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二轮生物专题定时训练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右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a、b、c、d、e分别表示物质运输的途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③中产生的热量是维持体温的主要来源之一 B.若①中胰岛素含量上升,则通过a途径的葡萄糖大于通过b途径的 C.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D.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 解析 体内的热量是细胞呼吸产生的,来源于③中。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 胰岛素含量上升,则通过a途径的葡萄糖大于通过b途径的。①②④都是内环境的组成 成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CO2来源于细胞呼吸,其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 答案 D 2.比利时、法国科学家最近在实验中将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并成功移植 到了实验鼠大脑中,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对神经性疾病的研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S区受损,患者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 B.当人从寒冷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大脑皮层内侧面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C.胚胎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不同的蛋白质 D.一切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都是反射弧 解析 S区不位于中央前回,而是位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之前。体温调节中枢并不 位于大脑皮层内侧面,而是位于下丘脑。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不是反射弧,反 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生物体细胞都是经过受精卵的有丝分裂产生的,含有相同的遗 传物质,只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才产生了不同的蛋白质。 答案 C 3.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① D.④―→③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 也就是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答案 B 4.为研究不同室温条件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的实验测量。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能保证酶催化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B.在50~90 min,皮肤温度下降的原因是室温降低,皮肤血流量减小 C.第90 min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皮肤不再散热 D.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 从坐标曲线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能保持相对稳定,而皮肤温度明显变化。当室 温降低时(50~100 min),皮肤内血流量减小,所以皮肤温度降低,通过皮肤散热减少。 但是,由于皮肤温度仍高于外界室温,所以皮肤仍散热,C错误。 答案 C 5.(创新预测)最新一期西班牙《趣味》月刊载文称,英国伦敦大学研究人员弄清楚了为 什么热可以有效镇痛:当温度达到40 ℃时,人体细胞内部接收器就“燃烧”起来,切断 了让身体感到疼痛的化学介质的道路。这里“让身体感到疼痛的化学介质”是人体体温 调节中的 (  )。 A.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素 C.胰岛素 D.神经递质 解析 痛觉的产生需要经过反射弧来完成。兴奋通过反射弧时必然要经过突触,经过突 触就要由神经递质来完成。 答案 D 6.(创新预测)如图甲所示,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1~2 cm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粗大神经纤维电位变化的是 (  )。  解析 当在图中刺激点给予电刺激时,首先B点先兴奋,电位变为负电位,而A点此时 为正电位,所以电流表指针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导到A点时,B点已恢复到静息状态, 此时电流表指针又向左偏转。 答案 A 7.(创新预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不会涉及的是 (  )。 A.Na+和K+的运输 B.胞吐 C.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受体的分解 解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有电信号就有钠 离子和钾离子的运输,神经递质的分泌属于胞吐,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就是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突触后膜的受体与神经递质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如果受体分 解则兴奋将不能传递下去。 答案 D 8.(创新预测)右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种调节的特点是有较强的准确性和局限性 B.如果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则分泌物是胰岛素 C.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 D.如果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下丘脑 解析 由图示可知,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调节物质)必须经过血液循环送至靶细胞发 挥作用,所以该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作用迅速、准确,但作用局限在一定的 范围,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但反应速度较慢;不同激素的靶细胞往往不同,如胰 岛素的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等全身组织细胞,而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激素应是垂体分泌 的促甲状腺激素。 答案 C 9.(创新预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米歇尔教授指出:“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于某一特定的膜蛋白缺陷引起的,现在市场上销售的80%的药物都是针对膜蛋白,通过与膜蛋白结合而起作用,只不过有的药物是活化膜蛋白,而有的是使膜蛋白失活。”以下可能属于膜蛋白失活实例的是 (  )。 A.淋巴T细胞分泌物能够促进靶细胞的自溶裂解 B.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生产的“生物导弹”能有效杀伤癌细胞 C.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脏使尿液大量减少 D.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能钝化机体的免疫反应 解析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减少,它 的作用机理是使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从而使水分子大量进入到细胞内。 答案 C 10.(高考变式)下图为人体对体温和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③与④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⑤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解析 ⑥过程表示寒冷刺激感受器并产生兴奋,兴奋传到下丘脑;①代表下丘脑分泌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作用于垂体,②代表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并作用于甲状腺,③ 代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④代表下丘脑发出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促进其分泌肾上 腺素,以上③④两种激素均作用于骨骼肌和内脏,促进产热过程,属于体温调节过程。 ⑤表示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该过程属于 体液调节。由此可见,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神经 调节占主导地位,所以C错。 答案 C 11.(创新预测)下列各项中,能够使人产生病理反应的是 (  )。 A.血清中的抗体 B.皮肤细胞上的抗体 C.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 D.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解析 使人产生病理反应的应该是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反应,血清中的抗体可以清除抗原, 这是一种免疫反应;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是能够加强效应T细胞功能和T细胞功能的 物质;而皮肤细胞上的抗体是过敏原进入体内形成并吸附在皮肤细胞上的,当它与过敏 原再次接触时,可产生湿疹、麻疹等病理反应。 答案 B ▲(创新预测)右图表示的是a与抗体形成的结合体,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如果图示中的a表示外毒素,那么抗体表示为凝集素 B.如果a是抗原,多数情况下图示的结合体会进一步形成 沉淀或细胞集团 C.图示中的a通常情况下也可以表示为结核杆菌或麻风杆菌 D.如果图示中的抗体吸附在皮肤的表面,当a再次侵入时,可以引起自身免疫病 解析 A项错误:如果a表示外毒素,那么抗体表示抗毒素;C项错误:结核杆菌和麻 风杆菌均为胞内寄生菌;D项错误:如果抗体吸附在皮肤表面,当a再次侵入时,可以 引起过敏反应。 答案 B 12.人体从开始进食较咸饮食,到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逐渐恢复正常的过程中,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开始进食较咸饮食后,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血浆渗透压逐渐 下降,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也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答案 A ▲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 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 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 伤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免疫的相关知识。A选项中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 但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因为抗原也可以不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而直接呈递给T细 胞、B细胞,从而完成特异性免疫过程;B选项中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 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选项中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 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抗原有的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从而完成体液免疫 的;D选项中淋巴因子通过激活溶酶体释放相关的酶而加强了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 解作用。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4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以下是一个研究动物内分泌腺功能的实验 小鼠体内的内分泌腺P,能够分泌物质Q,缺少该物质会使小鼠发生消化不良、糖代谢 紊乱等反应,为了验证物质Q的这项生理作用,某研究小组选取健康、月龄及生长发育 状况相同的小鼠,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实验过程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设置目的 处理方式 实验结果  甲组 ① ② 消化不良、 糖代谢紊乱  乙组 对照组(空白对照) ③ ④  丙组 对照组(排除⑤) 假手术处理 代谢正常  (1)请完善上表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2)有人认为以上实验只能说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与________有关,要进一步证明物质 Q的生理作用,还需要对甲组进行怎样的后续步骤?________________。 Ⅱ.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机体内有多 种激素能调节血糖的含量,但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直接感受________含量的变化而发挥作用外,还可受 ________发出的神经控制,间接发挥调节作用。 (2)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糖中的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I/G)不同。在 摄食后,I/G变________(大或小),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致;当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I/G变________(大或小),有利于促进 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血糖水平。 (3)将胰岛B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5.6 mmol/L葡萄糖(低糖组)和16.7 mmol/L葡萄糖(高糖 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测,高糖组释放胰岛素多。此结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方 案如下: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有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上述方案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Ⅰ.由设置目的可知,乙丙两组均为对照组,甲为实验组,由实验结果也可以说明 这一点,因丙对照组是假手术处理,因此实验组就是真手术处理,处理方式就应该是手 术切除小鼠的内分泌腺P;乙组是空白对照,因此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结果是代谢正常; 丙组是假手术处理,因此就是只做手术,但是不切除腺体,排除手术创伤对小鼠带来的 不良生理变化。以上实验的自变量是腺体的切除与否,因此实验只能说明实验现象与腺 体有关,若要进一步证明物质Q的生理作用,还需要对实验组也就是甲组每天注射适量 的物质Q,一段时间后观察小鼠的代谢状况。 Ⅱ.(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除了直接受血糖浓度变化的影响之外,还受下丘脑的间 接控制。 (2)摄食后由于消化吸收,血糖浓度升高,就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减少。当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血糖浓度下降,就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能够 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氨基酸也可经过脱氨基作用进一步形成葡萄糖,脱下的氨 基转化为尿素。 (3)胰岛细胞可以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变化而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4)要获得胰高血糖素就要让胰岛A细胞处于低糖环境。实验要严格遵循对照原则和单因 子变量原则,该实验缺乏对照。 答案 Ⅰ.(1)①实验组 ②手术切除小鼠的内分泌腺P ③不做处理 ④代谢正常 ⑤ 手术创伤对小鼠带来的不良生理变化 (2)内分泌腺P 注射(补充)适量的物质Q,一段 时间后观察小鼠的代谢状况 Ⅱ.(1)血糖 下丘脑 (2)大 血糖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小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胰岛B细胞能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变 化而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4)①应用低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 ②缺少对照 14.(13分)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下图1和图2分别表示这两种突触作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递质合成后首先贮存在_______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 经末梢时,递质释放,并与位于突触________(前/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图1中,当某 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引起Na+大量内流,使后膜的电位逆转成________,从而产生兴 奋。而在图2中,当另一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却使Cl-内流,由于抑制了突触后神经 元________(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所以无法产生兴奋。 (2)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突触释放的GABA在体内可被氨基丁酸 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 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从而缓解病情。试分析 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递质拟似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且结合后 产生与递质作用时类似的效果),有些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断剂(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 合)。那么,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主要作用于________(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4)一个神经元可接受许多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神经元的影响,并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 工,使相同的信息加在一起,相反的信息互相抵消,然后决定是兴奋还是抑制。帕金森 综合症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相关递质的释放量异常引起的(见下图)。  请提出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作用机理(至少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神经递质合成后首先贮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分解。 当兴奋传至神经末梢时,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与位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图 1中,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Na+大量内流,后膜的电位由外正内 负转变为外负内正。在图2中,另一种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Cl-大量 内流,后膜上膜内外电位差增大,从而抑制了动作电位的产生。癫痫病人是由于大脑内 GABA含量较少,不能抑制大脑内异常兴奋的产生而发病;GABA减少的原因是氨基丁 酸转氨酶分解导致的,故用氨基丁酸转氨酶抑制剂作为药物,可恢复体内GABA的含量, 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的作用机理是与抑制痛觉兴奋的受体 结合,使突触后膜持续产生抑制痛觉的兴奋,从而抑制痛觉的产生。神经元是在胆碱能 神经促进兴奋和多巴胺能神经抑制兴奋的共同作用下维持正常兴奋的,帕金森病是由多 巴胺能神经抑制作用减弱、胆碱能神经促进作用增强形成的,故可以通过促进抑制性的 多巴胺释放、抑制兴奋性的乙酰胆碱释放或者补充多巴胺拟似剂来实现对此病的治疗。 答案 (1)突触小泡 后 外负内正 动作电位 (2)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 GABA分解速率降低 (3)抑制性突触 (4)促进多巴胺释放;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补充 多巴胺递质拟似剂 15.(13分)(创新预测)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人们通过实验陆续发现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学说”,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以静脉注射环磷酰胺(能使抗体浓度下降)作为非条件刺激,口服糖水为条件刺激,观 察动物对特定抗原的反应,发现一旦建立条件反射后,仅口服糖水就能引起抗体浓度的 下降,这种条件反射抑制了________________免疫应答。 (2)生长激素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而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两者的相互 ________作用,使机体免疫功能保持正常。 (3)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人体的免疫系统的某种防御作用。 实验材料:可封口的无菌塑料透明袋4个、表面消毒的新鲜苹果4个、腐烂的苹果肉少 许。 实验器具:无菌棉棒、牙签、外用消毒酒精等。 小组同学将实验分为四组分别做如下表所述处理。在实验进行的一星期中,每天定时观 察约15 min,记录观察结果。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处理 苹果1(没有与腐烂果肉接触) 苹果2(与腐烂果肉接触,果皮不破) 苹果3(与腐烂果肉接触,果皮浅表划破,没有进行处理) 苹果4(与腐烂果肉接触,果皮浅表划破,用酒精处理过)  ①小组同学模拟的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屏障作用。实验中腐烂果肉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三组实验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结果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免疫防护的指导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组中一位同学不慎外伤出血,到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后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 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若该同学注射疫苗后第二周感染了破伤风杆菌, 其体内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⑤将病毒灭活后,除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外,还可在细胞工程中用于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只需根据“仅口服糖水就能引起抗体浓度的下降”,而抗体是体液免疫中 浆细胞产生的,因此这种条件反射抑制了体液免疫应答。(3)①据图分析对苹果的处理有 不划破果皮和划破果皮进行比较,相当于人体的皮肤正常和划破两种状态。用腐烂的果 肉去接触苹果相当于抗原的入侵。②第三组苹果的浅表划破再接触腐烂苹果相当于人体 皮肤划破后再用病原体入侵。所以病原体就容易冲破第一道防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 果皮肤划破应及时包扎处理,以免病原体入侵。④与人体产热有关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和肾上腺素。注射疫苗相当于初次免疫,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第2周 感染病原体后就属于二次免疫,体内就会快速产生大量抗体。⑤灭活的病毒可作为动物 细胞融合的促融剂,但不可促进植物细胞融合。 答案 (1)体液 (2)拮抗 (3)①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 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病毒、细菌等抗原物质(或传染源、 病原体、致病微生物) ②病毒、细菌等抗原物质(或传染源、病原体、致病微生物)破坏 人体皮肤屏障保护,侵入人体、引发疾病 ③对于浅表的划伤或切伤,应及时消毒和包 扎 ④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效应B细胞(浆细胞), 分泌大量抗体 ⑤诱导细胞融合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