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 恩格斯说:“当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或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  )         A           B         C           D 3. 19世纪上半期,人们的生活空间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在金钱至上等社会观念影响下出现了城市冷漠化问题。下列能够反映这一问题的文艺作品是 (  ) A.《唐璜》 B.《人间喜剧》 C.《英雄交响曲》 D.《日出印象》 4. 某中学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的主题包括:司汤达的小说创作、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与俄国革命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柴可夫斯基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  ) A.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B.浪漫主义的文艺 C.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5.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下列各项中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 (  ) A.《离骚》——《诗经》 B.《自由引导人民》——《向日葵》 C.《蓝色多瑙河》——《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 6.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19世纪初。代表古典主义音乐终结和浪漫主义音乐开端的伟大音乐家是 (  ) A.海顿 B.德彪西 C.莫扎特 D.贝多芬 7. 比较下列两幅绘画,你能从中得出的共同之处是 (  )      元代王冕《墨梅图》   凡·高《向日葵》 A.注重写实 B.受光学理论和实践影响 C.借助光和色的运用 D.具有写意的特点 8. “他们把颜料倒在画布上,然后用抹布将颜料擦去,最后出售他们的杰作——抹布。”这段话描述的画家风格应该属于哪一种美术流派 (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9. 19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领域兴起了浪漫之风,艺术家、文学家们期望通过以自己的创作来抒发情感、表达理想。以下属于这一类型作品的一组是 (  ) A.《巴黎圣母院》、《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唐璜》、《田园交响曲》 C.《英雄交响曲》、《战争与和平》 D.《田园交响曲》、《日出印象》 10.“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 A.“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B.“光是画中的主角” C.“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 D.“我不爱理性的绘画” 11.德国著名画家弗里德里希(1774~1840)认为:“美术家不仅应当描绘眼前所见之物,而且应描绘心中所见之物”,他迷恋于那些所谓“诗意盎然的景象”,如荒原、古寺、落日、月夜、森林等,这一切构成了他笔下具有象征意味和感情色彩的绘画世界。下图为其作品《孤独的树》。结合材料信息及作品风格,可知该作品属于 (  )  A.新古典主义美术 B.浪漫主义美术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美术 12.英文电视一词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ion(看)组成的,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电视出现的条件是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3.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  )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右图为某次世界博览会的宣传海报,这次世博会向全世界宣传、 展示了电影技术。请推断这次世博会是 (  ) A.1851年伦敦世博会 B.1889年巴黎世博会 C.1900年巴黎世博会 D.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 15.下列情景在1919年可能出现的是 (  ) A.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仪式在英国举行 B.《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上演 C.汤姆终于可以看电视节目 D.美国观众往往被电影主人公的名言所激励 二、非选择题(16题17分,17题23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批判现实主义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倡导社会改良。 材料二 下图为俄国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战争与和平》的剧照  材料三 作为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早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经存在,即使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浪漫主义文学,也为现实主义的繁荣作了准备,它是现实的创造,也是历史的继承。 ——以上材料选自《外国文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这一流派的特点。(3分) (2)举出两位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4分) (3)材料二中作品的作者是谁?他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俄国文学各有何影响?(4分) (4)根据材料三,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批判现实主义流派在古希腊就已形成?为什么?(4分) (5)综合材料一、三,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在全国各类电视节目中,法制类节目异军突起,渐成气候,无论对党和政府的宣传工作、对电视市场,还是对社会的影响,都在日益扩大。许多法制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社会经纬》,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山东电视台的《道德与法制》,上海电视台的《案件聚集》成为了所在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收视率和观众满意度屡创新高。 材料二 2010年3月2日,中央电视台在人民大会堂门前报道两会。据悉,央视派出了大阵容参与全国两会报道。 (1)电视的功能众多,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了电视的什么功能?(6分) (2)简述电视主要的三项基本功能。(3分) (3)电视为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但同时也给世人带来负面影响。请简要说明。(10分) (4)现代电视剧《亮剑》、《乡村爱情故事》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4分) 答 案 1.B 2.A 3.B 4.C 5.B 6.D 7.D 8.D 9.B 10.A  11.B 12.B13.A 14.C 15.B  16.(1)历史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复杂尖锐。特点:①力图真实再现生活,揭露批判社会矛盾;②热衷塑造英雄人物。 (2)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等。 (3)列夫·托尔斯泰。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4)不能。因为文学流派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创作方法上的相同,还受许多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 (5)认识:文学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具有继承性的特点,是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繁荣的。 17.(1)功能:电视节目通过鞭挞目无法纪的现象,促进了法制建设;通过重大新闻报道,传播资讯。 (2)功能:传播资讯,娱乐功能,开展远程教育,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现给世人。(任选三项即可) (3)贡献:电视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提高了素养,使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悄然改变,并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负面影响:①减少了户外运动,产生肥胖、近视、抑郁症等诸多病症。②色情、暴力、武打等电视情节对未成年人产生了部分负面影响。③坐拥天地取代了人际交往,对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建设也产生一定负面作用,使周边、邻里变得冷淡、缺乏人情味。 (4)艺术创作要与时代同步,要植根于现实生活。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