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原创】2013届二轮复习测试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1·河南开封一模)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下降时引起口渴 B.健康人在冬季时机体产热多于散热 C.血浆中的缓冲液可以维持其pH相对稳定 D.病毒进入机体后,免疫细胞识别病毒依靠的是细胞产生的抗体 答案 C 解析 血浆渗透压上升时引起口渴;健康人无论冬季还是夏季,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免疫细胞识别病毒依靠的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2.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时期,与青春期生长发育关系不大的激素是(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答案 B 解析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生长发育;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而胰岛素是任何时期调节血糖的激素之一。 3.下图是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的形成与②有关,与①无关 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1次偏转 C.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相接触形成突触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引起该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答案 D 解析 突触小泡(④)的形成与高尔基体(②)和线粒体(①)均有关;剌激A点,电流计将出现2次不同方向的偏转;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和下一个神经元细胞的树突或细胞体构成突触。 4.(2012·宣武质检)以下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神经元细胞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有离子进出 B.要想验证促性腺激素对鸟类繁殖活动的影响,需要用去除性腺的鸟做实验动物 C.根向地生长与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两者的作用是互相拮抗的 答案 B 解析 性腺是促性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去除性腺就无法验证。 5.体液免疫反应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表现在(  ) ①作用的机理和方式 ②分布位置 ③作用的结果 ④化学性质 ⑤所产生的细胞 ⑥作用对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答案 C 解析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都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化学本质都是球蛋白,它们的作用机理和方式也相同,都是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引起免疫反应。它们的区别在于分布位置、作用对象和作用结果不同。 6.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④或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①→②→④或②→①→③→⑤ 答案 A 解析 人体内环境水盐平衡的调节既受神经调节又受激素调节,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协调下,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平衡得以维持;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其兴奋时,一方面按①→②→④途径完成神经调节,另一方面按①→③→⑤完成激素调节。 7.(2011·汕头调研)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答案 C 解析 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8.(2011·江苏苏北四市联考一)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答案 A 解析 甲丙丁区域是静息电位,乙区域是动作电位,发生K+外流。 9.有关体内稳态维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B.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碳酸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值无明显变化 C.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 答案 A 解析 失水过多,要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碳酸。 10.感染过天花病毒的人康复后再次接触天花病毒不再发病,原因是(  ) A.病毒的毒性变低 B.体内保存有大量天花病毒抗体 C.体内存留有少量记忆细胞 D.再次入侵的天花病毒失去了抗原性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二次免疫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体内存留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出大量效应细胞,将抗原消灭。机体虽然在初次免疫时产生有中和天花病毒的抗体,但这些抗体在人体内的保存时间是有限的,一般不能在体内维持终生。 11.(2011·山东威海一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泌尿、呼吸、消化、循环等生理系统参与了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答案 B 解析 外界环境的变化超过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人体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 12.(2011·江苏百校联考一)下列是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有关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神经元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液 B.内环境中CO2可参与机体的体液调节 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降低 D.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有关 答案 C 解析 内环境中CO2可刺激呼吸中枢,参与机体的体液调节。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增多。 13.(2011·山东烟台一模)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过程③表示将抗原传递给④ B.细胞②④⑦能够直接识别抗原 C.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是细胞⑦的特征之一 D.④不能分泌抗体 答案 B 解析 ⑦是浆细胞(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②是T细胞,④是B细胞,都能够直接识别抗原。 14.(2011·江西九江调研)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A.效应B细胞(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B.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病原体失去寄生基础,进而被吞噬、消灭 D.病毒侵入人体后,只进行细胞免疫 答案 C 解析 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引起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病原体失去寄生基础,进而被吞噬、消灭。 15.(2012·哈尔滨一模)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三种 B.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识别、加工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以有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参与 答案 D 解析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免疫反应,但不发生过敏反应。 16.假设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都和一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七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f>a=b=d=e>g>c B.a=f>d=e>b=g>C C.c>a=f>d=e>b=g D.c>f=d>a=b>e=g 答案 A 解析 第一个图没有感光部位,因此生长素浓度a=b;第二个图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形态学下端,但生长素只能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所以c没有生长素;第三个图中有感光部位,但尖端被云母片隔断,不能进行横向运输,所以生长素浓度d=e;第四个图有感光部位,生长素横向运输,f>g。 17.下表是某人感染SARS病毒后两周内体温和体内抗体的变化情况(体温单位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日期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体温 37 37 36.3 36.8 36.5 37 37.5  抗体水平变化 无 无 无 无 无 低 低  A.该病毒使人体产热增多和散热不畅,此过程中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B.病毒的衣壳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等功能,而核酸控制着病毒的一切性状 C.当人体被病毒侵入后会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传播 D.此人感染了SARS病毒却能很快痊愈,那么体内产生的抗体一定能免除再次被感染 答案 D 解析 据表可知在感染SARS后体温升高,这是由于该病毒能使人体产热增多和散热不畅,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病毒的衣壳决定着病毒的抗原特异性,核酸控制着病毒的一切性状;在机体被病毒感染时,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消灭;由于一段时间后抗体水平在体内降到很低直至消失,未必能免除再次被感染。 18.(2012·保定摸底)如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茎和根对生长素的反应曲线的走势相同,都具有两重性,A、B项曲线不能表示出根、茎对生长素的反应趋势;D项曲线表示生长素对其中一种器官没有抑制作用;只有C项曲线既能够表示出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又能够表示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9.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CK:细胞分裂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IAA:生长素。 A.种子发育期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种子发育中GA和IAA的作用是,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 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D.种子萌发开始时,GA有解除种子休眠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信息知,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从而不利于种子的萌发,而是促进种子的休眠。 20.(2011·三亚调研)下列人体各种生理现象中,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项是(  ) 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变化 B.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C.下丘脑、垂体和各内分泌腺间的联系 D.红细胞以协助扩散的方式来吸收血糖 答案 D 解析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完成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与受体结合调节靶细胞或靶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糖通过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红细胞,没有涉及信息交流。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0分)(2011·浙江台州期末)下图1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1可以看出,伸肌可以作为反射弧的________结构,结构D的名称是________。 (2)图2中N的名称是________,X、Y、Z合称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如果想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图1结构一个。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观察部位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电 刺激Ⅰ与Ⅱ A与C的电位变化,E的收缩情况 ①______________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  分别用电 刺激Ⅰ与E  ②______________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  分别用电 刺激Ⅰ与E  ③______________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  答案 (1)感受器 效应器(2)突触小泡 突触(3)①刺激Ⅰ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Ⅱ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 ②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 ③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不收缩 解析 (1)从图1看出,伸肌与传入神经相连,是感受器。结构D是效应嚣。(2)图2是突触,N是突触小泡。(3)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刺激Ⅰ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Ⅱ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刺激Ⅰ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也不收缩。 22.(11分)(2012·南京调研)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_____________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________作用。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和体内________的结果。 (4)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状态时,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负)反馈 (2)b 协同 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立毛肌 (3)外界环境因素 细胞代谢活动 (4)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解析 图中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对①③的调节是负反馈调节。在寒冷环境中,②的分泌量增加,同时肾上腺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协同作用。在寒冷条件下,寒冷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后,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立毛肌,使立毛肌收缩。当人在紧张、悲伤时,神经系统分泌的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使免疫功能下降,所以易受病毒感染。 23.(2012·广东珠海一模)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小鼠,小鼠丧失全部特异性免疫功能,只有输入淋巴细胞后小鼠才能恢复免疫功能。现对切除了胸腺并经大剂量X射线照射处理后的小鼠做如下处理,请分析回答问题。 (1)输入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结果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但不能产生抗体,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入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结果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没有恢复,但产生________的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同时输入来自骨髓和胸腺的淋巴细胞,结果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全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体液免疫功能的实现需要________的共同参与。 (2)在小鼠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作用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胸腺中的淋巴细胞是T细胞(T细胞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 抗体 T细胞和B细胞 (2)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 解析 细胞免疫主要依赖于T淋巴细胞,输入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结果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但不能产生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来自B淋巴细胞的分化)。说明胸腺中的淋巴细胞是T细胞。输入来自骨髓的B淋巴细胞,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没有恢复,只产生部分抗体,同时输入来自骨髓和胸腺的淋巴细胞,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全部恢复,说明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和B细胞共同作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细胞免疫需要吞噬细胞处理抗原、T细胞的增殖分化,体液免疫需要吞噬细胞处理抗原、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和呈递抗原、B细胞增殖分化。 24.(2011·江苏)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的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________种培养基。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_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1)促进生根 抑制生根 (2)不能 4 (3)①抑制 ②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解析 图1结果显示激素类似物甲对月季生根有促进作用,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生根有抑制作用。图示没有0.5μmol/L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作用结果,所以不能判断这个浓度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作用。若要探究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生根的复合影响情况,应设置空白对照培养基,只含0.5 μmol/L激素类似物乙的培养基,只含3/μmol/L激素类似物甲的培养基,3μmol/L激素类似物甲+0.5μmol/L激素类似物乙的混合培养基四种培养基。图2显示X浓度下月季侧芽生长低于空白对照。说明这个浓度高于Z也高于Y,这个浓度下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