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学专题质量检测1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45分) 1.  右图表示某种动物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动物种群数量为100只,估算该动物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解析:题图是种群增长速率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10年时种群增长速率相当于种群数量变化“S”型曲线的K/2点,故该动物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为100×2=200只。 答案:B 2.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解析: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在较稀疏的地区取样结果一定比实际结果小。 答案:C 3.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之后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图中甲为“J”型增长曲线,乙为“S”型增长曲线;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环境阻力出现是在c点之后;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前;K值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即达到K值,所以增长速率为0。 答案:A 4.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B.在群落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C.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D.发展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解析:常绿阔叶林中包含很多生物,不应属于种群;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不大,弱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较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大,恢复力稳定性越小。 答案:D 5.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解析: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保障物质循环的顺利进行。 答案:C 6.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解析:营养级越高的种群,所含有的能量越少。在该生态系统中,这四种生物之间形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答案:D 7.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 A.引入外来物种,对于营养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来说一定能提高稳定性 B.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其自动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低 C.要从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面上考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D.对于濒危物种迁地保护是主要的措施 解析: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会使这些地区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一个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越高,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对濒危物种就地保护是主要的措施。 答案:C 8.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 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就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中属于互利共生 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 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O2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 解析:在水深约3 200米的太平洋底部,几乎没有氧气,蠕虫及细菌应属于厌氧型生物,富含O2的人工环境不适合培养这种细菌。它们从鲸的骨架上获取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细菌生存于蠕虫的附肢中,依靠附肢的活动将细菌带到死鲸的骨髓里,细菌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二者的关系为互利共生;细菌是原核生物,繁殖方式主要是二分裂。 答案:D 9.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最可能是甲→乙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解析:据图分析两种群属于捕食关系,两种群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趋于稳定。 答案:D 10.在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发展期到成熟期群落演替的趋势较为明显。下列四项趋势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生态特征 发展期 成熟期  A 食物链的长度 短 长  B 有机物总量 较少 较多  C 生物类群丰富度 较低 较高  D 抵抗力稳定性 强 弱  解析:生物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发展期与成熟期相比生物类群丰富度较小,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也弱。 答案:D 11.研究人员在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 B.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 C.甲、乙两个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 D.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 解析:两个生态系统生产者总能量相同,能量传递效率大约在10%~20%之间,如果两个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不同,两个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就无法比较。而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部分用于自身代谢,部分传递到消费者,还有部分被分解者利用,两个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会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 答案:C 12.设计制作小生态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举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  ) A.小生态瓶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应该经常向小生态瓶中通气,从而保证瓶中生物的呼吸 C.小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 D.应该将生态瓶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 解析:小生态瓶应该是密闭的;小生态瓶中投放的动物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小生态瓶放在有较强散射光的地方,不能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否则会导致水温过高,从而使水草死亡。 答案:A 13.对于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资料如下: 年份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种群数量(只) 50 80 - - - -  捕捉标志数(只) - - 80 80 80 80  第二次重捕数(只) - - 80 80 80 80  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只) - - 16 8 10 13  那么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是(  )  解析:首先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分别计算出1972、1973、1974、1975这四个年份的种群数量,即400、800、640、约492;然后以时间作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作为纵坐标绘制出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C。 答案:C 14.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人工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则b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天敌的减少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维持资源种群数量在K/2左右 解析:图②中b点后种群数量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新培养液的加入,天敌减少时,酵母菌种群只能缓慢增加,但最终还会因为营养物质的消耗,种群数量下降。 答案:B 15.(2009年高考天津理综)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甲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较乙生态系统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因此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群落是同一时间内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不一定较乙复杂;新的物种产生一般需要生殖隔离等条件,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不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数量降到最低,而S点后种群类型数量又逐渐增加,可见S点后一定经历过次生演替的过程。所以①④正确,选B项。 答案:B 16.(2009年高考山东理综)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解析:本题以新材料“泥浆生物反应器”为背景,考查同学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根据题干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的原理是利用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污染物,所以该反应器处理的是有机污染物,故B项正确;物质循环的实现除了依赖于细菌等异养生物的呼吸作用外,还需要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该反应器没有提到自养生物,故A项错误;因为该反应器缺少生产者,所以不可看作生态系统,故C项错误;无生产者,也就不存在能量输入过程,故D项错误。 答案:B 17.(2009年高考重庆理综)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解析: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题图中各h产生的CO2只是进入该生态系统的一部分CO2;生产者中的i只有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流向分解者的k需要经分解者分解后才能被生产者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答案:B 18.  (2009年高考山东理综)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解析:本题以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关系曲线为背景,考查同学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曲线a表示存活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而迅速降低,说明环境能承受的个体数量较少,该种群个体需要的资源和空间较大,可能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所以A项正确;要保证产蜜较多,就要保证蜂群有较高的存活率,所以种群密度中等最好,所以B项正确;由于迁入地空间、食物等资源的限制,迁移的种群密度过大,则存活率低,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所以C项正确;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存活率最大,但种群密度不是最高,只有当种群密度最高时个体间竞争才最剧烈,所以D项错误。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9.(15分)  如图是某物种迁移到一个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1)从曲线的走势来看,该种群刚迁入时,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时期,曲线呈现出近似________的增长;当种群数量越来越多,由于________有限,曲线呈现出________增长;最后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________。 (2)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大约对应于图中的哪个点? (3)该物种的进入可能会对当地其他生物的K值产生影响,说出一种影响并加以解释。 (4)在生物圈中,人口的K值是有限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会产生沉重的压力,为此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解析:(1)当一个种群新迁入一个新环境中由于食物空间等都很充足,所以短时间内呈“J”型增长,但随着种群个体数的增加,环境阻力增大,所以又呈“S”型增长,最后会处于一个动态的波动状态。(2)“S”型曲线达到环境容纳量以后,种群数量在最大容纳量的上下波动。(3)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与当地物种在资源和空间上发生冲突,也可能对当地物种影响不大。各种情况都应考虑全面。(4)只要是既对人类有利又能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都可作为答案。 答案:(1)“J”型(或指数) 资源和空间 “S”型(对数) 波动 (2)b。 (3)有多种可能,答出一种即可,如:与其他生物竞争资源和空间,因而使其他生物的K值降低;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资源和空间,因而使其他生物的K值升高;对其他生物的资源和空间影响不大,因而基本不影响其他生物的K值。 (4)控制人口增长,加大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 20.(10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组成的完整性来看,该生态系统还缺少________。 (2)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________,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则在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 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kJ。 (5)分析上图,用箭头、文字、字母完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解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部分,图中缺少阳光、水、无机盐等成分。(2)图中的信息传递发生在种群之间,维持生物之间的食与被食的关系,在调整种群之间的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3)B为分解者,⑤过程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参与该过程的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4)弃耕后的农田发生的是次生演替。图解中的最高营养级是C(食物链为A→D→C),所以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1/100 a~1/25 a。(5)绘能量流动图解时,要注意不能没有能量来源——太阳能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答案:(1)阳光、水、无机盐(缺阳光不给分) (2)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腐生细菌和真菌 将有机碳转变为无机碳 (4)次生演替 1/100 a~1/25 a (5)  21.(12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将S1和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的变化如A图和B图所示:  A图(T1=15 ℃)  B图(T2=25 ℃)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_____。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C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C图 (2)科研人员对海洋中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①在________点时,种群补充量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达到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②该图所示的原理在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图和B图都表现出“你死我活”的竞争曲线关系,由A图知在T1=15 ℃时,S1在竞争中获胜;在T2 =25 ℃时,S2在竞争中获胜。若T1和T2交替变化时,它们的关系仍符合竞争曲线。(2)由图可知,在B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种群的净增量最大,而在D点时,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稳定,达到K值。 答案:(1)①竞争 ②如图  (2)①B D ②可以根据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最大的负荷量确定最适捕捞量,实现每年既能捕到比较多的海洋生物,又不危及海洋生物种群以后的持续生存,实现可持续生产(或从具体每年的最大捕捞量、具体达到多少开始捕捞等角度回答问题亦可) 22.(13分)2008年初,我国遭受罕见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湖南、贵州、江西等多个省份受损森林面积达2.79亿亩,相当于全国森林面积的十分之一。此次灾害中,苗木被冻死现象非常普遍。灾害还留下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隐患。 (1)森林中苗木大量被冻死,意味着食物链中被破坏的成分是________。 (2)灾害中留下森林病虫害的次生灾害隐患,最可能是因为食物链中________营养级已被破坏,相关的食物链为________。 (3)这次受灾的地区是我国林业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受灾之前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处于________状态,请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角度简要分析保持这种状态的原因。 (4)请给本次受灾的南方省份提出两条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建议。 解析:(1)苗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食物链中是生产者。(2)受灾后森林有病虫害隐患,最可能是因为食虫鸟在雨雪灾害中被冻死,相关的食物链是:植物→昆虫→食虫鸟,食虫鸟为第三营养级。(3)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受到的外界干扰若不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会很快恢复,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但若超过一定限度,则恢复起来会很难,甚至不能恢复。(4)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链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强。对于受灾后的森林来说,要增加生态系统的组分需先增加生产者(苗木)的数量。 答案:(1)生产者 (2)第三 植物→昆虫→食虫鸟 (3)相对稳定 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的限度内,生态系统即使受到外界干扰也会通过自我调节而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4)建议:①积极植树造林;②禁止乱砍滥伐;③从思想上教育人们要爱护树木。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