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基础练习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1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② 酶都有消化功能;③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④ 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⑤ 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⑥ 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⑦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A. ①②③B. ①②④⑤C. ①②④⑥D. ①③⑥ 2 、同一个体内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 )。 A. 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B. 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 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D. 种类无差异,数是不同 3 、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的 pH 由 10 降到 2 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 不断上升B. 没有变化C. 先升后降D. 先降后升 4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 整 pH 至 2.0 ,保存于 37℃ 的水溶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5 、进入冬眠的动物代谢极为缓慢,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体内酶的活性低B. 气温低C. 进食少D. 耗能少 6 、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其原因是( )。 A.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 B.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多样性 C.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专一 D.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稳定性 7 、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因为它含有( )。 A. 脂肪酶B. 蛋白酶C. 淀粉酶D. 氧化酶 8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A. 氨基酸B. 核苷酸C. 核糖核苷酸D. A 或 C 9 、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 )。 A. 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 B. 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C. 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 D. 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 10 、 1962 年,科学家里斯和普兰特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衣藻、玉米等植物的超薄 切片,发现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有 20.5mm 左右的细纤维存在。用 DNA 酶处理这种细纤维,细纤维会消失。由此证明叶绿体中含有的这种经纤维结构是( )。 A. 酶B. RNA C. DNA D. 核酸 11 、把酶放在 0℃ 和 100℃ 的温度条件下处理后,酶均失去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 0℃ 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B. 经过 100℃ 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C. 经过 0℃ 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遭破坏 D. 经过 100℃ 处理的酶被水解成了氨基酸 12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的过程。在下列哪种体外温度条件下,采集到的血 液凝固最快?( ) A. 0℃ B. 15℃ C. 25℃ D .35℃ 13 、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 A. 试管是否干净 B. 肺脏是否新鲜 C. 卫生香(或火柴梗)是否点燃 D. 所用肝脏研磨液的多少 14 、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如将从大肠杆菌中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 A. 温度 B. pH C. 水分 D. 营养 15 、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速率,能正确反映温度、 pH 和底物浓度与酶催化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  A. 甲、乙、丙 B. 甲、甲、乙 C. 甲、丙、乙 D. 甲、甲、丙 1 、 D [ 提示 ] 首先明确酶的概念。根据概念可知,酶是一种有机物,这种有机物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它具有催化作用,而不是只具有消化作用,科学实验研究表明;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等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 。所以说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的是错误的,蛋白质都是酶也是不正确的。蛋白质种类很多,有功能蛋白质和结构蛋白质之分。酶的特性告诉我们,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条件。 2 、 B 3 、 B [ 提示 ] 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为 1.5 左右,在 pH 为 10 时,酶已丧失活性。所以尽管 pH 为 10 降至 2 ,但胃蛋白酶一直没有活性。 4 、 A [ 提示 ] 在 pH 为 2.0 时,唾液淀粉酶已经失活,蛋白质均被胃蛋白酶水解。 5 、 A 6 、 C 7 、 B 8 、 D [ 提示 ] 绝大多数酶的成分是帽白质,少数酶的成分是 RNA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9 、 C [ 提示 ] 发烧时,体温升高高于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使相关消化酶的活性降低。 10 、 C [ 提示 ] 因为酶有专一性,用 DNA 酶处理能消失的物质中一定含有 DNA 。 11 、 A [ 提示 ] 过酸、过碱或高温均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0 ℃ 的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12 、 D [ 提示 ] 学生易误选 A 。血液凝固的快慢取决于相关酶的催化活性的高低。 35 ℃ 最接近酶的最适温度,酶的催化活性最高。 13 、 B 14 、 D [ 提示 ] 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适宜的温度、 pH ,相关反应的进行通常都需要在水溶液中进行。 15 、 D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 .在水深 200m 的深海处,光线极少,能见度极低。有一种电鳗有特殊的适应性,能通过自身发出高达 5000V 的生物电,击昏敌人,获得食物,保护自己。电鳗生物电的直接来源是( ) A .葡萄糖彻底分解 B .氨基酸彻底分解 C .丙酮酸彻底分解 D .三磷酸腺苷的分解 2 . ATP 之所以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 ) A . ATP 在细胞内数量很多 B . 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C . 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 D . ATP 是生物体内唯一可以储存能量的化合物 3 .“高能磷酸键”的“高能”是指该键( ) A .键能高B .活化能高C .水解释放出的自有能高D . A 、 B 、 C 三者都是 4 . 30 个腺苷和 60 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 ATP ( ) A . 10 个 B . 20 个 C . 30 个 D . 60 个 5 .三磷酸腺苷中任何高能磷酸键水解后均可放能 30.54kJ/mol ,那么, 1molATP 中所有磷酸键储存的化学能为( ) A . 34.54mol B . 61.08mol C . 91.6mol D .介于 61.08mol 与 91.6mol 6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 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ATP 虽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 B . ATP 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量很高 C .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 .当它过分减少时,可由 ADP 在不依赖其他物质的条件下直接形成 7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需要消耗 ATP 的是( ) A .在核糖体上合成血红蛋白 B .在肺泡表面进行气体交换 C .小肠吸收氨基酸 D .神经冲动的中枢传导 8 .下列关于 ATP AD P + P i + 能量的反应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B .反应式中能量可逆,物质不可逆 C .反应式中的物质和能量均可逆 D .生物体内 ADP 转变成 ATP 所需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 9 .绿色植物细胞的下列结构或部位中,不能产生 ATP 的是( ) A .叶绿体B .线粒体C .核糖体D .细胞质基质 10 .草履虫的纤毛运动和变形虫的变形运动都是由肌动蛋白利用 ATP 提供的能量完成的。此时能量转换成了( ) A .机械能B .化学能C .渗透能D .电能 11 . ATP 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医药商店出售的 ATP 注射液可以治疗心肌炎。若人体静脉注射这种药物, ATP 到心肌细胞内至少要通过的细胞膜层数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12 . ATP 形成 ADP 时最先断裂的是 A .腺苷与磷酸的结合键 B .两个高能磷酸键 C .靠近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D .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1 、 D 2 、 C 3 、 C 4 、 B[ 提示 ] 一分子 ATP 是由 1 个腺苷和 3 个磷酸基团组成的, 60 个磷酸基最多可形成 20 个 ATP 。 5 、 D [ 提示 ] ATP 有 2 个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达 30.54Kj/mol ;另外磷酸基团与腺苷之间的化学键也可水解放能,但能量少于 30.54Kj/mol 。 6 、 A [ 提示 ] ATP 化学性质不稳定,虽然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很容易转化成 ADP 。 ADP 在形成 ATP 时,必须与游离的磷酸基结合。 7 、 B [ 提示 ] 在肺泡表面进行气体交换时,气体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8 、 A 9 、 C [ 提示 ]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够产生 ATP ;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是呼吸作用的场所,也可以产生 ATP ;核糖体上进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作用,是一种耗能反应,需要消耗 ATP 。 10 、 A 11 、 C [ 提示 ] ATP 穿过毛细血管壁时,经过了一层细胞(两层细胞膜);直接进入心肌细胞时,又需再穿过一层细胞膜。 12 、 D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 、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 A. 肺泡 B. 细胞质基质C. 线粒体D.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 、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B.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 D. 细胞产生 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 3 、生物体吸收的 O2用于( )。 A. 在线粒体内含成 CO2 B. 在细胞质基质中与 [H] 结合生成水 C. 部分形成 CO2,部分与 [H] 结合生成水 D. 在线粒体内与 [H] 结合生成水 4 、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 转移的途径是( )。 A. 葡萄糖 —— 丙酮酸 —— 氧 B. 葡萄糖 —— 丙酮酸 —— 氧 C. 葡萄糖 —— 氧 —— 水 D. 葡萄糖 —— 丙酮酸 —— 二氧化碳 5 、将鼠的肝细胞磨碎,离心后试管中有一层成分含许多呼吸酶。这些呼吸酶可能来自( )。 A. 细胞膜B. 细胞质C. 核仁D. 核膜 6 、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 A. 贮藏在葡萄糖中B. 存留于酒精中 C. 存留于乳酸中D. 以热能形式散失 7 、在四支试管中分虽含有下列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的 CO2的是( )。 A. 葡萄糖+细胞膜已经破裂的细胞B. 葡萄糖+线粒体 C. 丙酮酸+核糖体D. 丙酮酸+内质网 8 、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生物,过一段时间后,仍能生存的是( )。 A. 乳酸菌B. 蘑菇C. 白菜D. 蚯蚓 9 、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适当延长保存时间的原因是( )。 A. 呼吸作用减弱B. 呼吸作用加强C. 光合作用减弱D. 促进了物质的分解 10 、把青蛙和小白鼠从 25℃ 的温室中移到 5℃ 的环境中,这两种生物的需氧量变化是( )。 A. 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减少 B. 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增加 C. 青蛙的需氧量减少,小白鼠的需氧量增加 D. 青蛙的需氧量增加,小白鼠的需氧量减少 11 、在马拉松长跑中,运动员骨骼肌肌纤维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B. 丙酮酸的水解C. 葡萄糖的酵解D. 脂肪酸的氧化 12 、人在剧烈运动后,血心的 pH 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 A. 血浆中乳酸过少B. 血浆中 CO2过多C. 血浆中乳酸过多D. 血浆中丙酮酸过多 13 、人体内代谢终产物 CO2的形成场所是( )。 A. 肺泡B. 血液C. 细胞质基质D. 线粒体 14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A mol 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 )。 A. 7/ 3 A mol B. 1/ 12 A mol C. 6A mol D. 3A mol 15 、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 A. 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酶B. 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C. 防止氧气进入坛内D. 防止坛内蔬菜萎蔫 16 、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 CO2放出,则可以判断此过程( )。 A. 一定是有氧呼吸B. 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C. 一定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D. 一定是无氧呼吸 17 、在一普通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下图所示。在下列有关的坐标图中,不正确的是( )。  1 、 D [ 提示 ] 学生易误选为 C ,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 、 D [ 提示 ] 植物无氧呼吸产生 CO2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3 、 D [ 提示 ] O 2 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与上两个阶段产生的 [H] 结合形成水,放出在量能量。 4 、 D [ 提示 ] 根据有氧呼吸各阶段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的 H2O 中的氧全部来自 O2,葡萄糖中的氧参与了 CO2的产生。 5 、 B [ 提示 ] 动物细胞中含有呼吸酶的结构即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在线粒体、细胞质内能进行呼吸作用,含有大量的呼吸酶,它们都属于细胞质。 6 、 C [ 提示 ] 马铃薯的块茎细胞虽然是植物细胞,但进行无氧呼吸时的产物是乳酸,葡萄糖分子中大部能量则存留在乳酸中未释放。 7 、 A [ 提示 ] 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内含有细胞质基质的成分及线粒体、葡萄糖能在其中完成整个有氧呼吸作用过程并产生 CO2。学生易误选 B 。在线粒体中参与反应的底物是丙酮酸而不是葡萄糖。 8 、 A [ 提示 ] 根据题意可知互不干涉中能生存的是异养厌氧型生物,因此只有乳酸菌符合 。 9 、 A [ 说明 ] 冰箱冷藏室温度低,导致酶的活性下降,有利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储存。 10 、 C [ 说明 ] 此题的关键是认识到小白鼠是恒温动物,由适宜温度移至低温环境时,由于散热增多引起热增多,细胞呼吸作用增强,耗氧量增加;青蛙是变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中自身体温下降导致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耗氧量减少。 11 、 A 12 、 C [ 提示 ] 人在剧烈运动时,部分细胞会因供氧不足而进 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导致血浆 pH 降低。 13 、 D 14 、 D [ 提示 ] 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产生 4molCO2需消耗葡萄糖 A/2mol 。再根据有氧呼吸反应式, A/2mol 葡萄糖可产生 3A molCO2。 15 、 C [ 提示 ] 制作泡菜的过程就是使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因此应防止氧气进入坛内,以免引起其他好氧细菌的繁殖。 16 、 B [ 提示 ] 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都能产生 CO2;而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不产生 CO2。 17 、 B [ 说明 ] 图示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在此过程中酵母菌消耗葡萄糖,产生酒精和 CO2。 CO2溶于水导致 pH 降低。酵母菌的数量经过快速增长后处于稳定后期,随后,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环境的改变酵母菌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最终导致细菌的数量下降。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 、从绿叶中提取色素,选取的最佳叶片应是( )。 A. 肥嫩多汁的叶片B. 革质叶片 C. 刚刚长出来的小嫩叶D. 鲜嫩,颜色浓绿的叶片 2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 )。 A. 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分层 B. 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能彼此分开 C.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 丙酮使色素溶解并且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 3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无水乙醇,其目的是( )。 A. 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 使叶片充分研磨 C. 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无水乙醇中D. 使叶绿素溶解在无水乙醇中 4 、下列关于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 )。 A. 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B.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C. 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D. 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 5 、在进行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的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 A. 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 B. 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C. 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 D. 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 6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A. 进行纸层析 —— 制取滤液 —— 在滤纸条上画线 —— 将实验材料研磨 B. 制取滤液 —— 进行纸层析 —— 在滤纸条上画线 —— 取滤液 —— 再画线 C.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 —— 在滤纸条上画线 —— 制取滤液 —— 进行纸层析 D.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 —— 制取滤液 —— 在滤纸条上画线 —— 进行纸层析 7 、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要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圈的一个呈( )。 A. 蓝绿色B. 黄绿色C. 黄色D. 橙黄色 8 、将提取的绿叶中色素滤液装入试管中,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哪条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 )。 A. 绿光B. 黄光C. 红光、蓝紫光D. 紫外光 9 、一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放在暗处,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这时好氧性细菌将明显聚集在( )。 A. 红光的投影区域内B. 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 C. 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D. 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 B. 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C. 每个类囊体至少含有 2 个以上基粒,多者可达 100 个以上 D. 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的 DNA 11 、生长于较弱光照下的植物,当提高 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并未随之增强,主要限制因素是( )。 A. 呼吸作用和暗反应B. 光反应 C. 暗反应D. 呼吸作用 12 、光合作用过程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 A. CO2的固定B. 叶绿素吸收光能 C.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 ATP 的形成 13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变过程是( )。 A. 光能 ——ADP 中活跃的化学能 —— 稳定的化学能 B. 光能 —— 叶绿体中活跃的化学能 —— 稳定的化学能 C. 光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D. 光能 —— 稳定的化学能 —— 活跃的化学能 14 、如果光合作用同位素实验所用的水中有 0.2% 的分子含有18O ,所用的 CO2中 有 0.68% 的分子含有18O ,那么光合作用释放的 O2中含有18O 的比例是( )。 A. 0.2 % B. 0.48% C. 0.68% D. 0.88% 15 、光合作用的产物中, O2、葡萄糖中的碳、葡萄糖中的氢、葡萄糖中的氧分别来自于( )。 ①CO2② 气孔直接吸引 ③ 水的分解 ⑤ 叶绿素的分解 A. ①②④③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③① D. ①③①③ 16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够保证暗反应连续进行的是( )。 A. CO2的固定 B. C3的还原 C. 葡萄糖的产生 D. C3的再生 17 、将一棵重约 0.2kg 的柳树栽培在肥浴血奋战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大约为 11kg ,增加的这 10.8kg 主要来源于( )。 A. 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B. 土壤中的水 C. 大气中的氧气 D. 大气中的 18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最初用于( )。 A. 碳和氧的化学合成 B. 氢和合成C. 将水分解成氧和氢 D. ADP 转化为 ATP 19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 把CO2转换成 ATP B. 产生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C.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 ATP 中 D.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20 、在室温条件下,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不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 A. 适当增加空气温度 B. 适当增加 CO2的浓度 C.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D. 延长光照时间 21 、在夏季中午光照最强的情况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主略有下降。这时,叶肉细胞内的 C 3 、 C 3 、 ATP 的含量变化依次是( )。 A. 升、降、升B. 降、升、降C. 降、升、升D. 升、降、降 22 、对某植析做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 10min ;乙光照 5s 后再置于黑暗中处理 5s ,如此连续交替进行 20min 。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株所制 造的有机物总量( ) 。 A. 甲多于乙 B. 甲少于乙 C. 甲和乙相等 D. 无法确定 23 、以下几个关系图表中,错误的是( )。  24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 A. 同化类型不同B. 异化类型不同 C. 利用的能源不同D. 利用的碳源不同 25 、由于硝化细菌的作用,土壤中的氨可以转变成植物制造何种物质的原料?( ) A. 核糖和脂肪B. 葡萄糖和淀粉 C. 氨基酸和核苷酸 D. 脂肪酸和氨基酸 1 、 D [ 提示 ] 提取色素时选取材料以色绿、易提取为佳。 2 、 C 3 、 C 4 、 C 5 、 C 6 、 D 7 、 D [ 提示 ] 排列在最外层的色素圈应该是由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不组成的,而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其颜色是橙黄色。 8 、 C [ 提示 ]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蛋紫光,所以白光穿过该滤液时,蓝紫光和红光被大量吸收,通过三棱镜时,这两条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 9 、 C 10 、 C [ 提示 ] 叶绿体中每个基粒都含有 2 个以上类囊体,多者可达 100 个以上。 11 、 B [ 提示 ] 较弱的光照直接影响反应,尽管 CO2增多,但光合作用并不加强。 12 、 B [ 提示 ] 叶绿素可以吸收光能是叶绿素所具有的特性,不量种生化反应,所以不需要酶的参与。 13 、 C 14 、 A [ 提示 ] 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光合作用释放的 O2中的氧全部来自于 H2O 的光解,与 CO2无关。 15 、 C 16 、 D 17 、 D [ 提示 ] 柳树增加的重量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空气中的 CO2。 18 、 C 19 、 D 20 、 A [ 提示 ]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CO2的浓度和光照强度及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增大光合作用面积都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21 、 C [ 提示 ] 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由于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大,气孔关闭,导致进入的 CO2减少,从而引起 C3减少,此时光反应未受到明显影响,而暗反应减弱, C5和 ATP 的含量上升。 22 、 B [ 提示 ] 甲、乙两种情况下,植株进行光反应的时间相同,但乙情况下暗反应的时间比甲情况下的长,所以制造的有机物多。 23 、 C [ 提示 ] 叶龄主要通过叶绿体中色素含量的变化影响光合作用;光照强度通过影响光瓜一定程度上提高光合效率; CO2浓度的增加增强了暗反应,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但达到一定浓度后, CO2的固定会达到饱和;温度的升高在一定程序上增大了光合效率,但温度过高会使叶片灼伤,降低光合作用效率。 24 、 C [ 提示 ] 光合作用利用的能源是太阳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能源是氧化周围环境中的无机物所放出的化学能。 25 、 C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