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分 种群和群落 第1课时: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动 1.(09安徽卷)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D.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2.(09广东卷)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年份(年)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1945 1950  数量(百只) 130[高考资源网] 200 398 990 1350 1290 1190  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A.1925年~1930年 B.1930年~1935年 C.1940年~1945年 D.1945年~1950年 3.(08海南卷)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第3题  第4题图  第五题图  4.(09山东卷)上中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5.(08上海卷)上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6.(08江苏卷)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编号 生态系统 采收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①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 000 m3 2 1 000 m3  ② 淡水湖泊 鲫鱼 10 000 kg 35 3 600 kg  ③ 山地 甘草 1 000 kg 20 300 kg  ④ 滩涂 沙蚕 10 000 kg 30 500 kg  A.① B.② C.③ D.④ 7.(08南通卷)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8.(09泰州卷)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B.一个种群中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是完全相同的 C.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D.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然可能发生改变 9.(多选·09淮安卷)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10.(多选·09泰州卷)右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 11.(多选·09无锡卷)右图所示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B.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题号[高考资源网KS5U.CO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2.(09江苏卷)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 ⑵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高度(cm) H≤10 10<h≤30 30<h≤lOO 100<h≤300 H>300  数量(株) 120 62 32 16 6  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  ⑶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 ⑷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 关系。 参考答案:12.⑴迁地保护(易地保护) ⑵样方法 见下图 ⑶增长型 ⑷捕食和互利共生(捕食和种间互助)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