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一个细胞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 D.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 解析:选A。细胞学说的建立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细胞学说内容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 2.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 ①目镜10×         ②物镜10× ③目镜16× ④物镜40×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往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你应该把载玻片往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选C。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与实际是上下相反和左右相反的,故视野中微生物向左下方游动,则实际它是向右上方游动,故应往左下方移动玻片,才能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 4.关于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 cm左右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解析:选A。放大倍数越高,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越小,A项错误;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B项正确;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可能在玻片上,可能在物镜上,也可能在目镜上,C项正确;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物像才会向左下方移动而到达视野中央,D项正确。 5.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 A.S1=2S2 B.S1>2S2 C.S1<2S2 D.S2<S1<2S2 解析:选B。口腔上皮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膜性结构,S1既包括细胞膜的脂双层分子,也包括细胞核和膜性细胞器中的脂双层分子,S2只包括细胞膜中的脂双层分子,因此S1>2S2。 6.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区分蓝藻和衣藻依据的是(  ) A.线粒体 B.核仁 C.染色体 D.核糖体 解析:选D。蓝藻是原核生物,衣藻是真核生物,二者都有核糖体。 7.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所含的酶功能基本相同 C.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D.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解析:选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由内、外两层膜组成,故A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叶绿体则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二者所需的酶显然不同,故B错;线粒体能把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叶绿体能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故C正确;原核细胞中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一种核糖体,故D正确。 8.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细胞膜表面①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C.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②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解析:选C。①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起识别等功能;B项中细胞膜为系统边界,识别功能要强于其他生物膜,故糖蛋白含量较高;C项中②是磷脂分子,而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应为磷脂双分子层,故C错误;D项中③为膜蛋白,如载体蛋白,其种类及含量能决定物质进出,因此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有关。 9.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下,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则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减小,而膜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于膜的上述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 A.细胞膜具有易变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具有保护性 解析:选B。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部分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它们的运动导致细胞膜的流动性,即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这些物质的运动就会相应加剧。温度降低时则与之相反。  10.右图是某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正确的说法是(  ) A.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⑤、⑦ B.原核细胞中也存在②、③ C.⑥与该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D.⑥、⑧在结构和功能上没有联系 解析:选A。该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显示没有细胞壁,具有中心体,所以应为动物细胞,其中②为中心体;③为核糖体;⑤为线粒体;⑥为高尔基体;⑦为细胞核;⑧为内质网。原核细胞只有③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⑥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⑧内质网与⑥高尔基体都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密切的联系。 11.下面对四种细胞器结构特征的部分描述,哪一种结构属于细胞的显微结构(  ) A.线粒体的棒状结构 B.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C.两个中心粒的相互垂直结构 D.高尔基体的单层膜结构 解析:选A。显微结构是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结构,亚显微结构是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结构,所以亚显微结构看得更细微,选项B、C、D都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细胞结构,只有A项描述的是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它属于显微结构。 12.细胞内生物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 B.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 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小泡而增大膜面积 解析:选D。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的膜已不属于高尔基体膜了。 13.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再滴加派洛宁染液 B.染色后,RNA显红色,DNA显绿色或蓝色 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 D.先用低倍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 解析:选AD。A项中试剂应是二者混合使用;D项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然后转换到高倍镜下观察。 14.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有DNA,具有膜结构 B.原核细胞拟核中的DNA的形状与真核细胞DNA的形状不同 C.乳酸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等都不具有核膜 D.真核细胞中存在DNA和RNA,而原核细胞中则只含有DNA 解析:选B。本题是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综合题目。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核膜,所以拟核没有膜结构;原核细胞的DNA是环状的,而真核细胞的DNA一般是链状的;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存在着DNA和RNA,但只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15.如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的物质和所代表的生物膜是(  )  A.呼吸酶;Ⅰ是细胞膜 B.性激素;Ⅱ是高尔基体膜 C.分泌蛋白;Ⅲ是内质网膜 D.胰岛素;Ⅰ是内质网膜 解析:选D。由图示可知,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前后,Ⅰ的膜面积变小,Ⅱ的膜面积几乎不发生变化,Ⅲ的膜面积变大。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内质网“出芽”形成“小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所以内质网膜面积变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细胞膜面积变大,胰岛素是分泌蛋白。  16.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时,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 A.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下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解析:选B。在显微镜下,标本成倒像,只要把看到的镜像逆时针旋转180°,则还原为真实情况。  17.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B.细胞间的识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b过程不需要能量,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解析:选D。图中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分子,Ⅰ为膜外(外侧有糖蛋白),Ⅱ为膜内。a方式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的主动运输,需膜上的载体参与,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18.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解析:选B。本题考查细胞的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高尔基体膜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生物膜的共性,所以具有流动性,也主要是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一定有高尔基体的参与,它对分泌蛋白起加工作用。 19.  如图所示的三个圆圈1、2、3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 A.乳酸菌 B.衣藻 C.肝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 解析:选B。阴影部分表示该生物既有细胞壁、核糖体,又有中心体。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中心体;肝细胞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棉花叶肉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衣藻是低等植物,三种结构都有。  20.右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对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B.若将该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营养液中保温后,将测到①②④⑤处有放射性 C.含有色素的只有⑤ D.⑥对细胞的内环境有调节作用,使细胞维持一定的渗透压 解析:选D。③核糖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①和②处不能测到3H的放射性。细胞液中也含有色素。 21. 下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  A.有无膜结构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 C.是否含有色素 D.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解析:选A。图中的四种细胞器都是有膜的细胞器,其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高尔基体和液泡是单层膜结构;叶绿体和液泡都含有色素;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液泡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很明显。 22.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解析:选C。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其中有些蛋白质和糖结合形成糖蛋白,有些脂质和糖结合形成糖脂;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使得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融合首先是膜发生融合,这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CO2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膜,不需要消耗ATP。 23.下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TP B.维生素D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 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 解析:选A。由题干分析可知,X为葡萄糖,Y为蛋白质,Z为磷脂。维生素D为脂溶性小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Z有关;细胞膜被蛋白酶分解,说明膜中含有Y;构成细胞膜的Y、Z都可运动。 24.下列几种概念关系的模型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D。蔗糖不是还原性糖,果糖、葡萄糖是单糖;不具膜的细胞器不属于膜结构;固醇和脂肪为并列关系。  25.如图为某渗透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半透膜。图中A、B均为体积相等的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为MA、MB,且MAH2,t1=t2 B.H1=H2,t1>t2 C.H1=H2,t1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