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55: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课标要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考向瞭望】容易出现考查基因突变内涵的题目,渗透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两个概念的比较与整合。 【知识梳理】 一、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概念 因基因的重新组合而产生的变异 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 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 化而引起的变异  类型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合②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 间交叉互换 ①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自然突变 ②人为条件下发生的——诱发突变 ①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染色体数目变异  适用 范围 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产生配子时在核 遗传中发生 任何生物均可发生(包括原核、真 核生物及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真核生物核遗传中发 生  产生 结果 只改变基因型,未发生基因的改变,既 无“质”的变化,也无“量”的变化 产生新的基因,发生基因“种类” 的改变或“质”的改变,但量未变 可引起基因“数量” 上的变化  意义 形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生物进化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提供生物进 化的原始材料 对生物进化有一定意 义  育种 应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多倍体育种  二、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比较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原理 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减少,然后 再加倍从而获得纯种 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增加  方法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用秋水仙素处 理幼苗 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器官大,营养成分含量高,产量增加  缺点 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 适用于植物,动物难以开展。多倍体植物生长周期延 长,结实率降低  举例    【基础训练】1、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C ) ①果蝇的白眼;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③八倍体小麦的出现;④人类的色盲;⑤玉米的高杆皱形叶;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2、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和诱导基因突变的生理作用分别是( D ) ①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缍体;②加速细胞内染色体复制;③使染色体配对紊乱,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④干扰DNA的正常复制。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质量自然就成了人们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1)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得到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科学家往往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业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设计最佳育种方案,尽快得到所需品种。 生物材料:A、小麦的高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B、小麦的矮杆(隐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C、小麦的高杆(显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非生物材料:自选。 ①育种名称:单倍体育种。 ②所选择的生物材料:A、B。(填写代表生物材料的字母) ③该育种方案最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 ④希望得到的最能应用于生产的纯合的具有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⑤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性状类型)的概率:1/4。 (2)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育种方法已经出现并投入应用,如①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的八倍体小黑麦的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秋水仙素。②通过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棉,其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3)目前通过卫星搭载种子育成了太空椒,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是否一定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理想性状?为什么?不一定,因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高考模拟】4、(2007上海生物23)能在细胞分裂间期起作用的措施是( A ) ①农作物的诱变育种;②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③肿瘸的治疗;④花粉离体培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07广东生物33)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请问: (1)双亲中哪一位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未发生正常分离?父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假设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请在图中A—G处填写此过程中未发生正常分离一方的基因型(用+、-表示)。 (2)21三体综合征个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在表达时,它的转录是发生在细胞核 中。 (3)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请说明其依据。 能。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异常,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型。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