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 特别说明:因时间关系,本资料试题未经校对流程,使用时请注意。 1.【2012·石家庄一质检】49.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直接影响③ B.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①>②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通过降低②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主要是种群的数量变化等特征,属于考纲理解、分析比较层次。本题的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指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②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直接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造成的,因此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的。 2.【2012·德州期末】18.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标志重捕法凋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汁数且没有震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种群数量的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群落中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属于常规实验的考查。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鲤鱼身上标志物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到的标志个体减少,故根据公式标记比例不变,所以求得的该种群生物总数变大,故A选项正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汁数且没有震荡试管会导致酵母菌沉在试管底部的个体被忽略,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比实际结果偏小,故B选项不符合要求;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开灯会导致捕获到的动物种类减少,最终使实际结果偏小,故C选项错;用样方法求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数,导致统计的个体数减少,种群密度比实际结果偏小,故D选项错误。 3.【2012·宁波市八校期初测试】39.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t1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 B.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N D.在t1一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答案】B 【解析】:该物种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S”型曲线。在t1时刻,该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应该为K/2=N。t2时种群数量为N。t2时期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达到环境负荷量为K=2N。在t1一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4.【2012·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二次联考】4. 上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K值提高 B.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C.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答案】B 【解析】:对鹅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只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K值表示环境条件下的最大容纳量,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若改变条件,会使K值变化。如建立鹅种群的自然保护区,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本次总数-上次总数)/ 时间=增长速率;bc段种群增长速率虽然下降,但个体数量却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曲线X为J型增长,曲线Y为S型增长,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5.【2012·石家庄一质检】39.下图表示某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甲种群在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在t2~t3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 D.t4时间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答案】A 【解析】:注意坐标的丛轴为“种群增长速率”,分析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出,它们的关系属于竞争力悬殊较大的竞争。从结果看,乙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如果坐标的丛轴改为“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则类似于课本中讲的“S”型增长曲线;t和t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K/2值,t3和t5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K值,此时对应的甲乙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据此我们可以得出t-t时间段内甲、乙种群都呈“J”增长,在t2~t3时间内种群数量还是增加。 6.【2012·南昌调研】21.将两种仓库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共同饲养于面粉中,二者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拟谷盗种群增长率的最大值出现在第50天以后 B.拟谷盗种群似“S”型增长,其增长受种内斗争因素制约 C.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D.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捕食关系,因此拟谷盗必须依赖于锯谷盗种群 【答案】B 【解析】:由图示可知,两种仓库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的关系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为弱到强到弱;拟谷盗种群增长率在第50天前达到最大值,第50天以后种群增长率下降。拟谷盗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其增长受种内斗争、种间斗争因素制约。 7.【2012·苏北四市一模】23.右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乙种群为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答案】BC 【解析】:t4时,种群增长率最大,补充量最大,不易防治,A错误;t3~t5,甲、乙的年龄组成分别为稳定型、增长型,B正确;t1~t2,甲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正确;t4时,甲的种群数量为K值,密度最大,乙的种群数量为K/2,密度不是最大,D错误。 8.【2012·宁波市八校期初测试】11.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时间]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 ) 年份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增长速率 0.66 1.54 2.81 3.67 2.94 1.65 0.03  A.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 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答案】C 【解析】:本题中的表格表示的是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第1~4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快;第4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加最快;第5~7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虽然逐渐减小,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慢,但依然在增多。由此可判断,1~7年内,鸟的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且数量呈“S”型增长(但未达到K值);第4年时该种群数量为等于K/2,第7年时该种群数量尚未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慢,其中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9.【2012·厦门市期末】11.瓢虫体色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某瓢虫种群中,BB个体占18%,bb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A.18%、82% B.36%、64% C.57%、43% D.92%、8% 【答案】C 【解析】:瓢虫种群中,BB个体占18%,bb占4%,则Bb个体占78%。就B与b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作含有两个基因。设该种群共有100个个体,则共有200个基因。其中,B基因有2×18+78=114(个),b基因有2×4+78=86(个)。于是,在这个种群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14/200=57%;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86/200=43%。 10.【2012·莱芜期末】25.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右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褐鼠种群中 A.基因矿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 B.抗性个体RR:Rr=l:1 C.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 D.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答案】D 【解析】:从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越大的褐鼠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越强,若对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根据进化理论观点,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RR的个体数量应增加,rr个体数量应减少,但因环境中维生素K含量不足,致使RR的个体数量增长受到限制,只有中间类型Rr存活的机会较大。 11.【2012·粤西北九校联考】4.下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只有两种说法正确 C.只有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都正确 【答案】D 【解析】:图①所示为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活在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个体数量会下降;图②种群个体数量从K1 上升到K2 ,说明环境对该种群生存条件(食物、空间)等有所改善,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食物的增加;图③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后急剧下降表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其自我修复能力(抵抗力)有一定限度;图④种群个体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故海洋捕捞应使种群所剩个体数量为K/2,以使种群个体数量增长最快。 12.【2012·南昌调研】19.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不可能的是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答案】D 【解析】: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是正确的,地衣、苔藓、草本、灌木、乔木、森林这些都是在各阶段对阳光竞争中的优势种,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不同。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3.【2012·安庆一质检】25.在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取代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序列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级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下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演替期间,营养物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荫而减弱 B.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的要求低但对光有最高需求 C.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且耐荫的能力也较强 D.顶级演替后若发生火灾,可预测其后的次生演替时间和过程与初生演替基本相同 【答案】D 【解析】: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在演替序列上基本相同,但初生演替一般需要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土壤形成过程,而次生演替是在原有较好的土壤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速度快,时间短,过程简明。 14.【2012·苏北四市一模】14.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演替至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可能找到苔藓、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 B.某坡地发生山崩,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属于初生演替 C.草本阶段多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调节能力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B项属于次生演替,C项昆虫进入,生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复杂,调节能力增强,D项群落演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15.【2012·宁波市八校期初测试】33.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物种数量 年数 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 )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从第四年开始群落出现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答案】D 【解析】:在一个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的演替,才叫做初生演替,该弃耕农田所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群落水平结构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例如,在森林里,高大的乔木占据森林的上层,往下一次是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第1年该地虽然只有草本植物,但不能排除该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6.【2012·莱芜期末】18.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小,群落演替越慢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 C.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 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答案】D 【解析】: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越小,群落演替越慢。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 17.【2012·石家庄一质检】36.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A 【解析】:树林生态系统的动物,营树栖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草原生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这个群落中动物也具有分层现象,如:土壤中的蚯蚓、草上的蜘蛛等。 18.【2012·银川一中第5次月考】32.(6分) 为有效防止海洋生物附着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生长,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料,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该污染物通过 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3)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 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 。 (4)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答案】:32.(6分)(1)食物链(1分) (2)群落(1分) (3)生物多样性(1分) 抵抗力稳定性 (1分) (4)由增长型变成衰退型,种群数量下降(2分) 【解析】:(1)该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2)题中所述是在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水平研究的结果。(3)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菌株的培养基成分应含有选择因素——三丁基锡。(4)污染后该种鱼的年龄组成呈衰退型,种群数量将趋于减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