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定时练习:生态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 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目前人口数量还没达到环境容纳量;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不是完全适应人口的增长的情况,人口的增长情况还有可能受到社会因素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科技的进步固然可以缓解因人口增长而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但却不能完全解决,例如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不可能因科技的进步而得到解决的。 答案: D 2.(2011·吉林质检)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你认为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  ) A.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易地保护 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 D.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 答案: A 3.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解析: 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因此①②⑤正确,③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破坏生态环境,④中围湖造田也破坏生态环境。 答案: B 4.(2011·安庆模拟)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选项不符合这种环保措施的是(  ) A.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 B.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 C.禁止捕杀任何野生动物 D.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 C 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下列事例不能体现其相应价值的是(  ) A.鲁班通过观察某种叶片的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了木工用的锯,属于直接价值 B.广东沿海地区加大了人工种植红树林的面积,以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属于间接价值 C.科学家研究苍蝇在垃圾场所不染疾病的原因,属于潜在价值 D.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间接价值是指生态功能,比如水土保持。研究苍蝇属于直接价值中的科研价值。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已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答案: C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B.就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C.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D.保护森林就是要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等,故A正确;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故B错误;外来物种引入不当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故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合理的利用,故D正确。 答案: B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 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答案: D 8.(2011·南通检测)某同学做了如下的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①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 ②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③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可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 ④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唯一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9.(2011·茂名质检)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答案: B 10.四川地震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大熊猫,把部分大熊猫转移到其他地区的动物园进行饲养,该过程属于(  ) 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风景名胜区 答案: B 11.(2011·广东模拟)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是(  ) A.冰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 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D.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解析: 温室效应产生的后果是全球气温上升,这会导致冰川或者冻土融化。水体富营养化是N、P等无机盐引起的,酸雨是SO2等酸性气体引起的,臭氧层被破坏是氟氯烃过度排放导致的。 答案: A 12.下列有关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现象的叙述,合理的是(  ) A.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B.富营养化现象和碳循环的关系最为密切 C.水体中藻类大量滋生,水中溶氧量减少 D.当N、P等矿物质由少到多时,水体中藻类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解析: 因污水排放造成水中N、P等矿物质增加,水中藻类过度繁殖的同时,也会大量死亡,所以水体中藻类数量并非呈“J”型曲线增长;藻类死亡后被细菌分解,造成水中溶氧量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与N、P等矿物质多少有关,并不是周而复始的规律变化。 答案: C 1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移到成都、北京等地饲养属于就地保护 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4.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右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_______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 c (2)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亿 (3)1.96 (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 15.请回答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性状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进化角度来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 (3)从整个生物界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________水平的多样性。 (4)从红豆杉的树皮和针叶中分离纯化出的紫杉醇,是一种对子宫癌、乳腺癌、白血病等癌症有特殊疗效的抗癌药物。从生物多样性价值角度来看,红豆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如右图所示,图中的横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放牧量应控制在图中b点和c点之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在图中c点以后,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什么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态学家建议在此草原中引入鼠类的天敌和草食性昆虫的天敌,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遗传物质(或基因DNA)的多样性 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 (2)多样的环境对生物种群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 (3)生态系统 (4)直接价值 (5)①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高的畜产量 ②草原退化、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降低 ③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④群落营养结构简单 16.(实验探究)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尝试设计探究两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的实验。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3种即可) 第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或相同) (2)采用两种pH<5.6的“酸雨”进行实验,设置清水对照,在3个花盆中播种同样数量(如50粒)的小麦种子;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7天)后,分别统计3个装置中种子的萌发率 (3)第一种:三个装置中种子萌发率没有差异,说明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率无影响 第二种: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低,说明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抑制作用增大 第三种: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高,说明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促进作用增大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