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1.β-地中海贫血症可能是由基因缺失导致的,也可能是由单个碱基的替换导致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种变异都属于基因突变 B.两种变异都可能会遗传给后代 C.两种变异都会导致细胞内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D.两种变异都会导致细胞结构发生变化 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C.我国科学家培育抗虫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将活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 3.端粒(右图中染色体两端所示)通常是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G)的短 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它们能防止不同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 但是,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丢失一部分;在细胞衰老过程 中端粒逐渐变小。端粒酶可利用某段RNA序列作为模板合成端 粒DNA,对端粒有延伸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如果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酶没有活性,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 C.从功能上看,端粒酶属于逆转录酶 D.体外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细胞中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正相关 4.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含10对基因的某个精原细胞可产生210种精子 B.基因重组一定能改变DNA分子的碱基序列 C.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可称为突变 5.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诱变育种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 B.通过杂交育种所获得的新品种均需要从F3开始选取 C.多倍体育种中,低温处理与秋水仙素诱导的作用机理相似 D.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新个体即为纯合子 6.如下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  A.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D.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7.根据下列有关图解,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可发生基因重组的序号是③ B.图甲、乙的变化只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图乙的变化也属于基因重组 D.图中各个过程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8.如图表示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图示DNA分子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 C.如含红宝石眼基因的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9.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如果生存环境相似则会产生相似性状的演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趋同进化”。在“趋同进化”过程中 (  ) A.不同生物的基因库趋于相同 B.自然选择对不同生物的影响效果相同 C.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 D.不同生物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从而打破生殖隔离 10.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鼠性状表现的改变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 B.X表示环境、突变和基因重组,它们共同影响生物性状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进化的方向 D.Z表示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它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 11.纽约哈得孙河的鱼因通用电气公司在1947年至1977年间排放的化学物质多氯联苯而遭遇生存大危机,但近年来调查发现哈得孙河河底的鳕鱼完全不受多氯联苯的影响。对比来自加拿大的鳕鱼发现,哈得孙河的鳕鱼都出现了AHR2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排入哈得孙河的多氯联苯诱导鳕鱼发生基因突变,产生AHR2基因 B.加拿大的鳕鱼与哈得孙河的鳕鱼基因库已经有明显差别,属于不同的物种 C.AHR2基因的产生,改变了哈得孙河鳕鱼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D.若通过治理,消除多氯联苯污染,哈得孙河鳕鱼种群中AHR2基因频率将会迅速降低 12.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 B.基因治疗的原理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C.PCR过程中,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 D.人类滥用抗生素促使细菌突变成耐药性细菌 13.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一种常见病,自然界中的水稻品种(甲)对该病都没有抗性。为了培育出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农科院的育种专家通过“神舟七号”搭载水稻种子进行空间诱变育种试验和机理研究,得到了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乙)。请依据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空中高辐射、微重力等环境,可引起水稻种子发生的变异有________________。 (2)科研小组为了弄清抗白叶枯病水稻的变异情况,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 甲×乙→F1全为不抗白叶枯病植株。 实验二 实验一中的F1×乙→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3∶1 实验三 实验一中的F1自交→F2中不抗白叶枯病植株∶抗白叶枯病植株=15∶1 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 ①若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请写出经太空育种得到的抗白叶枯病植株(乙)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一中,F1植株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  ③在实验三中,F2代中的不抗白叶枯病植株中共有____种基因型。 ④若在实验三的F2中选择一株不抗白叶枯病的植株与抗白叶枯病的植株杂交,其后代中不抗白叶枯病∶抗白叶枯病为1∶1,那么所选择的这株不抗白叶枯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⑤让实验二中得到的F2全部植株继续与抗白叶枯病植株品种杂交,则理论上,F3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下图1、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基因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 (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地雀C的进化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 甲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总数   个体数 20 22 4 20 12 3 9 8 2 100  乙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个体数 196 168 36       400  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基因库相比较,甲种群基因库____(大、小)。 ②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种群甲与种群乙相比,基因A频率更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________。 ③已知上表中乙种群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B 3.B 4.D 5.C 6.D 7.D 8.C 9.B 10.C 11.C 12.A  13.(1)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2)①aabb ②D ③8 ④Aabb或aaBb ⑤不抗白叶枯病∶抗白叶枯病=7∶9 14.(1)A和B A(B)和C (2)地雀种群因基因突变形成不同的表现型;由于地理隔离将种群分裂为二,阻断了基因交流;大陆与小岛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导致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两个种群之间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种C (3)①小 ②70% 乙 ③80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