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反馈调节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系统这几个系统共同维持的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选C。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同时内环境稳态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各种系统共同调节、共同维持的,而不是其中的任何几个系统就能维持的。 2.由于胎儿要从母体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往往会造成孕妇身体浮肿,下列浮肿与孕妇身体浮肿原理不一样的是(  ) A.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B.有蛋白尿的肾炎患者出现的组织水肿 C.局部代谢旺盛引起的组织水肿 D.某种物质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的组织水肿 解析:选C。胎儿从母体中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造成孕妇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水分流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而局部代谢旺盛所导致的组织水肿不是由于血浆渗透压下降所造成的,而是由于组织液的渗透压上升所造成的。 3.(2012·无锡高二统考)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多选)(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④ 解析:选CD。解答本题应首先识别图中各结构名称: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②为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⑤为血浆,⑥为红细胞。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为镰刀状,组织液增加会引起组织水肿,烫伤后出现的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由一层细胞构成,这层细胞的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液体则是组织液。 4.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解析:选D。从图中可读出,60分钟前,人的体温维持在37 ℃左右,60~80分钟时,体温上升,80~100分钟时,体温恢复正常。四个选项中可能导致体温上升的事件有发热、提高环境温度、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体温下降的事件有出汗增加。寒冷刺激下打寒颤能增加产热,但一般不会导致体温高于正常值,因此只有D项正确。 5.为研究不同室温条件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的实验测量。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能保证酶催化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B.在50~90分钟,皮肤温度下降的原因是室温降低,皮肤血流量减少 C.第90分钟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皮肤不再散热 D.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选C。从坐标曲线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能保持相对稳定,而皮肤温度明显发生变化。当室温降低时(50~100分钟),皮肤内血流量减少,所以皮肤温度降低,通过皮肤散热量减少。但是由于皮肤温度仍高于外界室温,所以皮肤仍散热,故C项错误。 6.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活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活鸡血,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 (1)方法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计实验步骤时要遵循对照和单一变量的基本原则,所以首先应该分组、编号(如:甲、乙、丙),在取用实验材料和设计步骤的时候要注意“三等”——等量、等浓度,还有一个就是等条件。等条件是指除了自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保证单一变量。 答案:(1)①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各2 mL ②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活鸡血,振荡摇匀,放置5 min ③分别取3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3块洁净的载玻片上(编号),做成临时装片 ④用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 (2)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10%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皱缩;蒸馏水中的红细胞破裂  1.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A.A、B、C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B.A、B、C依次为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C.B、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血浆 D.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解析:选D。根据血浆、组织液、淋巴及细胞内液间的关系:  可以判断A、B、C、D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中酸碱度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液pH通常在7~7.53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将CO2排出 解析:选A。人体血液的pH一般在7.35~7.45;乳酸过多时会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然后H2CO3分解成CO2和水,排出体外。 3.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解析:选C。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分布于皮肤和内脏部位;当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其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这体现在骨骼肌借助呼吸作用收缩的现象;在炎热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调节途径是使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使汗液分泌增多等,以增加散热量。 4.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 解析:选A。内环境中的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是: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渗透转化,组织液与淋巴之间是单向转化,即组织液只能渗透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由于寄生虫寄生使淋巴管堵塞,组织液无法继续渗透进入淋巴管,所以组织间隙中会积聚液体,导致组织水肿。 5.在冬奥会上,正在进行10000米速滑的运动员与周围观看的人员比较,其生理状态是(  ) A.产热过程大于散热过程,体温高于正常值 B.产热过程小于散热过程,体温低于正常值 C.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都下降,体温正常 D.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都加快,体温正常 解析:选D。正常情况下,人在寒冷的环境中,通过体表散失的热量较多,通过机体调节,一方面减少散热量,另一方面增加产热量,使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使体温维持正常值,运动员也不例外。 6.(2012·淮安高二统考)如图表示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液、B液和C液分别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B.A液、B液和C液组成人体细胞的体内生活环境——内环境 C.A液、B液和C液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B液A液―→C液 D.体液包括A液、B液和C液以及细胞内液 解析:选A。A液位于组织细胞间隙,所以是组织液;B液位于血管,所以是血浆,A项对B液的描述错误;C液位于淋巴管,所以是淋巴。三者构成了细胞生活的体内环境——内环境。体液除了组成内环境的三种液体外,还包括细胞内液。C项中表示的三种液体的关系正确。 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 A.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冷觉热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 B.冷觉感觉器分布在皮肤,温觉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器官 C.寒冷环境中出现“寒战”(或战栗)是立毛肌收缩的结果 D.在炎热环境中大量排汗未带走热量,只有汗液蒸发才使热量散失 答案:AD 8.下列关于体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的体温来源于物质新陈代谢释放出来的热量 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C.人的体温是在直肠测得的温度 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解析:选C。人的体温来源于营养物质氧化分解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只有体温相对恒定,人体才能正常地进行新陈代谢。在直肠测得的温度虽然最接近体温,但并不是真正的体温,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 9.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 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 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 D.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 解析:选C。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产热;任何调节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超过这个限度之后,就需要人为地加以调节。 10.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B.寒冷时,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代谢降低 C.寒冷时,人体散热多,相应的产热也多,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 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解析:选CD。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散热量增加,为维持机体体温相对稳定,产热量增加。机体代谢增强,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由于人体体温相对恒定,因此酶活性也相对稳定。 11.如图A~D的体温调节中,哪一途径表示人体持续生活在过冷环境中,并可能导致死亡(  )  解析:选B。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当体温降低时,可通过加快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但是当温度过低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时,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持续生活下去,就可能导致死亡。 1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解析:选D。供选答案A是属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pH;答案B是属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除pH以外的理化性质;答案C中的激素调节小于体液调节的范围,漏掉了系统的协调活动,多出了组织的协调活动;事实上,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生物整体表现出来的生理特性,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3.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作答:  (1)毛细血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________。人体红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________。心肌细胞所需营养来自于________。(填标号) (2)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原因是图中标号__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4)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________。 (5)②与③相比,③中不含有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②内的水分正常情况下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消化道。 解析:不同的组织细胞因其所处的部位不同,所处的具体内环境也不同。并非所有细胞的直接内环境都是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毛细血管壁很薄,仅由一层细胞围成,因毛细血管分布于组织细胞间,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一侧为血浆,一侧为组织液。毛细淋巴管伸入组织液中,起回收组织液的作用,故毛细淋巴管壁细胞一侧为淋巴,一侧为组织液。心肌细胞所需营养来自于它周围的组织液。 答案:(1)②和③ ② ③和④ ③ (2)②③④ (3)不会 ② 缓冲 (4)③ (5)大分子蛋白质 (6)消化液 14.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 (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________,耗氧量________;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________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2)人的体温是由位于________的________中枢调控的。 (3)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通过________的调节和________的调节,最终实现稳态。 解析:(1)人体体温过高时,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多,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供氧不足时,肌肉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组织中的乳酸含量升高,从而使人感觉肌肉酸痛。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3)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也是一个体温调节的过程。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参与此过程的调节。 答案:(1)增多 增加 乳酸 (2)下丘脑 体温调节 (3)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15.(创新探究题)某实验中学为探究体温调节中枢的位置,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体温调节中枢是否在下丘脑。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下丘脑,乙鼠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 ℃,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把它指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成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促反应速率)。则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_;符合乙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_。  (4)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小白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还可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________的分泌量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此可见小白鼠的体温由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等共同调节。 解析: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先测量甲、乙两鼠的体温,以便于与实验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另外单纯的两只小白鼠的体温可能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实验出现误差,所以最好选多只小白鼠分组进行实验。若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则当下丘脑被破坏后,体温调节不能正常进行,当外界温度低时,体温也随之降低,耗氧量减少;而正常的小白鼠在外界温度下降时,体内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体温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下丘脑和垂体、肾上腺都参与调节,可知体温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 答案:(1)①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两鼠的体温 ②实验要有重复性,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 (2)赞成。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破坏下丘脑的实验,进行自身前后对照。(3)BD AC (4)肾上腺激素 神经 内分泌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