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原创】2013届二轮复习测试题--生物的变异和进化1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2.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人类的红绿色盲 ⑤玉米的高茎皱形叶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3.2011年初有媒体报道,“超级病菌”NDM-1有蔓延全球的趋势,科学家表示,“超级病菌”实际上是一种抗药基因,学名为“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简称NDM-1)。NDM-1基因具有强大的抗药性,能够分解绝大多数抗生素。由于该基因还可能潜入其他种类的细菌并互相传递蔓延,因此被称为“超级病菌”。NDM-1产生的根本原因及该基因潜入其他种类的细菌并互相传递的过程实质是(  ) A.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 4.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5.(2012·南京模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 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 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 6.(2011·阜阳模拟)以下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不可能是X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X显性遗传病 C.患乙病的男性一般多于女性 D.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7.(2011·岳阳月考)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的切片或血涂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 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 B.21三体综合征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8.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育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交育种 B.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1∶1 C.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D.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9.(2012·沈阳模拟)下村修196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的时候从一种水母身上分离出绿色荧光蛋白(GFP)。当时知道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它会发出绿色荧光。科学家1992年克隆出了GFP基因,随后马丁·沙尔菲成功地让GFP基因在大肠杆菌和线虫中表达。之后,会发光的鼠、猪、猫、兔、蝌蚪、鱼等也相继问世。如图是转基因绿色荧光鼠的培育过程,有关转基因绿色荧光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体内DNA复制相比,PCR技术复制GFP基因也需加入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B.过程①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须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GFP基因和标记基因 C.过程④选择代孕母鼠的条件是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个体 D.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 10.有关物种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B.野生物种灭绝后会使本物种的基因的多样性降低 C.一个区域的物种数量增加一定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二、双项选择题(共2个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1.(2011·惠州质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A.黄色  黄色、绿色   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无子蕃茄 二、多项选择题 12.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亲代的突变基因不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 C.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 D.突变基因一定有结构上的改变 二、非选择题(共2个大题,共40分) 13.(22分)去冬今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等地的严重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故具有抗旱性状的农作物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多数抗旱性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在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找不到与抗旱有关代谢产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基因转录链上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 r:…… ATAAGCATGACATTA…… R:…… ATAAGCAAGACATTA…… ①请写出R基因转录成的RNA链上的核苷酸序列:…__________…,这一片段编码的肽链中对应的氨基酸数目是__________个。 ②已知旱敏型rr植株的某一细胞基因型变成了Rr,则此变化是基因中__________所导致的;若该细胞是一卵原细胞,则其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R的几率是__________。 (3)为培育能稳定遗传、具抗旱性和多颗粒产量的农作物,科研人员按以下两种流程图进行育种。(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是显性,两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A.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 →F1 F2人工选择(汰劣留良) F3→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 B.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F1→F1花药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干植株→F1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①杂交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__。 ②A流程图中的“筛选和自交”环节从F2代开始,这是因为F2才出现符合要求的__________,具体操作是将F2代的种子种植在__________环境中,经多年筛选才能获得理想品种。 ③B流程与A流程相比,B流程育种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花粉细胞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细胞内有__________。 14.(18分)(2010·天津高考)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  (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______。 (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解析】 基因重组只产生了新的基因型,并没有产生新的基因;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引起性状的改变,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性状的改变。 【答案】 D 2.【解析】 果蝇的白眼、人类的红绿色盲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来源于基因突变;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玉米的高茎皱形叶都来源于基因重组;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则来源于染色体变异。 【答案】 C 3.【解析】 NDM-1基因的产生属于基因突变。此基因潜入其他细菌内,是此基因和细菌基因的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 A 4.【解析】 染色体组是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若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则为多倍体。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答案】 D 5.【解析】 由图示知:非同源染色体间因片段交换而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片段交换后出现了新的融合基因。由题意可知,通过诱导分化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故“诱导分化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未改变癌细胞DNA的分子结构。 【答案】 C 6.【解析】 由系谱图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2号无甲病致病基因,所以其后代不可能患甲病。 【答案】 A 7.【解析】 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形态异常,呈现镰刀状,也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到;苯丙酮尿症携带者不表现出症状,且属于基因突变形成的单基因遗传病,所以利用组织切片难以发现。 【答案】 A 8.【解析】 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技术称为杂交育种,过程⑤⑥为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方法相比,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过程④为基因工程育种,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而运载体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用到的运输工具。 【答案】 D 9.【解析】 PCR技术不需要解旋酶,通过加热使DNA解旋,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受精卵内生命活动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答案】 A 10.【解析】  A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生物的进化,生殖隔离的出现才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B正确,野生物种的灭绝即该物种的野生种群基因库消失,故野生物种灭绝后会使本物种的基因的多样性降低;C错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物种多样性是抵抗力稳定性的基础,但并非物种数量增加一定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D错误,新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不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答案】 B 11.【解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中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属基因突变,C属染色体变异。A中绿色的出现属基因重组,不属于突变。D是生长素的作用,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 A 12.【解析】 子代中的隐性突变不会改变性状。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会诱发基因突变,但由于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在没有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诱导下,也会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 BC 13.【解析】 (1)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以细胞有了分化,虽然有相同的基因,但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所以其代谢产物会有差异。(2)翻译的模板RNA链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来的,其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形成的一个密码子对应一个氨基酸。所以,由15对脱氧核苷酸片段编码的基因可以控制合成5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等位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3)题中A过程为杂交育种,B过程为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杂交育种时,F2才出现符合要求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因此“筛选和自交”环节从F2代开始;花粉细胞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可以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表现出全能性。 【答案】 (1)基因选择性表达 (2)①UAUUCGUUCUGUAAU 5 ②碱基对的替换 1/2 (3)①基因重组 ②基因型和表现型 干旱(缺水) ③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全部遗传信息 14.【解析】 此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应用,具体分析如下: (1)野生敏感型基因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了抗性基因。 (2)由题意知: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则RR基因型频率=95%,故R的基因频率=95%+×4%=97%。 (3)1967年中期停用杀虫剂后,RR基因型频率减少,SS基因型频率增加,说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 【答案】 (1)基因突变 (2)97% (3)不再使用杀虫剂 低 (4)SS 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