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的质量数等于原子核中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和 C.原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中价电子数,只有在价电子层内存在电子空缺时,原子才是活跃的 D.原子是带电性的 解析:选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的质量数等于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未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时,原子就可以从其他原子那儿夺得电子或失去电子,只有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性质才稳定在正常的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整体上看,原子是呈现电中性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单质中存在铁离子 B.在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C.离子键的形成不是共用电子层造成的 D.在固态NaCl中含有“NaCl”分子 解析:选C。 选项 分析 结论  A 单质中不含离子 错误  B 离子化合物KOH中K+与OH-间为离子键;O与H间是共价键 错误  C 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电子发生转移,不存在共用电子 正确  D NaCl在固体时是离子晶体,其余状态为离子,没有分子 错误  3.下列关于癌症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如电离辐射、X射线等 B.长期接触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如砷、苯等 C.由遗传因素决定,不受其他条件影响 D.由引起癌变的病毒引起 解析:选C。癌症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疾病。遗传因素是诱发癌症的内因;放射性物质属于诱发癌症的物理因素;有毒的化学物质属于诱发癌症的化学因素;病毒属于诱发癌症的生物因素。 4.下列甲、乙两表分别是生物体及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表甲:生物体的含水量 生物 水母 鱼类 蛙 哺乳动物 藻类 高等植物  含水量(%) 97 80~85 78 65 90 60~80   表乙: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 组织、器官 牙齿 骨骼 骨骼肌 心脏 血液 脑  含水量(%) 10 22 76 79 83 84  ①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②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③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较多 ④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解析:选A。由表甲可知,各种生物体内含水量均超过60%,可以推知水是构成生物体成分中最多的化合物,故①正确;由表甲还可以看出,水生生物的含水量一般高于陆生生物,由此推出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故②说法正确;由表乙中的数据可知,骨骼肌、心脏、脑、血液的含水量比牙齿、骨骼的高,代谢比牙齿、骨骼旺盛,可以得出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高的结论,故③说法正确;骨骼肌、心脏、脑的含水量与血液的含水量相差不多,但形态差异却很大,究其原因是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不同,血液中这个比值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所以说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故④说法正确。 5.2011年初我国华北大旱致使百万人严重受灾,大量牲畜干渴死亡,作物几乎绝产,水成了当地最渴求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活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都是水 B.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C.细胞变老时,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会降低 D.一般而言,抗干旱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一般植物相比要高 解析:选D。水是活细胞内含量最高的化合物,A项正确;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都必须在以水为基础的环境中进行,离开水一切生命活动都将不能进行,B项正确;与幼嫩细胞相比,年老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下降,则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会降低,C项正确;细胞内结合水含量上升时,会增强其抗旱、抗寒等抗性,因而抗干旱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一般植物相比要低,D项错误。 6.近十年来,我国城乡癌症发病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是农村地区,发病率的增长远远高于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 ①医疗卫生状况差 ②营养条件差 ③环境恶化 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医疗卫生状况差、营养条件差、环境恶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是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因素。 7.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要喝淡盐水;在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不慎受外伤后,要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依次为(  ) ①降温 ②维持水代谢的平衡 ③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④消毒 ⑤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 A.①②④ B.③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解析:选B。高温作业会丢失大量无机盐,急性肠胃炎会流失大量的水,0.9%的盐水是人体细胞的等渗溶液。 8.为了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我国医疗部门采取的切实有效的措施是(  ) A.婴儿一出生就注射所有的相关疫苗 B.定期消毒 C.在家中不要出门 D.自己服用相关药物 解析:选B。由于某些流行性疾病在不少国家有死灰复燃的趋势,对于这些流行性疾病或突发性疾病,最好到医院就医,不要自己乱服药物,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后果。定期消毒是预防传染病切实有效的措施之一。 9.下列有关脂肪的叙述中,揭示其化学组成上区别于糖类的主要特点是(  ) A.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分子中C、H原子的比例特别高 C.分子中O的数量比C、H多 D.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作用 解析:选B。脂肪和糖类是由C、H、O组成的有机物,脂肪虽具有减少热量散失的作用,但不属于化学组成上与糖类的区别,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C、H、O三种元素的比例差异,糖类的C、H、O之比通常是1∶2∶1,而脂肪分子中C、H比例比O高得多,例如硬脂酸(C17H35COOH)中,C、H、O之比为9∶18∶1。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脂质都必须含有C、H、O元素 B.糖类、脂质都含有相同比例的C、H、O元素 C.小麦体内的化学元素与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数量上基本相同 D.小麦体内的化学元素与玉米体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数量上基本相同 解析:选A。糖类、脂质都必须含有C、H、O元素,但比例不一定相同,不同生物体内所含有的各种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数量差异很大。 11.人的红细胞必须生活在含有0.9%的氯化钠的溶液中,医生常给脱水病人注射0.9%的生理盐水。因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在浓盐水中会因失水过多而皱缩,因而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这说明(  ) A.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 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红细胞的特性 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解析:选D。红细胞的生活环境相当于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时,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都将随之发生变化。这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12.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观察必须如实反映所感知的事物,只有通过仪器观察,才可以得到精确结果 B.科学的测量应力求准确,因而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C.预测也可能出错,所以必须通过实验来检测预测的对错 D.运用数学的知识整理、归纳、分析数据,便于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 解析:选A。观察必须如实反映所感知的事物,通过一种或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也可借助于一些仪器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的灵敏度,但要得到精确结果,必须进行测量。 13.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某些物质的存在。在植物和动物体内,存在着许多物质,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医学上,可用这两种试剂检验尿液以进行疾病诊断。请分析这两种试剂能够诊断的疾病应该是(  ) A.糖尿病、肠炎 B.胃炎、肾炎 C.糖尿病、肾炎 D.胃炎、肠炎 解析:选C。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性糖作用,水浴加热形成砖红色沉淀,用来鉴定还原性糖的存在,所以可以鉴定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作用溶液呈紫色,用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如果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说明肾小球有炎症,血液中的蛋白质从肾小球滤出到原尿中形成蛋白尿。 14.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要定量摄取,原因是(  ) A.糖尿病患者的消化功能不好 B.糖尿病患者的吸收功能不好 C.米饭和馒头中含有大量葡萄糖 D.米饭、馒头中的淀粉等经过消化、分解,生成大量葡萄糖 解析:选D。米饭、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多糖,由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淀粉再次水解,生成葡萄糖,被吸收到体内,提高血糖浓度,对糖尿病人健康不利。 15.青苹果遇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 A.青苹果中含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 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解析:选C。苹果在生长过程中逐渐积累糖,青苹果中主要含淀粉,所以遇碘变蓝。苹果成熟过程中,淀粉发生水解,由非还原性糖转化成还原性糖。 16.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可溶性还原性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用现配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还原性糖的鉴定中,加入斐林试剂后,用酒精灯隔水加热2 min左右,在加热过程中仔细观察试管中溶液产生的砖红色沉淀。脂肪的鉴定用苏丹Ⅲ染液,呈现橘黄色。由于苏丹Ⅲ染液可以溶解于乙醇,所以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蛋白质的鉴定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使用时要现用现配。 17.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储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的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  ) A.少 B.多 C.相等 D.无法比较 解析:选B。油料作物种子含脂肪较多,水稻等谷类种子含淀粉较多。脂肪和淀粉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它们氧化分解都产生CO2和H2O。由于脂肪中H的含量比淀粉中H的含量高得多,所以脂肪氧化时需氧量较多。 18.把一块生物组织捣碎后进行化学分析,得知含水、蛋白质、DNA和糖原,由此可判断该组织是(  ) A.小麦的 B.家兔的 C.病毒的 D.细菌的 解析:选B。由于组成物质中含有糖原,而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因而该生物组织应是动物的。 19.鱼体内的核酸水解后,不可能得到的是(  ) A.1种五碳糖 B.4种脱氧核苷酸 C.5种含氮碱基 D.8种核苷酸 解析:选A。鱼体内的核酸有DNA和RNA,它们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核糖、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水解产物都应为最小分子,所以水解产物为2种五碳糖。 20.根据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表示的碱基有5种 B.B表示的是核糖 C.D表示的是核糖核苷酸 D.D表示的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解析:选D。由图可知,D是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它由一分子C磷酸、一分子B脱氧核糖和一分子A含氮的碱基组成,碱基有四种: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 21. 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关于各种生物中碱基、核苷酸种类描述正确的是(  ) A口腔上 皮细胞 B洋葱叶 肉细胞 C脊髓灰 质炎病毒 D豌豆根 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解析:选B。由题知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叶肉细胞、豌豆根毛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它们同时含有DNA和RNA;组成DNA的碱基有4种:A、G、C、T,组成RNA的碱基有4种:A、G、C、U,所以共有碱基5种;核苷酸是组成DNA或RNA的单体,DNA的单体有4种脱氧核苷酸(碱基:A、G、C、T),RNA的单体有4种核糖核苷酸(碱基:A、C、G、U),由于DNA和RNA含有不同的五碳糖,因而同时含DNA、RNA的生物,碱基虽然有5种,但核苷酸却有8种。而脊髓灰质炎病毒只有一种核酸。 22.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A.q-1 B.q+1 C.p-1 D.p+1 解析:选C。一条多肽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p个,且水解得到的四种氨基酸的R基团中均没有O原子,因此,多肽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数为p-1。 23.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一个二硫键的形成会脱去两个H原子。若该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蛋白质在形成时生成的水分子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A.m个 18 m B.(m-4)个 18(m-4) C.(m-3)个 18(m-3)+4 D.(m-2)个 18(m-2)+4 解析:选D。通过认真识图可知,该蛋白质含有3条肽链,其中一条是环状结构。对于环状结构来说,失水数等于氨基酸数。图中还有2个二硫键,所以还要失去4个H。 24.某多肽,经测定其分子式为C21HxOyN4S2(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亮氨酸(C6H13NO2)、丙氨酸(C3H6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多肽水解后形成3种氨基酸 B.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为32和5 C.该多肽中有3个肽键 D.该多肽不止1个羧基 解析:选D。题干提供的氨基酸中每一个都只含有一个氮元素,根据多肽的分子式可以确定其是由四个氨基酸脱去3分子水而形成的,又由于多肽分子中有两个硫原子且无二硫键,可以确定必定有两个半胱氨酸(C3H7NO2S)构成,再根据多肽分子式计算出另两个氨基酸共有碳原子数为21-3×2=15,只有苯丙氨酸(C9H11NO2)1个和亮氨酸(C6H13NO2)1个才符合题意,这三种氨基酸都只有两个氧原子(只有一个羧基),所以此多肽只有一个羧基,根据计算不难得出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为32和5。  25.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C3H7O2N)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O原子数目减少8个 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肽键数目减少7个 解析:选A。由题可知,三十九肽去掉4个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一个丙氨酸含3个C原子,所以C原子减少4×3=12个;4条多肽含游离的氨基、羧基各4个,所以氨基、羧基分别增加3个;三十九肽含肽键38个,4条多肽含肽键数目:35-4=31个,所以肽键减少7个,根据蛋白质的形成方式脱水缩合可知,O原子数减少1个。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6.(11分)下表中各元素的数据代表该元素在人体中含量百分比,请据表回答问题。 人体的成分/% 氢 氧 碳 氮 钙 磷 氯 硫 钠 镁 所有其他成分   9.5 65.0 18.5 3.3 1.5 1.0 0.2 0.3 0.2 0.1 ≤0.1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们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体内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中的钙在骨骼和牙齿中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成年人缺少时会患________症。钙在血液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如果含量太低会出现________现象。 (3)从上表看,没有列出人体成分中铁的含量,是否人体内不含铁?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内的镁可以从蔬菜中的________(器官)获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化学元素在不断地进行着交换,但这是在生物界对非生物界中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统一性和差异性。 (2)各种化学元素在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存在方式也不尽相同。钙在骨和牙齿中是以无机物形式存在的,而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成年人缺乏钙则引发骨质疏松症。钙在血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它与肌肉的收缩有关,当钙缺乏时,人体就会出现抽搐现象。 (3)铁也是组成人体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化学元素,其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参与氧气的运输。 (4)人体要想从蔬菜的某一器官中获得最大量的镁元素,就应选择含镁量最多的部位。镁是叶绿素的主要组成成分,在蔬菜的各个器官中,以叶中含有叶绿素的量为最多。 答案:(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碳酸钙 骨质疏松 离子 抽搐 (3)否,人体内含铁 它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表中没有列出是因为铁是微量元素,含量少 (4)叶 镁是合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叶片中含镁丰富 27.(13分)下图表示细胞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依据生物功能,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指________;E在动物细胞内是指________,在植物细胞内主要是指________。 (2)F是指________;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3)C是指________;通式是________,C形成G过程的反应叫________。 (4)D是指________,D形成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E、F、G、H四种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功能去判断,能源物质E——淀粉或糖原、储能物质F——脂肪、结构物质G——蛋白质、遗传物质H——核酸,进而确定构成它们的单体A是葡萄糖、B是脂肪酸和甘油、C是氨基酸、D是核苷酸。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是糖原,植物细胞内的多糖是淀粉。细胞内的脂质除脂肪外还有固醇和类脂。氨基酸形成肽链的过程叫脱水缩合。 答案:(1)葡萄糖 糖原 淀粉 (2)脂肪 固醇 类脂 (3)氨基酸  脱水缩合 (4)核苷酸 核酸 28.(13分)如图是真核生物体内某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构成示意图,已知M和N为大分子物质,A和B分别是两者的组成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X、Y元素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 (2)M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3)A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连接A形成M的化学键是________。 (4)化合物N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 (5)M在细胞中承担多种功能,试举例说明其中的两种功能:①________;②________。 解析:由化合物N控制合成化合物M及题干信息可知:N是核酸,M是蛋白质,X元素是氮,Y元素是磷;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可以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化合物N是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五碳糖和碱基。蛋白质在细胞中承担多种功能,包括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催化作用,如酶;结构组成,如细胞膜蛋白;调节作用,如胰岛素;免疫作用,如抗体;运动作用,如肌动蛋白等。 答案:(1)氮、磷 (2)氨基酸 (3)  肽键(—NH—CO—) (4)磷酸、五碳糖、碱基 (5)①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②催化作用,如酶;③结构组成,如细胞膜蛋白;④调节作用,如胰岛素;⑤免疫作用,如抗体;⑥运动作用,如肌动蛋白(任选两个即可) 29.(13分)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是否存在________。 (2)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用其染色时,要用酒精来冲洗浮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只能滴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注意事项: ①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用于实验。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碱性环境,再加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还原性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________,试管口不要朝向________,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④蛋白质的鉴定样品液浓度不能________,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洗不净。 解析:本题是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原理与操作的考查。其中一些细节需要注意,如鉴定蛋白质实验,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时,要少量,否则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答案:(1)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 (2)苏丹Ⅲ染液 苏丹Ⅲ能溶解在酒精中 (3)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4)①分别配制、储存 ②0.1 g/mL NaOH溶液 0.01 g/mL CuSO4溶液 ③烧杯底部 实验者和他人 ④太大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