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2.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垄作法 B.套作制 C.稻麦二熟制 D.一年三熟制 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4.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5.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6.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7.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8.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状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9.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大体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10.“价格革命”给l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 ③封建主势力加强 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 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数量(艘)  国家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1701---1800(年)  葡萄牙 705 371 196  荷兰 65 1 770 2 950  英格兰  811 1 865  欧洲合计 770 3 161 6 661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 12.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珍妮纺纱机 早期机车 早期汽车 A.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卡尔·本茨 B.人工动力 蒸汽动力 燃油动力 C.18世纪60年代 l9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 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3.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14.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B. l9世纪前期 C. 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1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16.下列对右图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 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欧美四国在世界工业总量中的比重 17.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 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18.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19.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贻来牟机器磨坊 20.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是 A.“自强之术,在于练兵” B.“十万之豪富,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牛之乐” 21.《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人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22.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A B C D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 彼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 内容 统一政令,以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23.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人员的内迁 B.军工企业的激增 C.民营工业的发展 D.战时需求的刺激 24.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25.右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 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创建于1932年的天津某企业商标) 26.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 27.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8.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29.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 ”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0.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31.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l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工业  年 份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一年 26.6 33.1 41.3  第二年 27.2 34.3 38.5  第三年 28.8 36.7 34.5  32.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l981年 33.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34.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派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35.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36.1932年7月8日,刘长春从上海出发。在长达二十多天的航程后,刘长春到达洛杉矶受到当地华侨热烈欢迎,当时传播这一消息可运用的媒介有 ①电话 ②电视 ③网络 ④电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7.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38.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一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39.1945年4月14日《新华日报》为罗斯福逝世发表评论:“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高度评价罗斯福,主要是因为他 A.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 B.使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 C.不囿于陈规,勇于改革 D.所实施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影响了中国 40.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4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42.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43.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4.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45.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46.近年来大量出现右图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7.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48.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数据来源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 2000,中国的奋斗》)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问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9.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 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50.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二、非选择题:(51题26分;52题24分,共50分) 51.(26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对当时的大英帝国是这样描述的: 实质上,世界的1/5是我们的自愿的进贡者:北美和俄罗斯大平原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森林;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则逐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印度则把咖啡、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果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材料三 美国克林顿政府的一位官员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有个美国人向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亚克购买了l辆勒曼兹车,他在无意间促成了一系列国际交易:在他付给通用汽车公司的1万美元中,有近3000美元付给了韩国,作为例行劳动和装配工作的报酬;1850美元付给日本,用于购买先进的部件(发动机、驱动桥和电子设备);700美元付给前联邦德国,作为车的款式与设计工程的费用;400美元付给台湾、新加坡和日本,用以购买小零件;250美元付给英国,作为广告及营销服务的费用…… 材料四: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世界贸易)增长了将近100倍,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所讲的,“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也曾经指出:“如果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可以阻止的,那么他必须告诉大家,他有没有设想过阻止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后果。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 请回答: (1)概括说明图A、B两点所对应的两次技术革命分别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4分)并引起工业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19世纪的世界贸易与现代社会的世界贸易有什么不同?(8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出l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12分) 52.(24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所谓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商品经济……可见,典型的全社会范围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 ——《反“和平演变”战略与策略》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l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上述两则材料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 (2)请结合世界现代史上的有关史实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观点。(10分) (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10分)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A A D A A D B C D C A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B B B D C D A D A D A C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B D A D A D B C A D B D D D B  46 47 48 49 50            C B B A C             51.(1)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 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为主取代轻纺工业为主,占据主导地位。(2分) (2)19世纪世界贸易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残酷的掠夺和剥削,即建立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之上;(2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经济联系的加强是靠发达国家倾销商品来实现的。(2分)而现代世界贸易的特点在于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加深;(2分)世界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世界贸易把各国的经济有机的联系起来。(2分) (3)①二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和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分工的空前扩大;(2分)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也使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逐步确立起来;(4分)③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成立;两极格局的瓦解;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6分,每点2分,答三点即可) 52. (1)材料一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1分)材料二认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分) (2)美国罗斯福新政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解决经济危机,即计划,取得很大的成效,二战后被西方国家广泛采用。(5分)而苏联则采用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并取得成功。因而,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5分) (3)①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②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③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④1997年,中共十五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⑤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10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