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2011年江苏南通质检)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选B。细胞鲜重水含量最多,氧元素最多,其次是C、H、N、P、S元素。 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是构成酶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B.Mg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C.由I参与组成的甲状腺激素,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P是磷脂、ATP、[H]等多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元素 答案:B 题组二 水和无机盐 3.(2011年广东广州第一次联考)美国宇  航局宣布火星探测器“凤凰”号已经找到火星表面存在水冰的证据,美国宇航局希望借助这一发现,继续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下面与水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借助水冰的证据探索火星表面是否存在过生命是因为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 B.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需要脱水 C.在生物的不同组织、器官中水的含量总是最高 D.越冬或休眠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解析:选C。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是生化反应的介质,是生命必须具有的基本物质;核糖体中可以进行脱水缩合合成蛋白质;在晒干的谷物中,水的含量为13%~15%;越冬或休眠的植物体内代谢减弱,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含量升高。 4.(2011年山东潍坊市高三检测)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 B.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植物缺Mg2+会影响光合作用 D.食盐中加碘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解析:选B。血红蛋白中含铁。叶绿素中含Mg2+。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题组三 物质的鉴定类实验 5.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 B.只有还原糖的检测需要水浴加热到50~65 ℃ 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试剂相同 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解析:选C。三种物质的鉴定中,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还原糖的鉴定需要加热。鉴定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分别呈现砖红色、橘黄色(或红色)和紫色。鉴定还原糖用的斐林试剂的甲液(0.1 g/mL的NaOH)和乙液(0.05 g/mL的CuSO4)是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而鉴定蛋白质用的双缩脲试剂则是先加A液1 mL(0.1 g/mL的NaOH),再加B液(0.01 g/mL的CuSO4)4滴。两种试剂的使用的方法也不相同。 6.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 ℃、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糖含量变化是________,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由此可推测糖类和蛋白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中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画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①实验原理: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②实验步骤: Ⅰ: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Ⅱ: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Ⅲ: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 ,振荡均匀后,。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蛋白质含量上升,总糖含量下降,导致糖类转变为蛋白质;幼苗在黑暗环境中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应注意A液和B液的加入顺序和反应条件。 答案:(1)先增加,然后保持相对稳定 下降 上升 糖类可转变为蛋白质 (2)下降 黑暗条件下无光合作用并且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 (3)①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②a:× 更正:双缩脲试剂A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 b:× 更正:直接观察颜色变化 ③1、2、3号试管中紫色依次加深   必修1 第1节 走近细胞 知识点一 生命系统的层次 【例1】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一切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解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的完成必须依赖于细胞,即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不能长时间生存,更谈不上完成生命活动;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是机体代谢与执行功能的基本单位;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必须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答案:B。 知识点二 细胞学说及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比较 【例2】 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________和_____,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1)由图分析,甲图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只有拟核和核糖体,因而属于原核细胞。乙图细胞具有细胞核、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2)比较甲、乙两图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有核糖体、细胞膜和细胞壁,其中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3)甲、乙两图所示细胞都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但二者的成分不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在乙图所示的植物细胞中,还具有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11)、内质网(10)、高尔基体(12)。此外,线粒体(8)还为此过程提供能量。这四种细胞器缺一不可。 答案:(1)原核 无核膜(无成形细胞核) (2)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膜 (3)纤维素 8、10、11、12 知识点三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例3】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使用高倍镜时,只用“细调节器调节”。污物可能在目镜、物镜或装片上,只移动装片不能确定污物的具体位置。 答案:A。 知识点四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考例1】 (2010年南京调研)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它们都有染色体,存在基因 C.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D.原核细胞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 解析: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而水绵细胞是真核细胞,在这两类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因此A正确。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只有裸露的DNA分子,而在真核细胞中含有染色体,因此B错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 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因此C正确。原核细胞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均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B。 知识点五 细胞学说 【考例2】 “细胞学说”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 A.揭示了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解析:细胞学说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从而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细胞学说创立时只说明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尽管细胞学说也说明了细胞具有生命活力,但这不是其最重要的意义。 答案:C。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考例3】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解析:显微镜下的像是倒立虚像,实物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图示观察目标位于视野右上方,则欲将该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方可使物像朝左下方移动直至视野中央。 答案:A。 随堂作业 B组 能力提升 1.据报道,某省十几个城市玉米患“粗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病毒引起的病害。关于“粗缩病”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 A.“粗缩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B.其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寄主细胞 C.组成其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 D.“粗缩病”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解析:“粗缩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寄主细胞,因此不能独立生存。“粗缩病”病毒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P。 答案: C 2.(原创题)大陆在2008年底赠送台湾的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刚出生时幼崽只有25克,而成年时长约120~190厘米,体重可达到85到125公斤,其生长的基础是(   ) A.适应环境 B.遗传和变异 C.新陈代谢 D.生殖发育 解析: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答案:D 3.对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衣藻 ⑤金鱼藻 ⑥烟草花叶病毒 A.①②⑥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①③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D.③④⑤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解析:①酵母菌是真核生物,A错误;③硝化细菌营自养,是生产者,B、C错误;D是正确的。 答案:C 4.(2010年广东三校联考)某班同学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相关的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并做了记录,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能看到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B.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黑藻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C.将在蔗糖溶液中刚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清水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调节出较亮的视野 解析: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在解离时已经死亡,故不能看到染色体向两极移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黑藻的叶绿体,但看不到它所具有的双层膜结构;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应调节出较暗的视野,以增加对比度,从而取得明显的效果。 答案:C 5.(多选题)仔细分析图示,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不可能是(   )  A.酵母菌细胞 B.衣藻 C.肝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 解析:所有细胞均含核糖体,但肝细胞无细胞壁,酵母菌及棉花细胞无中心体,只有衣藻细胞既有细胞壁,又有中心体、核糖体。 答案: ACD 6.(2010年上海卷)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从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1)幽门螺杆菌的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区域称为________。  (2)上图4支试管分别代表4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3.5 g/L)中的生长状态,其中②号试管代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状态,由图判断,该菌在________条件下不能生长。产甲烷细菌的生长状态最能由试管________代表。 (3)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 成分 含量  葡萄糖 10 g  KH2PO4 0.2 g  MgSO4 0.2 g  NaCl 0.2 g  CaSO4 0.2 g  CaCO3 5 g  琼脂 3.5 g  蒸馏水 1 L   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的该培养基中,置于37 ℃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该培养基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比刚接种时________,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幽门螺杆菌形态如图所示,该菌在人体中可引起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4)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7,人体胃腔内pH在1~2之间,但胃黏膜的黏液层靠近上皮细胞侧pH为7.4左右。若幽门螺杆菌随食物进入胃腔,结合其结构特点以及能导致胃溃疡的特性,推测该菌在胃内如何存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资料中信息分析幽门螺杆菌是否属于古细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拟核(核区) (2)氧气浓度过高或过低 ③ (3)少 缺少氮 源(缺少氮源和生长因子) (4)幽门螺杆菌进入胃腔后,首先依靠鞭毛运动至pH较高处缓冲,然后分泌蛋白中和胃酸,提高pH,以便继续生存和繁殖 (5)否 幽门螺杆菌不能生存在极端环境中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