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定时练习:群落及群落演替 一、选择题 1.(2011·吉林模拟)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防治害虫应该在大于K/2时进行捕杀 答案: D 2.生物群落的特点有(  ) ①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②物种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③有相当数量的生物种类 ④最底层是草本植物 ⑤最高层是木本植物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答案: B 3.(2011·佛山模拟)珠江三角洲地区引种养殖的巴西蜗牛跑出养殖池后,大肆吞噬菜地的蔬菜,并使原产本地的蜗牛几乎绝迹,以上事例分别描述了(  ) A.捕食和种内斗争 B.竞争和寄生 C.捕食和竞争 D.捕食和寄生 答案: C 4.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B.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C.农业生态系统必须依靠人力来维持,否则就要发生演替 D.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 A 5.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主要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 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解析: 两种生物存在共同的食物来源,所以两者之间是竞争关系。由于以c为食的个体存在激烈的生存斗争,所以死亡率较高,在生存压力作用下逐渐减少。两种生物通过自然选择,食性逐渐向a、b分化,最后生物间的竞争逐渐减小,从而能够共同存在。 答案: C 6.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Y、X、Z分别为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从图乙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后,X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Y营养级最右侧柱条所代表的物种个体数的增加,是由X营养级生物数目减少引起的,而左侧两个柱条所代表的物种个体数量的减少,则最可能是竞争处于劣势的结果;从图中不能看出X营养级的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因此A正确。 答案: A 7.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 A.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B.影响因素不同 C.起始条件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解析: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初生演替是在从未有过生物或存在过生物却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 答案: C 8.(2011·苏州调研)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下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 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 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 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 解析: 藻类种数越多,多样性越高,从图中看出滨螺密度超过一定值时,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少。 答案: B 9.(2011·威海质检)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 B.越靠近热带地区,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 C.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生物丰富度越高,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 解析: 生物丰富度是指生物种类的多少,而不是个体数量的多少。 答案: C 10.如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作物品种 解析: 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光或温度有关,也与湿度等因素有关,动物的分层主要与植物的分层有关,也就是与动物的食性有关;图中的分层现象与光有关,农业上要合理搭配种植作物品种,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但合理密植与植物的分层生长无关。 答案: C 11.(2011·青岛模拟)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群落 种1 种2 种3 种4 种5 种6 种7 种8  甲 92 4 0 0 1 1 1 1  乙 0 25 20 20 20 5 0 0  丙 0 65 20 10 3 2 0 0  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 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 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 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答案: C 12.(2011·广东五校第一次检测)下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B.种群①的营养级比种群②的营养级高 C.种群②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所含的能量高 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解析: 由图可知,种群②增多导致种群①减少,之后,种群②因为种群①的减少而减少,可确定种群②为捕食者、种群①为被捕食者。因而,种群②的营养级比种群①的营养级高,种群①处于较低营养级,所含能量比种群②的高。 答案: D 13.关于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看作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典型实例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应属次生演替的实例 C.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因而能进行基因交流 D.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可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从而为动物种群分层分布提供了基础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4.如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88.9 95.9  总初级生产量 (t·hm-2·a-1) 17.43 55.50 116.61 150.81  净初级生产量 (t·hm-2·a-1) 1.50 14.52 23.88 26.00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上图是1953年~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知识。(1)该地区1953年开始统计生态系统生物量时存在植被,属于次生演替。(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升高。(3)根据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是逐渐增加的,最终趋于稳定。(4)可以采用样方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 答案: (1)次生演替 (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或呈正相关) (3)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4)样方 空间上的分布(分层) 15.(2011·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 ℃温度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 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单位:×106个/mL)。 温度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 h 24 h 48 h 72 h 96 h 120 h 144 h 168 h  15 ℃ 1.2 3.0 3.8 4.6 4.0 3.2 2.8 2.5  20 ℃ 1.2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 1.2 5.2 5.6 4.6 2.9 1.0 0.6 0.2  30 ℃ 1.2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 1.2 1.5 1.8 2.0 2.2 1.3 0.8 0.6  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每隔24 h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法。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___℃。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坐标中,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柱形图。  (4)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保持不变”)。 答案: (1)抽样检测(样方) (2)25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培养时间而不断增长;达到最大值后,随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逐渐下降(或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先增后降) (3)如下图(柱形分布合理、数值大致正确即可)  (4)培养液的营养物质种类和浓度、pH、溶氧量、接种量等  减少 增加 16.(实验探究)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10个原生动物A和B,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单位:个)。 天数 动物    2 4 6 8 10 12 14 16  A 15 60 80 81 80 82 81 80  B 12 35 50 60 61 62 60 62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生动物A单独培养6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A、B 种群增长都属于________型增长。 (3)如果将原生动物A和B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能够生存下来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达到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________。 (4)有人提出一种观点:混合培养时,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了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其观点是否正确,你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环境容纳量(或K值)  (2)“S” (3)A A繁殖速率比B快(出生率大) 少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单独培养过原生动物A的培养液单独培养原生动物B,观察其数量的变化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