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作业32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选择题 1.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甲、乙的特征分别属于(  )。 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C.种群;一条鲤鱼 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2.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 年龄期 个体数   甲 乙 丙  幼年期 600 400 200  成年期 400 400 400  老年期 200 400 600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3.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4.如图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曲线表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物种无关 B.CD段种群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有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C.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D.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时期的水平 5.下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推测其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 B.其年龄组成较接近稳定型 C.该区的人口迅速膨胀 D.该区的未成年人口比重较高 6.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关于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的“J”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 B.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C.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 D.K值是固定的 7.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8.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试管号 Ⅰ Ⅱ Ⅲ Ⅳ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9.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K表示种群的最大值,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曲线上的点 种群大小 (K-N)/K 种群的增长量  S1 20 0.90 18  S2 50 0.75 38  S3 100 0.50 50  S4 150 0.25 38  S5 180 0.10 18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该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应为200  10.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右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 11.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右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12.(双选)下图是某地区广东松的种群年龄组成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  A.总能量增加 B.种群密度下降 C.环境阻力不变 D.营养级能量降低 13.(双选)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下图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下图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对害虫的防治应在C点之后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可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14.(双选)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图 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渔业捕捞后应控制剩余量在B点 C.杀死一半的老鼠,灭鼠效果最好 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 15.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个体具有出生、性别、年龄等特征,同一自然区域内的同种个体组合在一起,称为一个种群。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有的一些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等。 2.A 解析:甲种群幼年个体多于老年个体,故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乙种群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故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丙种群老年个体比幼年个体少,故丙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3.D 解析:首先注意纵坐标是种群的增长速率,而不是种群数量,在增长速率为最大时,数量为K/2(K为种群最大值),因此K值=200×2=400(只)。 4.D 解析:种群数量的变化与气候、天敌等因素有关。CD段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上升。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会因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产物积累而出现负增长。 5.B 解析:据题图可知随时间推移,出生率略呈上升趋势,而死亡率下降,所以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未成年人口比重高,人口会增加。 6.D 解析:“J”型增长与“S”型增长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S”型增长有K值,而“J”型增长无K值。 7.D 解析:培养用具与培养液都需灭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培养酵母菌不必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8.B 解析:A项中,4个试管中最初环境适宜,所以都经历了“J”型增长;B项中,最初的条件不同,达到K值不会同时,如Ⅰ与Ⅲ相比,Ⅰ起始酵母菌数多,先于Ⅲ达到K值;C项中,培养液体积Ⅱ和Ⅲ不同,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应大于试管Ⅱ;D项中,Ⅳ中起始酵母菌数大于Ⅱ,所以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9.A 解析:由图表知,种群数量越来越多,种群增长量最大时为50,此时对应种群数量为K/2,曲线上的点是S3。故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3点之后。 10.C 解析:大多数试题都从种群的增长曲线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的创新点在于从λ值入手,突破思维定式。0~a年,λ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b年,λ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c年,λ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λ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种群不呈“S”型增长。c~d年,λ值等于2,种群数量增加,呈“J”型增长。 11.C 解析:题图反映b组培养温度最适宜,种群数量的下降可能是营养物质的消耗。 12.BD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其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所以种群密度将会下降,环境阻力将会变小,所含能量也会降低。 13.AD 解析:对害虫的防治应在害虫个体数较少的B点以前进行,故C错。环境的最大容纳量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故D正确。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数量的一半时,增长速率最快,但是种群所需要的资源(食物、空间等)是有限的,随着资源的枯竭,环境阻力将随着种群的增长而增加,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直到停止增长,故B错。当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时,此时增长速率为0。 14.CD 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杀死一半的老鼠时,生存个体可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效果适得其反;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天敌等因素的影响,种内个体不发生竞争关系。 二、非选择题 15.答案:(1)N=Mn/m (2)144 高 (3)8/9(或32/36) (4)2.5∶1 解析:(1)由关系式N(总数)/M(第一次捕捉到的标记数)=n(第二次捕捉数)/m(第二次捕捉到的标记数),即可得出N=Mn/m。(2)根据公式N=Mn/m,计算出2 hm2的种群总数为288只,种群平均密度是144只/hm2。由于第一次捕捉到的个体被标记后,第二次很难捕捉到,导致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在公式N=Mn/m中由于分母m的值减少,使得N值比实际情况偏高。(3)♀/♂的性别比例为(14+18)/(18+18)=8∶9。(4)100 m2中田鼠的数量为1.44只,洞口数/田鼠=3.6/1.44≈2.5∶1。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