解析 图中数据表面上反映出二战后亚非拉独立国家数量越来越多,实际上说明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答案 B 8.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 A.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果关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解析 国旗的变化反映了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的结束,推动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 A 9.(2010·安阳联考)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 解析 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暂时的低潮。 答案 A 10.(2009·广东文基,35)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解析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当前政治格局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多极化趋势,任何一大国,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A、B、C三项明显错误,排除。 答案 D 11.“9·11”事件后,美国布什政府将“9·11”恐怖袭击归结为是伊斯兰激进分子对美国代表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仇恨;继阿富汗战争后,美国绕过联合国又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企图将伊拉克改造成“民主样板”,向中东其他国家推广。这说明(  ) A.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B.“美式民主”可以有效化解伊斯兰激进分子的仇美情绪 C.霸权主义仍然是世界和平最主要的威胁 D.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题干主要叙述美国不顾联合国和国际舆论而发动战争,并且推广美式“民主”,只能说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威胁了世界和平。A、B、D三项在材料中都不能体现。 答案 C 12.(2010·济宁模拟)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意在表达 (  )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解析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的地位受到了来自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强有力的冲击。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经济计划一览表 时间 战略计划 评价  1955年 《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  1957年 《新长期经济计划》 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神武景气”  1960年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  材料二 2004年联合国大会期间,日本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积极要求改革联合国安理会,增加安理会席位,明确提出日本要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此,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阐述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理由与愿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你还能答出其他哪些因素?(7分) (2)材料二体现了日本当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联系所学内容回答其原因。(6分) (3)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人民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其中的原由是什么?请简要阐述。(7分) 答案 (1)制定了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日本的社会改革,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的机遇,日本政府加强投资和重视教育,引进先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等。 (2)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原因是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日本没有认真反省二战罪行,近年来右翼势力猖獗,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这样一个不能正视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问题的国家,是不能胜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 漫画 还是让我回到 “冷战” 中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表现有哪些?(10分) (2)材料二漫画中的人物为什么希望回到“冷战”中去?(10分) 答案 (1)走向联合的欧洲、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通过不结盟运动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地区冲突、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