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中各种鱼类的总称 B.生活在不同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 C.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D.一个草原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解析:选C。种群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的总和。 2.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解析:选D。种群不仅具有数量特征,还具有空间特征,如均匀分布、集群分布等;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由于生物逐渐增多,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较大 C.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高考资源网]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 解析:选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由于时间和环境不同,种群密度会发生变化。 4.下面是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操作正确的是(  )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 ③计数 ④计算种群密度 ⑤丈量 A.①→②→③→④       B.①→⑤→④ C.①→④ D.①→③→②→④ 解析:选A。一般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调查对象,然后选取适当大小的样方,计算每个样方内该种群的数量,然后计算该区域内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整个过程无需丈量。 5.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一块面积不大的某区域,第一次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较多,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还可用取样调查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解析:选C。该区域的此种鼠的数量为68×54/12=306。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只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6.下图是某地区广东松的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  )  A.总能量增加 B.种群密度下降 C.种群密度增大 D.种群密度不变 解析:选B。由图中信息知道,年轻的少,年老的多,所以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下降型,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种群密度越来越小。因此输入总能量会越来越少。 7.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进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下图所示曲线。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A.衰退型和①        B.增长型和② C.衰退型和③ D.增长型和④ 解析:选B。种群增长率在t1时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根据种群增长率的曲线可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对应②图。 8.在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条件会使种群K值增加的是(  ) A.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 B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 C.引入北极狐后的旅鼠 D.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 解析:选B。本题考查种群的增长曲线。食物和空间条件及天敌等,都会影响K值。地面进行硬化后家鼠的生存空间被压缩,K值降低;引入北极狐后因天敌的压力,旅鼠的K值也降低;干旱环境使大熊猫的食物减少,K值降低。而干旱环境可以提高东亚飞蝗的存活率而使K值增加。 9.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Ks5u.com] A.生态环境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 B.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C.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相对稳定 D.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解析:选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原因是出生率与死亡率上下波动。此时食物等环境因素仍是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原因。 10.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学部分的相关实验,试题难度中等。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培养瓶的大小、pH值、温度等因素,所以改变培养液的pH会影响K值,A错,D正确;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方法是取样调查法,B错;取适量培养液滴于血球计数板上对酵母菌准确计数时,要先对培养液进行稀释处理,C错。 11.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解析:选AB。相同面积叶片放置相同数量的棉蚜,分别置于开放和封闭条件下,开放条件下的叶片会由于外来个体的迁入而先达到密度峰值,故B正确;随着棉蚜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开放条件下的叶片上的棉蚜在没有达到K值时便会有部分个体迁出,使种群密度先于封闭条件而降低,故A正确、C错误;种群衰退时,种群内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故D错误。 12.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呈“S”型增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种群大小 (K-N)/K 种群的增长速率  S1 20 0.90 18  S2 50 0.75 38  S3 100 0.50 50  S4 150 0.25 38  S5 180 0.10 18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若此表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次级代谢产物在S1所处时期大量积累 解析:选C。从表格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将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上的点用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实际上只是一种视线的转移,解答问题时根据表中数据将曲线重新画出来,其中的变化规律自然一目了然。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3点之后,因为种群的增长量的下降是受环境阻力所致。蝗虫的防治时期与蝗虫的发育程度有关,应该在S3点之前(种群的增长量较低时)采取措施。酵母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产生于稳定期,而S1所处时期是调整期。 13.如图为种群增长的三种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往往呈“几”型增长 B.“J”型增长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 C.“S”型增长曲线和“几”型增长曲线都有K值(最大值),且种群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 D.三种增长曲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选A。生态系统中,种群在没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呈“J”型增长,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呈“S”型增长。微生物接种在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时呈“几”型增长,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往往呈“S”型增长。“J”型增长种群的增长率不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但“J”型增长种群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又没有环境阻力,所以,增长速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根据坐标图可知,“S”型增长曲线和“几”型增长曲线都有K值(最大值),且种群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三种增长曲线是在不同外界条件下得到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曲线也会改变,所以三种增长曲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垂直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C.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D.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 解析:选D。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与光照关系不大,主要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地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研究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结果,据图表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研究小组在每一采样点采取分层定量采集 B.鞘翅目为该地区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 C.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与农药的使用有关 D.蔬菜地较适合土壤动物的生活 解析:选D。通过坐标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土壤的采集地点,纵坐标表示种群中个体的数量,而图例表示的是不同物种。在三个取样点中,5年蔬菜地与10年蔬菜地相比两个取样地的物种都为5种,但10年蔬菜地中动物的总数量远大于5年蔬菜地,而且弹尾目都为优势种,相比两者,大田中物种只有3种,不太适宜土壤动物生活。上述取样过程中有个体数的统计,应为等量取样,但并没有分层,从图示中也没法判定农药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 16.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种群 解析:选A。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的采集,对蝗虫不适合,因为蝗虫不属于土壤动物;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记名计算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种群。 17.下列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害虫防治时,应该在大于K/2时对害虫进行捕杀 解析:选D。“J”型曲线是在环境条件适宜,无天敌的情况下形成的,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建立自然保护区会提高环境容纳量,进而提高种群数量;人工群落中人类可以控制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例如麦田等;害虫的防治应早下手为强,K/2时种群的增长速度已达到了最大值。 18.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到达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阶段、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 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方向 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解析:选A。群落演替会因为人类活动改变其方向;群落中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会改变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群落演替受群落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 19.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群落 种1 种2 种3 种4 种5 种6 种7 种8  甲[高考资源网KS5U.COM] 92 4 0 0 1 1 1 1  乙 0 25 20 20 20 5 0[Ks5u.com] 0  丙 0 65 20 10 3 2 0 0  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 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 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 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解析:选C。生物群落是由若干个种群组成的有机结构,群落的种类越多,个体间数量分布越合理,越有利于能量流动,其稳定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因此A、B选项正确。分析群落丙中各物种数目基本呈现数量金字塔形,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20.下列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定能形成森林 B.演替过程中,因灌木较为高大而取代草本植物 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解析:选A。群落演替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并不是一个群落把另一个群落完全取代,而是优势物种的更替,B、C正确;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速度及方向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D正确;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废弃的农田才可能演替到森林阶段,A错误。 21.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解析:选D。由曲线可知:丙主要在浅层,乙主要分布于中部,甲主要分布于水底,即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是由于鱼类的食物不同导致的。但甲、乙、丙三种鱼食性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叠,所以三者间也存在竞争,由图可知三者间并不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2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调查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种群密度 B.调查小鼠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的中间时间有部分个体迁入,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大 C.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计数等级划分为较多、多、较少、少四个 D.调查草履虫种群密度可用抽样检测法 解析:选C。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计数等级划分为非常多、较多、多、少、较少、非常少六个等级。 23.下列关于生物群落演替的顶极阶段,正确的是(  ) A.这个阶段在环境变化以前一直持续 B.这个阶段不依赖天气 C.这个阶段不断变化 D.这个阶段只有结构 解析:选A。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之后,最终会达到一个与环境稳定平衡的状态,这时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理论上这个阶段在环境变化之前是稳定的。[高考资源网] 24.为了减小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下图所示为引入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Ks5u.com] A.由图中曲线可知,蜘蛛和害虫之间呈现竞争关系 B.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解析:选C。蜘蛛和害虫之间为捕食关系。所以I期间由于食物充足蜘蛛数量增加较快;而在Ⅱ期间主要是由于食物不足,蜘蛛数量下降;在Ⅲ期间,两种群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25.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解析:选C。由题干可知,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由原来较单纯的农作物,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这时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该树林中,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增大,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会逐渐提高。在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物种。由图示可知,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其消亡。故C项是错误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6.(12分)(1)如果调查的是一块蒲公英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10个小组各统计了一个样方的结果如下表(单位:株/m2)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数 0 3 3 2 2 3 3 9 4 3  经实际询问有2个组所报数值是不真实的。这两个组最可能是第________和________组。如果这两组的实际数据之和为5株,则该地块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株/m2。 (2)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环颈雉引入该岛的增长曲线如下图。环颈雉引入该岛的增长曲线为________型,环颈雉的种群数量的K值是________,在1937~1942年,环颈雉的增长曲线相当于________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块农田长100 m,宽30 m,在对该地块中的荠菜种群密度调查时,设10个样方,那么从长的一边计起,第三个样方的中心应在地长的________m,地宽的________m处。 解析:(1)由于1组和8组的数据与其他组的数据差距较大,所以可能是在计数时出现了差错;若这两组的数据之和为5,对这10组样方求平均值则得出的数值为2.8。 (2)曲线呈“S”型,最大容纳量更接近2500,在1937年到1942年期间种群增长速率较大,呈“J”型曲线增长,在这段时间内环境相对来说是无限的。 (3)采用等距取样法时,由于100 m长,10个样方,所以第三个样方是在20 m~30 m之间,取中间数值为25 m,所有样方均取在地宽的15 m处。 答案:(1)1 8 2.8 (2)S 2 500 J 适应能力较强、气候适宜、无天敌等 (3)25 15 27.(11分)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多根浮萍紧贴水面,生长快;扁种浮萍有气囊,总浮于水体表面。在某稻田中同时引入相同数量的多根浮萍与扁种浮萍。下图中曲线表示多根浮萍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试在图中画出扁种浮萍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某研究小组在路边的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植物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甲 10.0 9.2 8 6.8 5.5  乙 3.0 2.1 1.1 0.3 0.1  丙 0.3 0.6 1.1 1.5 2.3  丁 3.0 2.0 0.1 0 0  戊 3.2 2.8 1.7 1.3 0.5  ①在所调查的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________。 ②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生长地,基因型AA个体占24%,aa个体占4%;侵入该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试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且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贮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这三种蜂的生存曲线依次是________。 解析:(1)多根浮萍紧贴水面,说明喜阳光。扁种浮萍有气囊,总浮于水体表面,遮挡了阳光,抑制了多根浮萍的生长,二者是竞争关系。 (2)丙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其他种群数量下降,丙符合入侵种的特点。根据AA个体占24%,aa个体占4%,Aa占72%,计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侵入该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则AA占36%,计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前后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可能入侵地环境与原来环境基本相同,有利于其生存和繁衍。 (3)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 (4)叶蜂产卵于叶上,子代死亡率高,生存率低;泥蜂贮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生存率高于叶峰;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生存率最高。 答案:(1)见下图。  (2)①丙 ②入侵种群无基因突变,新环境与原来环境基本相同,有利于其生存和繁衍 (3)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4)甲、乙、丙 28.(12分)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__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__代表的类似。 解析:(1)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由甲种与乙种动物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的数量变化曲线,可推知甲与乙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单独培养时,乙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应该是C,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30只/ mL。 (2)①两种鱼分别分布在同一河流底部的不同位置,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这两种鱼属于“共存发展”的竞争关系,其种群数量变化应呈现“S”型曲线,但底栖鱼类处于较高营养级,其种间关系类似图中曲线D和E。②玻璃温室中的这两种食物相同的传粉昆虫,属于“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其种间关系类似图中的B和F。 答案:(1)出生率 死亡率 30只/mL (2)①D和E 水平 ②B和F 29.(15分)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材料用具:酵母菌母液、蒸馏水、无菌水、培养液、烧杯、试管、滴管、量筒、漏斗、1 mL 刻度吸管、标签、玻璃棒、酒精灯、pH试纸、天平、计数板、恒温箱、显微镜、高压蒸汽灭菌锅等。[高考资源网] 探究思路: (1)设计实验。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   液/mL 温度/℃     A 10  0.1 28  B 10  0.1 5  C  10 0.1 28  (2)实验步骤:培养液的配制→灭菌→接种→培养→计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①取3支试管,并编号A、B、C; ②分别向A、B试管中滴加10 mL 培养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试管A、C放在28℃条件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问题探讨: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试管在第3天开始个体数目迅速增加,第5天开始A试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实验至第6天 结束时个体数基本保持稳定。请将A、B、C三组预期结果的走势图绘制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 ③A试管中培养的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最终是否呈“S”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试管中温度适宜、营养充分,酵母菌种群将呈“S”型增长。B试管温度太低,虽然营养充分,但酵母菌难以增殖。C试管中温度适宜,但无营养供应,酵母菌不仅不能增殖,反而会逐渐死亡。由于培养液成分一定,随着时间的延长,培养的酵母菌最终会因营养耗尽而减少以至死亡。 答案:(2)②向C试管中滴加10mL无菌水 ③向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1mL 酵母菌母液 ④将试管B放入5℃条件下培养,并观察计数 (3)①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②曲线如图所示  ③是。A试管中温度适宜、营养充分,所以在酵母菌种群增长的初期,资源接近“无限”,酵母菌表现出指数增长的模式;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由于试管中营养物质的消耗和种群代谢产物在试管中积累,限制了种群数量的增长,其生存环境逐渐变得“有限”了,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当资源被耗尽,增长速率达到最小(0)时,酵母菌数量达到最大,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其增长曲线总体上表现为“S”型。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