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1-2012学年高一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人教版必修二)23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2.(2010·连云港模拟)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 B.乙细胞的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1与2或1与4的片段筛选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丙细胞的不能进行基因重组 3.(2010·河北唐山摸底)大丽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一株杂合的植株有许多分枝,盛开数十朵红花,但其中一朵花半边呈红色半边呈白色。这可能是哪个部位的C基因突变为c基因造成的(  ) A.幼苗的顶端分生组织 B.早期某叶芽分生组织 C.花芽分化时该花芽的部分细胞的 D.杂合植株产生的性细胞的 4.引起生物可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3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①果蝇的白眼  ②碗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人类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茎皱形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5.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移位于决定雌性的W性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基因重组 6.(2010年高考江苏卷)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7.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假定无基因突变) ( ) 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 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具显性致病基因的男患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与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儿子患病概率有明显差异,女儿却无明显差异 8.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需要的原料不同 B.所需酶的种类不同 C.均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 D.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 9.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因为( ) A、地理隔离的结果 B、生殖隔离的结果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构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 10.豌豆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豌豆甲自交后代全部为灰种皮黄子叶,豌豆乙自交后代全部为白种皮绿子叶。现将甲花粉授到乙柱头上,受精后所得到的种子(  ) A.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黄色 B.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绿色 C.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绿色 D.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黄色 11.孟德尔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不必考虑的是(  ) 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 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12.下图表示某正常基因及指导合成的多肽顺序。A~D位点发生的突变导致肽链延长停止的是[除图中密码子外,已知GAC(天冬氨酸)、CGU(甘氨酸)、GGG(甘氨酸)、AUG(甲硫氨酸)、UAG(终止)] ( )  A.G/C→A/T B.T/A→G/C C.T/A→C/G D.丢失T/A 13.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5/8 B.3/5 C.1/4 D.3/4 14.表现型正常的一对夫妻有一个患白化病的色盲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 A.5/6     B.1/4     C.1/6     D.1/3 15.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 目 甲 乙 丙 丁  细胞壁 无 无 有 有  所含核酸种类 DNA DNA和RNA DNA和RNA DNA和RNA  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定律 否 是 是 否  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列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小麦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于编序列 B.花生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是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下游 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 17.(2010·徐州模拟) 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 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 D.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18.一正常男孩的某一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则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有( ) A.23种 B.24种 C.46种 D.92种 19.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 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 B.21三体综合征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的贫血症 20.普通小麦的卵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用这种小麦的胚芽细胞、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 )   A.六倍体、单倍体  B.六倍体、三倍体   C.二倍体、三倍体  D.二倍体、单倍体 二、填空题 21.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连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连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③图2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22.牛的黑色(B)对红色(b)是显性。良种场现有两栏牛,A栏全为黑色,B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A、B栏牛是亲子代关系,来场参观的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有的说B栏是A栏的亲代,有的说B栏是A栏的子代。请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B为A的杂交后代,则A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B为______。 (2)若A为B的杂交后代,则B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A为______。 (3)若B为A栏的亲代,B栏中牛除具有相对性状(黑、红)外,还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4)若B为A栏的亲代,且B栏中黑色为纯合子,A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B为A栏的亲代,且B栏中黑色也有杂合子,A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 (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_____,乙病属于______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_,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 24.据报道深圳市发现一庞大的“眼耳肾综合征”家系:有资料可查的血缘人口总共有45人,从曾祖父到曾孙一共4代。45人中总共有15人患有“眼耳肾综合征”,其中4人已因尿毒症去世。现存的11名患者均已出现一种或数种症状,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研究人员调查还发现:一是该病临床表现为“重男轻女”,即:男性患者症状较重,女性患者症状较轻;二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三是遗传倾向有明显的选择性,即:母亲患病可以遗传给女儿也可以遗传给儿子,而父亲患病只遗传给女儿不遗传给儿子。 请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眼耳肾综合征”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于这种病的遗传特性,负责基因研究的医生介绍了基因研究的意义:这个家族中的女性怀孕后,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胎儿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一旦检测出了致病基因, 可以采取终止妊娠,避免这个家族再次生出有遗传病的孩子,你认为它的主要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基因检测需要较高的技术,你能否从性别鉴定角度给予咨询指导,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什么情况下要进行基因检测?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A 2.B 解析:根据题干中甲、乙、丙是同一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的分裂图。甲图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征;乙图中着丝点分开,而且有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的特征;丙图中着丝点正在分开,而且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征。由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乙细胞的不可能进行基因重组。1与2的片段筛选换,属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筛选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1与4的片段筛选换,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筛选换,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C 解析:变异的时间越早,对植株的影响越大。A、B、D选项所述情况,不会出现半红半白的现象。只有发育成该花的花芽部分细胞的发生突变,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4.C 5.C  6.解析:这种变异既可能是显性突变,也可能是隐性突变,A项错误;若是显性突变,则该个体是杂合子;若是隐性突变,则该个体是隐性纯合子,这两种情况下自交后代中均会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B项正确;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是用光学显微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项错误;假设突变是显性突变,则该杂合子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将形成显性单倍体和隐性单倍体两种单倍体,需经加倍和筛选后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D项错误。 答案:B 7.A  8.D 解析:所考查知识点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的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配对的碱基是A与U或T与A,C与G或G与C,所需的原料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翻译的过程是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碱基的互补配对发生在信使RNA上的碱基与转运RNA的碱基之间,配对的碱基是A与U或U与A,C与G或G与C,所需的原料是氨基酸。 9.A 10.A 解析:豌豆乙为母本,种皮的基因型与母本完全相同,故所结种皮为白色;豌豆甲、乙均为纯合子,甲、乙杂交后代为杂合子,故子叶呈现显性性状,即为黄色。 11.D 解析: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要求是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两对相对性状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即两对相对性状各自有显隐性关系;因为以豌豆为实验材料,为避免自然条件下的自花传粉,故要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由于不管是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是一样,故显性亲本不一定作父本,隐性亲本不一定作母本。 12.A 解析 生物的变异主要包括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仅由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变异,其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染色体及其上的遗传物质未发生变化,而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故该种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13.B 解析:本题可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进行计算。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由Aabb∶AAbb=1∶1得:A的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的基因频率的平方,为9/16,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的基因频率的平方,为1/16,Aa的基因型频率是6/16,因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所以能稳定遗传的个体AA所占比例是9/16÷(9/16+6/16)=3/5。 14.A  15.D 16.A 17.B 解析:根据图和文字信息可知,①细胞为有丝分裂的后期,③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而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则可判断只有B项叙述正确。 18.B 19.A 解析: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形态异常,呈现镰刀状,也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到;苯丙酮尿症携带者不表现出症状,且属于基因突变形成的单基因遗传病,所以观察组织切片难以发现。 20.A 二、填空题 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核心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 (2)小岛上原有蜥蜴个体构成种群,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4)蜥蜴过度繁殖导致生存斗争(种内斗争)加剧,使小岛上食物短缺,而连趾型蜥蜴能游泳可以获取更多食物,适应环境,个体数逐渐增加,这种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答案:(1)突变(变异) 自然选择(2)种群 基本单位 (3)基因库(4)①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②连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连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可)③基因频率 22.(1)Bb Bb、bb (2)BB和bb Bb (3) 黑、红个体全为纯合子 黑、红种牛为双亲的一方 (4) B栏中黑色纯合子基因型为BB,只产生一种B配子,且栏中红色个体均为同一性别 (5) B栏中杂合黑色全为同一性别,并且与红色个体为同一性别 23.答案 (1)A D (2)1/2 aaXBY Ⅱ-8(3)2/3 1/8 7/24 解析 (1)由患病的Ⅱ-3和Ⅱ-4个体生出一个正常 Ⅲ-9,可以推断出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Ⅱ-7和Ⅱ-8生出正常的Ⅲ-12和Ⅲ-14,可以确定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Ⅰ-1的基因型为aaXBXb,Ⅰ-2的基因型为AaXBY,可推知Ⅱ-5为纯合子(aaXBXB)的概率为1/2,Ⅱ-6的基因型为aaXBY;Ⅲ-13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只能来源于Ⅱ-8;(3)对于甲 病来说,Ⅲ-10的基因型为1/3AA、2/3Aa,Ⅲ-13的基因型为aa,生育患甲病孩子概率为1-(2/3×1/2)aa=2/3;对于乙病来说,Ⅲ-10的基因型为1/4XBXb (Ⅰ-1:XBXb→Ⅱ-4:1/2XBXb→Ⅲ-10:1/4XBXb),Ⅲ-13的基因型为XbY,乙病的发病率为1/4×1/2= 1/8;不患病概率为(1-2/3)×(1-1/8)=7/24。 24.(1)伴X显性遗传 该病在家系中患病率高,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男性患者只遗传给女儿不遗传给儿子 (2)子代细胞中只要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就能表现出显性性状 (3)当父母均正常时,不必担心后代会患病;当父亲患病时,若胎儿为女性,则应终止妊娠;当母亲患病时,则应进行基因检测。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