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一中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测评 1.专题预测: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学科内综合性强,常考查综合应用能力,或以实验题形式出现考查分析及设计实验的能力。免疫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仍将是考查重点,此外吞噬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器官移植等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2.试题  时间45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1北京卷)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 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2.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3. 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4.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5. 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 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6. 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②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③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②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7. 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 B.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更多 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 8. 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在我国北京举行。在此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勇夺51块金牌。下面分别是一位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的血液中乳酸浓度(表1)和获胜的三位径赛运动员所需的大约氧气量(表2)。 表1 时间(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血液中乳酸浓(mg/cm3) 5 5 5 40 70 100 80 60 40 35 25 23 20  表2 赛事(米) 最高速度(km/h) 赛事中吸收的氧气量(升) 赛事后需要的氧气量(升)  100 37 0.5 10  1 500 25 18 36  10 000 21.5 132 15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表1来看, 进行运动的时间段为10~25分钟 B.运动员血液中正常的乳酸浓度是5 mg/cm3 C.氧债是指赛事后需要吸入的额外氧气量,以补偿赛事中所缺乏的氧气。从表2来看, 人体能累积的最大氧债是18升 D.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时散热的主要方式是蒸发散热。这 时的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9. 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10.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B.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先增后减 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不会明显下降 D.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可以不经过细胞膜 11. 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通过②进入①④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1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13.(2011浙江卷4)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关于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 B.受体接受的是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C.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D.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 14.(2011重庆卷)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氧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 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15.(2011福建卷)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 选项 标示内容 甲 乙 丙  A 碳元素的流向 消费者 CO2库 生产者  B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 甲状腺 垂体  二、非选择题 16.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________中的液体增 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其水的来源为________(填字母),通过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结构转移。 (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 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  ]________。 (4)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原因是乙图中 [  ]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17.(2011新课标全国卷)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值、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快色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18.(2011北京卷)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 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 ,说明血清中的????? ???????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I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 ,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 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 (3)实验中,I~Ⅳ组小鼠感染的是????????? ,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 天。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 (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f.细菌X (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参考答案 1. 答案:A 解析: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钠离子主要保留在细胞外,会导致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2.答案:A 解析: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钾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因此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正确;血液中有缓冲物质,血浆pH值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不会变为弱酸性,B错;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C错;剧烈运动时,血液中CO2增加,导致呼吸加强,D错。 3.解析:对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过程a提供物质和能量,过程b排出代谢废物,过程c回流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三者都比较重要。组织液中的CO2可调节呼吸运动,可作为缓冲物质。组织液处在动态平衡中,组成物质是变化的;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 答案:D 4. 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组成成分。 答案:A 5.解析:血浆渗透压与其中的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故A项正确;缓冲物质是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的关键因素,故B项正确;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体内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故D正确;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内脏器官的产热,而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由神经调节控制的,与肾上腺素无关,故C项错误。 答案:C 6. 解析:由于细胞内蛋白质、K+较多,③是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中血浆含蛋白质较多,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肝细胞中的CO2产生于线粒体,扩散到①依次经过线粒体的内外膜、细胞膜、穿过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膜(进出细胞经过两层细胞膜),共5层膜,10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C 7. 解析:肌肉缺氧时,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NaHCO3 发生作用,使pH变化不大;②中的氧气到达④中,首先要穿过②的细胞膜1层,再穿过毛细血管壁的细胞膜2层进入组织间隙,最后穿过组织细胞1层细胞膜,共穿过4层膜;细胞②中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不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B 8. 解析:由表1数据可以得出选项A、B叙述正确;表2数据中36-18=18(升),150-132=18(升),选项C叙述正确;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大量水分以汗液形式散失,体内水分的散失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不是降低,D选项叙述错误。 答案:D 9. 解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需呼吸、循环、运动、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有关,如人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会导致体温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稳态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参与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答案:B 10.解析:一部分抗体存在于组织液中,可以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剧烈运动时,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随无氧呼吸的增加而增多;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乳酸合成葡萄糖 或分解产生能量,因而含量下降。人喝醋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可以对H+进行调节,从而维持血浆中pH的相对稳定。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必须经过细胞膜才能进行。 答案:D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稳态,当乳酸进入①血浆中时,因血浆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对,其中乳酸就与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 酸,从而达到了调节pH平衡的目的。 答案:D 12.解析:Ⅰ与体外之间的物质能出能进,并能为内环境提供O2和排出CO2,这说明Ⅰ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Ⅱ为消化系统,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只能进入血浆;Ⅲ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肤有保护的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Ⅳ表示的器官为皮肤。 答案:B 13.答案:A 解析:被动免疫是机体被动接受抗体、致敏淋巴细胞或其他产物所获得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它与主动产生的自动免疫不同,其特点是效应快、不需要经过潜伏期,一经输入,立即可获得免疫能力,但维持时间短。主动免疫是利用抗原刺激,使机体产生抗体的方法,而非直接自体外引入抗体。主动免疫对随后的感染有高度抵抗的能力。可通过疾病病原体本身或通过免疫接种(使用已杀死的或弱化的疫苗或类毒素)产生。免疫须经过几天,几个星期或更长时间才出现,但能长久甚至终生保持,且通过注射所需抗原很容易再活化,所以A项正确。 14.解析:抗毒素就是中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的抗体。凝集素是植物或动物中提取出来的能凝集红血球的一种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抗体当然不能当作抗原而引起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答案:A 15.解析:生产者既能固定大气中的CO2,又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进入大气,故乙与丙是双向箭头;消费者以生产者为食,碳元素由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到大气中,A正确。内环境成分中血浆与组织液相互渗透,双向箭头;组织液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液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甲状腺(丙)分泌的激素可以对下丘脑、垂体进行反馈调节。 答案:A 16.解析:先将图甲中A、B、C、D液体和a、b、c、d结构判断出,再将图乙中①~⑦判断准确,然后解题。 答案:(1)B 组织液 组织水肿 C、A b细胞膜、a毛细血管壁 (2)2/3 蛋白质 细 胞外液(内环境) 无机盐、蛋白质 组织液和血浆 (3)⑤→④→③→⑥→⑦ 6 ⑦ 组织细胞 (4)不会 ④ 缓冲 17.答案:(1)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含有 (2)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特异性 解析:本题综合考察了分泌蛋白的形成、细胞分化的本质和免疫过程,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察。 (1)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将核糖体上形成的多肽进行初步加工(如折叠、糖基化等),再以小泡的方式运至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将多肽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并以小泡的方式运到细胞膜;细胞膜通过胞吐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线粒体提供能量。人的胰岛细胞和肝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而来,两者细胞核中含有的基因相同。 (2)B细胞在抗原刺激作用下,会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能产生抗体,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识别抗原,产生更快、更强的二次免疫反应。 18.解析:(1)B组小鼠没用细菌X处理,应该为对照组。(2)Ⅱ组小鼠接触过细菌X,其血清中含有抗体;由图示可以看出,与没有接触过细菌X的Ⅱ组小鼠体内的增长趋势相同,说明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 I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没有变化,说明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抑制细菌数量的增长。(3)(6)见答案。(4)由图可以看出,活化巨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最强。(5)从题干中可以找到关键词“活化T细胞”、“巨噬细胞”,还要有引起免疫反应的“细菌X”。 答案:(1)对照 (2)相同 抗体 无明显变化 抑制 细胞内 (3)细菌X 前1 (4)活化巨噬 (5)a、d、f (6)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