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ADP的含量增加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时,ATP含量增加 D.几乎所有生物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这是生物界的共性 解析:选D。本题考查ATP的分子结构和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ATP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嘌呤核苷,而不是腺嘌呤;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属于简单扩散,不消耗ATP;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消耗能量,ATP转化为ADP,故ATP含量降低,ADP含量增加;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2.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  式中X代表(  ) A.H2O        B.O2 C.磷脂 D.磷酸 解析:选D。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 3.多酶片中含有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酶片中的酶都是蛋白质 B.一个酶分子只起一次作用 C.酶提供反应开始时所必需的活化能 D.食物消化过程需要酶的作用,而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需要酶的作用 解析:选A。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酶为RNA。多酶片中的酶全为消化酶,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是提供反应开始时所需的活化能。另外,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不管是食物消化,还是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均需酶的催化。 4.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3上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活性将(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活性需要的适宜条件。适宜的pH是酶发挥活性的条件之一。唾液淀粉酶的适宜pH=6.8,本题中在pH=3的环境中时就已经使唾液淀粉酶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失去了活性。尽管后来pH升到了6,也不能恢复其活性。  5.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B.酶因高温而失活 C.酶反应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率和酶量的关系 解析:选D。从图可知,40 ℃是酶反应的最适温度;50 ℃及50 ℃以上温度会使酶变性失活;该图还反映出酶促反应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该坐标图是在酶量一定时测定的,故不能得出D项信息。  6.右图是有关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 (2)c指________。 (3)运动时,肌细胞中消耗的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 (4)进行①反应时能量用于________,进行②反应时能量用于________,由此可见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中能量是________的,而物质是________的。 解析: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动物和人来源于a呼吸作用,绿色植物来源于a呼吸作用和b光合作用。ATP转化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ATP是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 答案:(1)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2)生命活动 (3)ATP (4)合成ATP 各项生命活动 不可逆 可逆  1.(2012·福州高一检测)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 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 解析:选A。生命活动需要消耗ATP,细胞不断合成ATP,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ATP与ADP是两种物质。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但合成很快,以适应生命活动的需要。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酶才具有催化作用,在常温常压下,使生物体内各项化学反应能快速顺利地进行。 2.生物体的储能物质、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依次是(  ) A.脂肪、糖类和ATP     B.脂肪、蛋白质和ATP C.脂肪、糖类和ADP D.糖类、脂肪和ATP 解析:选A。生物体(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糖类、脂肪和ATP。细胞代谢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ATP直接供应的。 3.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 B.动植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能量“通货”的,说明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核苷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 D.ATP分子水解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变成了RNA的基本单位 解析:选C。ATP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它是生物的直接供能物质,由1个腺嘌呤核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若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则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 4.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就酶的作用特点而言,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炒肉的过程中加入 B.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 C.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 D.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炒熟 解析:选D。蛋白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其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炒、煮等措施都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酶失活。 5.某作家脑溢血导致右侧肢体瘫痪,为尽快改善患者新陈代谢状况,尽快恢复其右手书写能力,在治疗时可用下列哪种方法辅助治疗(  ) A.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 B.口服含钙片剂 C.服用多种维生素液 D.肌肉注射ATP制剂 解析:选D。葡萄糖中的能量氧化分解释放出来,转移到ATP中才能直接利用,B、C选项中的物质不是能源物质,只有ATP才是直接能源物质。 6.啤酒、果酒有时易出现沉淀,但只要加入极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多选)(  ) A.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酒中的沉淀物是氨基酸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D.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特异性 解析:选CD。啤酒、果酒中出现的沉淀,加入极少量酶便可消失,说明了酶具有高效性;这种沉淀能被蛋白酶水解,不能被其他酶水解,说明这种沉淀是蛋白质,从而说明酶具有特异性。 7.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的,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 A.某些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解析:选A。题干中提到RNA具有酶所具有的催化活性,即某些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8.下列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A.萎蔫的菜叶放在清水中 B.葡萄糖+果糖→蔗糖 C.水分从叶片气孔中散发 D.甘油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中 解析:选B。ADP含量增加是生命活动消耗ATP所导致的。水、甘油进出细胞属于简单扩散,不消耗能量,而物质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ATP。  9.如图表示的是ATP和ADP之间的转化,可以确定(  ) A.A为ADP,B为ATP B.能量1和能量2来源相同 C.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D.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 解析:选D。由图中能量的方向可以看出,A为ATP,B为ADP;能量1来自ATP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所释放的化学能,能量2在动物体内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在植物体内除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所释放的化学能外,还可来自光能;酶1和酶2分别是水解酶和合成酶;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Pi。 10.下图中,甲表示的是植物的淀粉酶与人的淀粉酶的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乙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H=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若细胞质由中性变成酸性,人的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升高 C.乙图中,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 D.乙图中无法知道C酶的最适温度 解析:选D。由甲图可知,pH=5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由中性变为酸性时,人的淀粉酶活性降低;由乙图可知,A酶的最适温度为35 ℃左右,B酶30 ℃左右,C酶的最适温度不可知,活性温度范围也不可知。  11.有一种酶的催化反应为P+Q―→R,图中的实线表示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进程,t1时,将催化反应的酶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图中的哪条曲线表示此反应的真实过程(  ) A.Ⅰ和Ⅱ B.Ⅲ C.Ⅳ D.Ⅴ 解析:选B。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与一般催化剂一样,能显著地改变反应速率,使之加速达到平衡,但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或平衡点)。图中实线平衡于横坐标的线段延长相交于纵坐标的那个交点即为此反应的平衡点。显然,曲线Ⅰ、Ⅱ、Ⅳ(均为虚线)均改变了此平衡点,因此Ⅰ、Ⅱ、Ⅳ都不对。曲线Ⅲ反映酶使反应缩短了达到平衡点的时间,而并不改变原来反应的平衡点。曲线Ⅴ(与实线重合)从t1至平衡前的线段不符合加酶后反应的真实过程。故正确选项是B。 12.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中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图②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的变化示意曲线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MnO2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D.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酶的作用及特性。底物浓度充足时,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图①中虚线反应速率加快一倍,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所引起的变化;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同时酶的催化效率高,故图 ②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时生成物量的变化示意曲线;若实线表示MnO2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酶促反应开始时底物浓度高反应快,后来底物逐渐被分解反应速率降低,可用图③表示。 13.下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反应前、中、后过程,请据图说明:  (1)图中代表酶的是________,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______性,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D代表麦芽糖,那么E和F则是________、________,A则是________。 (4)如果D代表二肽,那么E和F则是________、________,A则是________。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A的状态不变,D分解成E和F,说明A是酶。在B、C、D物质同时存在时,酶只能催化D分解,说明了酶的特异性。 答案:(1)A 反应前后酶本身不发生变化 (2)特异 在B、C、D物质同时存在时,只催化D物质的反应 (3)葡萄糖 葡萄糖 麦芽糖酶 (4)氨基酸 氨基酸 肽酶  14.胰蛋白酶是存在于人体小肠中的一种消化酶。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 ℃,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 (2)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项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温度的关系的是________。  解析:(1)酶有特异性,胰蛋白酶的作用是催化蛋白质的水解。(2)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0~9.0,在pH为2的强酸环境下,胰蛋白酶变性失活,无催化能力。(3)在37 ℃时胰蛋白酶的催化效率最高,所以在0~37 ℃这个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度应逐渐加快。 答案:(1)蛋白质 (2)不变 在pH=2时酶已经失活 (3)C 15.(探究创新题)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光现象普遍存在,生物通过细胞的生化反应而发光。请设计实验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萤火虫的荧光器晒干后研成的粉末、ATP粉末、蒸馏水、大小相同的小烧杯若干、大小相同的试管若干、标签纸若干及其他实验所需材料。 (1)实验步骤 ①配制不同浓度的ATP溶液,置于小烧杯中,贴上标签; ②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成若干等份,分别放入试管中,贴上标签; ③在每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发光现象并记录。 (2)实验现象预测及结论 现象预测 结论  a.随ATP浓度升高, 发光现象渐强 荧光强度与ATP浓度 __________________  b.随ATP浓度升高, 发光现象______________ 荧光强度与ATP浓度 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荧光强度与ATP 浓度无关  (3)实验讨论 ①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哪一个?________。 ②萤火虫发光是________能转变成________能的过程。 解析: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而不是一般的实验验证题。为了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的关系,首先应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ATP溶液,随后将等量的荧光器晒干后研成的粉末放入上述溶液中,观察不同浓度ATP溶液中粉末的发光情况。 实验现象有三种可能:a.随ATP浓度升高,发光现象增强,说明荧光强度与ATP浓度成正比。 b.随ATP浓度升高,发光现象减弱,说明荧光强度与ATP浓度成反比。 c.随ATP浓度升高,发光现象无变化,说明荧光强度与ATP的浓度无关。 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a,萤火虫发光是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答案:(1)②荧光器粉末 ③等量不同浓度的ATP溶液 (2)a.成正比 b.减弱 成反比 c.随ATP浓度升高,发光现象无变化 (3)①a ②ATP中活跃的化学 光  记忆卡片 1.ATP的分子结构简式为:A-P~P~P,A代表腺嘌呤核苷,T代表3,P代表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2.ATP可以直接为生物体的各种需能反应提供能量。 3.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 4.酶具有高效性、特异性等特点。 5.酶促反应的速率与温度、pH、酶的浓度和底物的浓度等有密切的关系。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