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已知an=()n,把数列{an}的各项排成如下的三角形: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 记A(s,t)表示第s行的第t个数,则A(11,12)=(  ) (A)()67  (B)()68  (C)()111  (D)()112 2.(2012·嘉兴模拟)在正实数集上定义一种运算*:当a≥b时,a*b=b3;当a1,1+++…+>,1+++…+>2,…,则按此规律可猜想第n个不等式为    . 8.已知函数f(x)=为奇函数,则a=  . 9.(预测题)观察下面的数表:   根据此数表的规律,第7行的第4个数是    . 三、解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0.如图,一个树形图依据下列规律不断生长:1个空心圆点到下一行仅生长出1个实心圆点,1个实心圆点到下一行生长出1个实心圆点和1个空心圆点. (1)求第n行实心圆点个数与第n-1,n-2行实心圆点个数的关系. (2)求第11行的实心圆点的个数.  11.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D是斜边BC上的高,有很多大家熟悉的性质,例如“AB⊥AC”,勾股定理“|AB|2+|AC|2=|BC|2”和“=+”等,由此联想,在三棱锥O—ABC中,若三条侧棱OA,OB,OC两两垂直,可以推出哪些结论?至少写出两个结论.  【探究创新】 (16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2,首项a1=5. (1)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2)设Tn=n(2an-5),求S1,S2,S3,S4,S5,T1,T2,T3,T4,T5,并归纳Sn,Tn的大小规律.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由于该三角形数阵的每一行数据个数分别为1,3,5,7,9,…,可得前10行共有=100个数,A(11,12)表示第11行的第12个数,则A(11,12)是数列{an}的第100+12=112个数,即可得A(11,12)=()112,故应选D. 2.【解析】选D.由已知,3*x = ∴当3*3=27时,若,则x3=27, ∴x=3, 若,则x3=27, ∴x=3,或x=-3(舍), 综上,x=3或3. 3.【解题指南】根据三段论的结构特征即可解决,务必要分清大前提、小前提及结论. 【解析】选A.解本题的关键是透彻理解三段论推理的形式和实质:大前提是一个“一般性的命题”(①所有的中国人都坚强不屈),小前提是“这个特殊事例是否满足一般性命题的条件(②玉树人是中国人)”,结论是“这个特殊事例是否具有一般性命题的结论(③玉树人一定坚强不屈)”.故选A. 4.【解题指南】根据凸集的定义,结合图形的形状特征即可判定. 【解析】选B.根据凸集的定义,结合图形任意连线可得②③为凸集. 5.【解析】选A.∵ac=c, ∴d (ac)=dc=a,故选A. 6.【解析】选B.由线段AB上||·+||·=0类比可得, O是△ABC内一点,则S△OBC·+S△OCA·+S△OBA·=0, 故四面体中与VO—BCD对应,与VO—ACD对应,与VO—ABD对应,与VO—ABC对应,故应选B. 7.【解题指南】第一个不等式左侧3项,第二个7项,第三个15项,故第n个应有2n+1-1项,右侧,为1,,2,…, 故第n个应为,从而可得. 【解析】观察不等式左边最后一项的分母3,7,15,…,通项为2n+1-1,不等式右边为首项为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故猜想第n个不等式为1++++…+>. 答案:1+++…+> 8.【解析】因为函数f(x)=为奇函数,所以f(-x)=-f(x)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x都成立,因为1在定义域中,所以f(-1)=-f(1),可求得a=-1. 答案:-1 9.【解析】由数表规律,可得第6行为 1 5 15 30 45 51 … 第7行为 1 6 21 50 … 答案:50 10.【解题指南】设出第n行实心圆点的个数an,空心圆点的个数bn,则它与第n-1行的关系由题意不难得出,整理可得解. 【解析】(1)设第n行实心圆点有an个,空心圆点有bn个,由树形图的生长规律可得, ∴an=an-1+bn-1=an-1+an-2, 即第n行实心圆点个数等于第n-1行与第n-2行实心圆点个数之和. (2)由(1)可得数列{an}为0,1,1,2,3,5,8,13,21,34,55,89,…,∴第11行实心圆点的个数就是该数列的第11项55. 【方法技巧】解决“生成”数列的方法 解决生成数列的关键在于抓住该数列的生成规律,一方面可以通过不完全归纳法来猜想结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第n项与第n-1项的关系来分析与处理.此类问题是高考的热点. 【变式备选】将杨辉三角中的奇数换成1,偶数换成0,得到如图所示的0-1三角数表.从上往下数,第1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1行,第2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3行,…,第n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几行? 第1行 1 1 第2行 1 0 1 第3行 1 1 1 1 第4行 1 0 0 0 1 第5行 1 1 0 0 1 1 … … … … … … … 【解析】杨辉三角中某行全为奇数时转换后此行才都为1,由数阵可得,全行的数都为1分别是第1,3,7,15,…行,由此可猜想第n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2n-1行. 11.【解析】有以下结论: (1)三个侧面OAB、OAC、OBC两两垂直 (2)=++(H为△ABC的垂心) (3) 以下给出具体的证明: (1)∵OA⊥OC,OB⊥OC,OA∩OB=O, ∴OC⊥平面OAB, ∴平面OAC⊥平面OAB,平面OBC⊥平面OAB,同理可证平面OBC⊥平面OAC. (2)如图连接AH,并延长AH交BC于D,连接OD, ∵OA⊥平面OBC,∴OA⊥OD, 在Rt△AOD中,∵OH⊥AD, ∴OH·AD=OA·OD,∴OH2·AD2=OA2·OD2, 又∵AD2=OA2+OD2, ∴=+ ①, ∵AD⊥BC,由三垂线定理得:BC⊥OD, ∴在Rt△OBC中,OD2·BC2=BO2·CO2, ∴OD2=, 又∵BC2=BO2+CO2,∴=+ ② 由①②得:=++.  (3)令OA=a,OB=b,OC=c, ∵H为垂心,∴AD⊥BC, 又∵OA、OB、OC两两垂直, ∴S△OAB=ab,S△OBC=bc, S△OAC=ac,S△ABC=BC·AD, ∴S△OAB2+S△OAC2+S△OBC2 =(a2b2+a2c2+b2c2) =a2(b2+c2)+b2c2. ① 又∵在Rt△BOC中,OD⊥BC, ∴OB2·OC2=b2c2=OD2·BC2 =OD2·(b2+c2). ② ∴②代入①得:S△OAB2+S△OBC2+S△OAC2=(b2+c2)·AD2=BC2·AD2=S△ABC2. 【方法技巧】解此类问题的技巧 (1)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2)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在由平面图形的性质向空间物体的性质进行类比时,常用的思路.如表: 平面中 点 线 面  空间中 线 面 体  【探究创新】 【解析】(1)Sn=5n+×2=n(n+4); (2)Tn=n(2an-5)=n[2(2n+3)-5]=4n2+n. ∴S1=5,S2=12,S3=21,S4=32,S5=45, T1=5,T2=18,T3=39,T4=68,T5=105. 由此可知S1=T1,当5≥n≥2(n∈N*)时,Sn
【点此下载】