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60: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标要求】稳态的生理意义。 【考向瞭望】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其作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知识梳理】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一)体液:由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组成。 (二)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一)血浆中含有的水约占90%,溶质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约占7%~9%,无机盐约占1%,其他部分为血液运送的物质。 (二)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三)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溶质微粒数量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大小  越多 越大 越大  越少 越小 越小  (一)渗透压 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成因 3、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二)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维持因素:与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主要由Na+、K+和HCO3-、HPO42-、有机酸和蛋白质构成,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三)温度: 1、人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宜温度也是37℃左右。 2、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四)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体。 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的参与。组织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又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具体物质交换过程如图所示: 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体。 2、直接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四个;不同的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同。 3、人的呼吸道、消化道、膀胱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 四、血浆中成分的变化与人体的代谢和健康 (一)从水的含量及平衡分析: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取水,同时又通过多种途径排出水,当血浆中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含量上升,增加对水的重吸收。 (二)从O2的含量来分析 1、刚进入高原的人,对高原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以便于运输更多的O2并排出CO2,以满足新陈代谢所需。 2、短时间的剧烈运动,O2的量暂时无法满足机体的需要,能量主要来自无氧呼吸。 (三)从蛋白质、废物的含量来分析 1、血浆蛋白质含量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1)营养不良使合成量减少; (2)肾小球炎,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患者出现水肿现象。 2、当代谢废物含量上升时,说明肾功能衰竭,会患尿毒症。 【思考感悟】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组织液的相对含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血浆的渗透压变小,组织液中的水回渗的速率降低,组织液的量会相对增加,造成组织水肿。 【基础训练】 1、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D ) ①毛细血管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D )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3、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C )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高考模拟】4、(2007全国卷Ⅱ3)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D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5、(2008宁夏理综4)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为( B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