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及进化 1.(2011年高考江苏卷)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2.(2011年高考北京卷)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3.(2011年高考安徽卷)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4.(2011年高考海南卷)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5.(2011年高考海南卷)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6.(2011年高考海南卷)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 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 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7.(2011年高考广东卷)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实验 组号 接种 菌型 加入S型 菌物质 培养皿长 菌情况  ① R 蛋白质 R型  ② R 荚膜多糖 R型  ③ R DNA R型、S型  ④ R DNA(经 DNA酶处 理)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2011年高考江苏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9.(2011年高考安徽卷)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10.(2011年高考海南卷)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11.(2011年高考海南卷)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12.(2011年高考广东卷)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多选)(  ) A.定向突变 B.抗生素滥用 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耐药基因 13.(2011年高考海南卷)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14.(2011年高考山东卷)(18分)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a、b分别由基因A、B突变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的特点。自然选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导致生物进化。 (4)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15.(2011年高考浙江卷)(18分)以下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B、b)和乙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期中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请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在仅考虑乙病的情况下,Ⅲ2与一男性为双亲,生育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孩。若这对夫妇再生育,请推测子女的可能情况,用遗传图解表示。 (3)B基因可编码瘦素蛋白。转录时,首先与B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酶是______________。B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仅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实际上合成100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B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GCT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________为终止密码子。 16.(2011年高考四川卷)Ⅱ(14分)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  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的__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________提供原材料。 (2)甲与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__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________。 17. (2011年高考重庆卷)(16分)拟南芥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某突变体可用于验证相关基因的功能。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深褐色(TT),某突变体的种皮为黄色(tt),下图是利用该突变体验证油菜种皮颜色基因(Tn)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1)与拟南芥t基因的mRNA相比,若油菜Tn基因的mRNA中UGA变为AGA,其末端序列成为“-AGCGCGACCAGACUCUAA”,则Tn比t多编码________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GA、UAA为终止密码子)。 (2)图中①应为________。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原因是________。若③的种皮颜色为________,则说明油菜Tn基因与拟南芥T基因的功能相同。 (3)假设该油菜Tn基因连接到拟南芥染色体并替换其中一个t基因,则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联会时的基因型为________;同时,③的叶片卷曲(叶片正常对叶片卷曲为显性,且与种皮性状独立遗传),用它与种皮深褐色、叶片正常的双杂合体拟南芥杂交,其后代中所占比列最小的个体表现型为________;取③的茎尖培养成16颗植珠,其性状通常_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 (4)所得的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个物种。 专题五 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及进化 1.【解析】选C。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A项正确;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RNA聚合酶能首先识别并结合到启动子上,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B项正确;以mRNA为模板翻译合成蛋白质时移动的是核糖体,C项错误;一个氨基酸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密码子,这样有时由于差错导致的密码子改变却不会改变氨基酸,从而保持生物性状的相对稳定,D项正确。 2.【解析】选D。胰岛素基因包括两条DNA单链,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是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翻译并合成蛋白质的,并不是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故A选项错误。沸水浴加热会使胰岛素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使其失活,加热一般不能使肽键断裂,故B选项错误。胰岛素的功能既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有关,也与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故C选项错误。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内某些蛋白酶的作用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才能形成胰岛素,故D选项正确。 3.【解析】选D。由图可以看出,甲图所示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产生两个相同的子代DNA分子;乙图所示为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产生单链RNA的转录过程,故A项错误。DNA分子复制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B项错误。在上述两个过程中,均需要解旋酶参与,故C项错误。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分子只复制一次,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每时每刻都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而转录、翻译过程贯穿于细胞周期的始终,因此乙图所示过程可起始多次,D项正确。 4.【解析】选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mRNA和tRNA主要在细胞核中经转录过程产生;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密码子,tRNA上有反密码子与之对应,tRNA有61种,每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5.【解析】选B。对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而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其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也是核酸,但其核酸不在细胞内;DNA分子的两条链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连接;DNA分子的碱基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决定了DNA的多样性;SARS病毒只有RNA,不含DNA。 6.【解析】选D。DNA分子复制时,双链解旋成单链的过程需要ATP供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某些生物可以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真核细胞中,DNA复制与DNA转录合成RNA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真核细胞的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7.【解析】选C。第①②组实验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无关,A、B项错误。第③组实验说明DNA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有关。第④组实验说明DNA被水解后的产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C项正确。①~④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 8.【解析】选C。生物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故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项错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可在世代间逐渐变化,即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C项正确;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是随着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的,D项错误。 9.【解析】选C。碘是人体甲状腺激素的构成元素,为组成人体的微量元素。由于131I有放射性,能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但这属于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不会遗传给下一代,D项错误。131I不是碱基类似物,故不能直接插入到DNA分子中,也不能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A、B项错误。大剂量的放射性元素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C项正确。 10.【解析】选B。野生型大肠杆菌在基本培养基上能生长,突变型大肠杆菌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说明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利用基本培养基的成分合成氨基酸甲,突变型大肠杆菌不能合成氨基酸甲,可能是缺少合成氨基酸甲所需要的酶,或者该酶的功能丧失。 11.【解析】选D。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会使基因整倍性变化,但基因种类不会改变;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也会使基因非整倍性增加或减少,但基因种类不一定会改变;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会导致基因的缺失和重复,缺失可导致基因种类减少,但重复只导致基因重复,种类不变;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会导致其上的基因顺序颠倒。 12.【解析】选B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项错误;滥用抗生素时,抗生素对细菌进行自然选择,导致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在该细菌中逐代积累,可产生耐药性,B项正确;超强耐药性基因编码的金属β-内酰胺酶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C项正确;细菌没有染色体,所以D项错误。 13.【解析】选B。由题意知,甲、乙两种动物存在捕食关系,若捕食者仅有一种食物来源,则被捕食者灭绝,捕食者也会因缺少食物而灭绝;若捕食者有多种食物来源,则其中一种被捕食者灭绝不会导致捕食者灭绝;若捕食者灭绝,则被捕食者在一段时间内数量会增加,达到一定数量后会减少,最终在一定数量上维持平衡。在长期进化中,二者相互选择,可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共同进化。两种群的基因突变是由环境影响产生的,两种群之间互不影响。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不能说明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14.【解析】(1)由题意可知,荠菜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又因为F1只有三角形果实植株,所以三角形果实是显性性状,卵圆形果实是隐性性状。从F2的表现型来看,F2的表现型比例接近15∶1,是9∶3∶3∶1的特例,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且卵圆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三角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为A__B__、A__bb、aaB__。所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两种,分别是AABB×aabb和AAbb×aaBB。 (2)由(1)解析可知,F2中的三角形果实植株有8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和AABb的植株,连续自交的后代都不会出现卵圆形果实(aabb),其共占F2植株总数的7/16,占F2三角形果实的7/15。而自交后出现性状分离的有AaBb、Aabb和aaBb。 (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A、B可以突变成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是通过定向的自然选择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来实现的。 (4)采用先测交再自交的方法或连续两次测交的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第一种方法:AABB植株与aabb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会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AaBB植株与aabb植株测交,后代有两种基因型:AaBb和aaBb,其自交后代会出现27∶5的性状分离比;aaBB植株与aabb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第二种方法:AABB植株与aabb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是AaBb,与aabb植株测交,后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aBB植株与aabb植株测交,后代有两种基因型:AaBb和aaBb,分别与aabb植株测交,后代会出现5∶3的性状分离比;aaBB植株与aabb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是aaBb,与aabb植株测交,后代会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1)AABB和aabb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三角形∶卵圆形果实=3∶1 AAbb和aaBB (2)7/15 AaBb、Aabb和aaBb (3)不定向性(或多方向性) 定向改变 (4)答案一:①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Ⅰ: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5∶1 Ⅱ: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27∶5 Ⅲ: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 答案二:①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Ⅰ: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 Ⅱ: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5∶3 Ⅲ: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1 15.【解析】(1)对该遗传家系图进行分析:由于Ⅲ5患甲病,且其父亲与母亲均表现正常,所以可知该病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其父亲的基因型应为XbY,表现型应为患病,而其父表现型正常,所以甲病的遗传方式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Ⅲ1、Ⅲ3患乙病,且其父母对于乙病均表现正常,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Ⅲ1、Ⅲ3的基因型应为dd,可推知Ⅱ1的基因型为Dd,由于题中所给信息Ⅱ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所以假设不成立,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通过对遗传家系图的分析,Ⅰ2的基因型为bbXdY,Ⅱ2的基因型为bbXDXd,Ⅱ3的基因型为BbXDY,可推知Ⅰ1的基因型为BbXDX-。 (2)Ⅲ2与其丈夫所生女孩患乙病,该女孩基因型为XdXd。综合(1)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DXd、XdY。其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3)转录开始时,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并与之结合。一个密码子由mRNA上3个相邻碱基构成,则瘦素蛋白对应的碱基数目为167×3=501(个),而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为4500个碱基,远远大于501,则说明真核生物的基因是不连续的,中间存在内含子,转录出mRNA后,经加工剪接后才能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若一个mRNA只结合一个核糖体,那么合成100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时间为100×4秒=400秒,实际所需时间约为1分钟,说明在翻译时,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所以短时间内就可以合成出多个蛋白质分子。B基因中编码105位精氨酸对应的碱基为GCT,则对应的密码子为CGA,突变为ACT后对应的密码子变为UGA,翻译就此终止,由此可知UGA为终止密码子。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bXDXD或BbXDXd (2)  (3)RNA聚合酶 转录出来的RNA需要加工才能翻译 一条mRNA上有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 UGA 16.【解析】(1)乙、丙染色体中增添了偃麦草的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在自然状态下,突变和基因重组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甲与乙杂交得F1,基因型为AaB▲(▲表示该染色体上无相应的基因),F1自交,基因A和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F2有3(AA、Aa、aa)×3(BB、B▲、▲▲)=9种基因型:不考虑A、a控制的性状,其中仅表现为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2种(BB、B▲)。 (3)甲与丙杂交得F1,有42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I甲与I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只有20对染色体能够配对,形成20个四分体;F1的基因型为AaE▲,因为I甲、I丙不能正常配对,分开是随机的,可能同时移向一极,也可能正常分开,所以能够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配子中21条染色体)、aE▲(配子中21条染色体)、AaE▲(配子中22条染色体)和没有AaE基因(只有20条染色体的配子)共4种,配子中最多有22条染色体。(4)(2)中的F1能产生AB、A▲、aB、a▲4种配子(自由组合),(3)中的F1能产生A▲、aE▲、AaE▲和无AaE基因的4种配子(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2条染色体随机分配),因此(2)中F1与(3)中F1杂交产生的F2同时含有A、B、E基因的几率为1/4(AB)×2/4(aE、AaE▲)+1/4(aB)×1/4(AaE▲)=3/16(如下图。)  【答案】(1)结构 生物进化 (2)同源染色体 9 2 (3)20 4 22 (4)3/16 17.【解析】(1)拟南芥t基因的倒数第三个密码子为UGA,为终止密码子,所以油菜的Tn比t多编码2个氨基酸。(2)目的基因油菜Tn基因与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如果形成的转基因细胞不含有标记基因,则说明重组质粒没有导入;若目的基因控制的种皮颜色与野生型拟南芥种皮颜色相同(即深褐色),则说明拟南芥的T基因与目的基因功能相同。(3)油菜Tn基因替换tt中的一个,基因型变为Tnt,细胞在联会时期基因型为TnTntt;设控制叶片正常和卷曲的基因为A和a,则③的基因型为Tntaa,与基因型为TtAa的个体杂交,比例最小的为黄色正常(ttAa)、黄色卷曲(ttaa),各占杂交后代的1/8;植物组织培养为无性繁殖技术,能够保持亲本的性状。(4)因为所得的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为同一物种。 【答案】(1)2 (2)重组质粒(重组DNA分子) 重组质粒未导入 深褐色 (3)TnTntt 黄色正常、黄色卷曲 不变 (4)是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