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二中2012届高三理科综合训练卷(生物部分)(四)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甲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的示意图,乙图表示一定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关于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利用一定剂量射线处理,基因突变较易在b时期产生 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a时期 C.温度在c点时酶的分子结构会被破坏 D.d点表示高温条件,是酶的最适温度 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反应中水的光解不需要消耗ATP中的能量 B.暗反应中CO2的碳原子转移途径为:CO2→C5→糖类 C.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H]、ATP也可用于暗反应 D.夏季炎热的中午,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3、右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B.一段时间后,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看到溶液最终变成黄色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产生速率不变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中,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4、如图是两个神经细胞间相互联系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中的内含物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B、兴奋的单向传递与结构②上特定受体有关 C、若在X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则会在结构①和②处实现相同的信号转换 D、结构①和②之间充满组织液,说明神经细胞间兴奋传递离不开内环境 5、如图为生态系统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信息传递 B.碳在④⑤⑥之间主要是以有机物形式进行传递的 C.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⑥完成的 D.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主要是负反馈调节 6、控制Xg血型抗原的基因位于X染色上,Xg抗原阳性对Xg抗原阴性为显性。下列有关Xg血型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人群中,Xg血型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 B.若父亲为Xg抗原阳性,母亲为Xg抗原性,则女儿全部为Xg抗原阳性 C.若父亲为Xg抗原阳性,母亲为Xg抗原阳性,则儿子为Xg抗原阳性的概率为75% D.一位Turner综合征患者(性染色体组成人XO)的血型为Xg抗原阳性,其父为Xg抗原阳性,母亲为Xg抗原阴性,可知其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母亲的卵细胞缺少X染色体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1题,共129分) 29.(7分)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因在光合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卡尔文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玻璃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来控制光照的有无。 (1)卡尔文通过停止 来探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他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下图中的 。    (2)卡尔文通过停止 来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CO2的化合物,这时他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得出固定CO2的物质是C5。 (3)卡尔文等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上述实验中卡尔文是通过控制 来探究CO2中碳原子转移路径的,采用了 等技术方法。 (4)实验中卡尔文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小球藻放入70℃的酒精中,从而使细胞中 失活,细胞中的化合物就保持在热处理之前的反应状态。采用纸层析法,分离出各种化合物。纸层析法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 的不同。 30、(14分)下图是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能正确表示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3膜电位变化的情况是(??? )。 a??? b???? c???? d A.a→d???? B.b→c??? C.c→b???? D.d→a (2)图甲中有??????? 个突触,①所指结构名称是????????????? 。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 (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 (3)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变化。与A情况比较,B种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 ,导致?? (离子进出膜的量)相对减少,使神经元3兴奋性降低。 31、(8分)下图为某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种异常现象。甲为原始生殖细胞,乙和丙为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异常配子,数字表示染色体序号。 (1)发生上述异常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减I/减II)过程出现异常。 (2)请写出乙细胞与甲的正常配子结合后形成的染色体组成有__________种。 (3)已知基因A、a分别控制花的红色和白色,基因E、e分别控制植物的高茎和矮茎,并且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但目前尚不知基因A、a和E、e究竟分别位于图甲中的哪对染色体上。若甲的基因型是AAEE,现有甲的正常配子与丙配子人工结合后产生的生物丁,用丁和正常的隐性个体aaee杂交,假设丁能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并受精,且此时等位基因可能正常分离,请根据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来确定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 如果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则说明Aa在1、2染色体上; 如果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则说明Aa在3、4号染色体上。 32.(10分)科学工作者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 级(含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J/hm2·a。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 。 (4)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①研究者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②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 =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 (二)选考题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共15分】 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右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艺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 l )自然界中 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 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 为碳源、并加入 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 的菌落。 ( 2 )如上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 (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一定不同),可以通过 进行定量测定。 ( 3 )根据测定结果, ①环节常选择木霉,则②中获得的酶是 酶。该酶至少包括 三个组分。 ( 4 )生产中可以满足④ 环节的常见菌种是 ,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⑤ 环节要注意 , ④过程要注意避免 。 ( 5 )该技术虽然有广阔的前景,但存在酶的成本高等间题,为了降低成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该过程。首先要通过 等技术手段对产酶微生物进行改造,提高酶的产量。其次,可利用 等技术使酶能够重复利用。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学技术】(15分) 拟南芥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某突变体可用于验证相关的基因的功能。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深褐色(TT),某突变体的种皮为黄色(tt),下图是利用该突变体验证油菜种皮颜色基因(Tn)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1)图中①应为 。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原因是 。若③的种皮颜色为 ,则说明油菜Tn基因与拟南芥T基因的功能相同。 (2)所得的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 (填是或者不是)同一个物种。 (3)为筛选出具有抗盐性状的突变体,需将③播种在含 的培养基上,获得所需个体;经过多代种植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盐突变体。为确定抗盐性状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需将该突变体与 植株进行杂交,再自交 代后统计 。 生物部分答案 1-6 BABCCC 29.(7分)(1)光照 ; A (2)CO2供应 (3) 反应时间 ; 同位素示踪法 (4)酶 ; 溶解度, 30、(14分)(1)D??  (2)2?; 突触小泡?; ④ (3)减少?;? Na+内流量 31、(8分)(1)减I (2)4种 (3)子代表现型为红色高茎和白色高茎; 子代表现型为红色高茎和红色矮茎 32.(10分)(1)2.48×1011 (2)3.2% (3)次生演替 (4)①.标志重捕 ②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 39.(15分)(1)富含纤维素; 纤维素; 刚果红; 透明圈 (2)不一定相同 ; 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 (3)纤维素 ; 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3分) (4)酵母菌 ; 发酵装置密闭(或保证无氧条件); 污染杂菌 ; (5)基因工程; 固定化酶 40.(15分)(1)重组质粒(重组DNA分子;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未导入;深褐色 (2)是 (3)(一定浓度的)盐;野生型(1分);1;性状分离比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